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综合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有关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评述,并联系史实分析这种自然观对中国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有关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评述,并联系史实分析这种自然观对中国科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革”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陆敬严看到了中国机械史奠基人刘仙洲先生编写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一书,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走向中国机械史研究之路.后来又涉及中国古代战争器械研究,悬棺研究.编撰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中国机械史》、《中国古代兵器》等重要著作.从1982年起,陆敬严先生还从事复原...  相似文献   

4.
关增建,男,1956年生,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获科学史博士学位.同年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侧重物理学史、计量史、科学思想史领域,兼顾科学史的教育功能和通识教育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译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兼任上海市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史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编委.其计量史研究获国际好评,日本计量史学会前任会长岩田重雄曾在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上评价说,关增建教授的"研究范围极广,仅其部分研究内容就涉及中国古代计量理论、制定计量单位的科学过程、天文计量史、中国计量与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古代计量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国和东亚国家的计量交流史等多个分支.此外,他自1998年以来,还得到财团法人松下国际财团的研究资助.其业绩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因此,他和丘光明成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自述有云:在已有的成果中,对中国古代物理思想和计量史的研究,偶得风气之先;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阐释,树碑与毁庙并存,唯以取得合理解释为追求.治学取向向往兼容并包,对科学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亦感兴趣.希望在科学史研究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是中国科技史方面的一部重要工具书。该书通过对众多原始史料的考察,并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外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成果,首次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给出了一张系统、清晰的权威性年表。根据原始文献,对《年表》中五代至北宋部分进行了重新考证,核实了《年表》部分史实的真伪,力求正本溯源,为《年表》之补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是中国科技史方面的一部重要工具书。该书通过对众多原始史料的考察,并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外中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成果,首次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给出了一张系统、清晰的权威性年表。根据原始文献,对《年表》中五代至北宋部分进行了重新考证,核实了《年表》部分史实的真伪,力求正本溯源,为《年表》之补正。  相似文献   

7.
简要评论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的内容、进路及其对中算史研究之开展,并分析了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1959)涉及的天文学文献以及李约瑟对于这些天文学文献的翻译介绍等工作.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反映了他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李约瑟对于历史资料和文献的处理,在文献学上具有意义;他对于许多技术名词和专有名词的...  相似文献   

9.
<正>何红中、惠富平著:《中国古代粟作史》(《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作物史研究丛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1月,257页,35元。ISBN号:9787511618498中国是粟的世界起源中心,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唐之前一直居"五谷之长",作为最重要粮食作物的地位无法撼动。然而粟在作物史和科技史中的研究是分散而零散的,学术界此前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古代算书中关于运输劳费计量和徭役分派的算题,和以《营造法式》为主的古代建筑营造文献中关于搬载运输功限定额的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古人对搬运活动中的"功"的计量与今日物理中做功的计算相当,在计量对象、自变量的选取,以及对自变量间定量关系的处理上是一致的.但因中国古代对"力"以及"功"的抽象描述尚不成熟,致使这样的计量方法仅限于相同搬载运输方式下劳动量大小的定量比较.此外,工程营造实践中对于"功"的计量的诸多细节考量和对计量原理的调整,反映出中国古代的做功计量带有显著的经验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宋会群     
宋会群,1954年生,河南开封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考古专业。曾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硕士点研究生导师。现任韶关学院旅游系教授。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周易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会员、河南文物考古学会理事,河南科技史学会理事、天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钱币学会理事,开封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简况被录入《中国科学家和发明家大辞典》第5集和英国剑桥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编的《世界名人录》第25集。 对中国文化史、中国科技史、古籍整理、文物考古等领域均有所研究,在术数文化史、周易学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已出版《中国术数文化史》、《中华第一经——周易与中国文化》、《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宗教部分》、《河南与黄河文化》、《穷变通玄——博弈与中国传统文化》等专著、合著7部。在《历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紫金山天文台台刊》、《史学月刊》、《周易研究》等国家一级期刊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1篇,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承担并完成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大型项目《宋书·五行志》、《宋书·符瑞志》、《晋书·五行志》等18卷共约70侠万字的校注任务;另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中国教委教改项目各1项,省重点社科规划项目2项,独立承担完成省教委项目3项、省学会招标项目2项。曾分别获得“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成果三等奖”、“省自科优秀论文二等关”、“市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等10项科研成果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9,(4)
《黄帝明堂经》三卷,简称《明堂》。《明堂》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部关于人体经络腧穴、穴位、针刺理论、治疗病种、疗效预后等内容的针灸理论与实践的著作。西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未加著录,而魏皇甫谧《甲乙经》将《明堂》收入,则知《明堂》三卷产生于东汉。古代《明堂》著作不仅有详尽的文字叙述,还附有人体经络穴位图,图中人体分正面、背面、侧面绘出,古书上称为"明堂偃侧图"。在南北朝、隋、唐时代,《明堂》已不仅指《黄帝明堂经》三卷,两是指所有遵循《黄帝明堂经》三卷体例进行撰著并根据临床经验而续有发挥的所有《明堂》类著作。也就是说,在此时期,《明堂》已从一部书而蔚为大观,俨然成为《明堂》之学了。所以《隋书·经籍志》在医家类著录了大量明堂类著作,而到了《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则为《明堂》类著作单独辟为一个图书栏  相似文献   

13.
说玉     
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中这样写道:“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其实。我国古代的优质玉,均是来自新疆昆仑山北麓的于阗,于阗后来也叫和阅或和田。和田  相似文献   

14.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担纲主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于2009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将二十余位学者的重要讲稿整理而成,分为上、中、下3册,共44讲,珠玑闪耀,堪称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精华版,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新的里程碑.它具有以下特点:作者阵容强大,学术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系统完整,气势恢宏.该书能让读者整体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把握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是一套极佳的硕博士教材.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诸子对文献的认识及分流别派,是文献分类思想的萌芽。古代文献分类正式出现在西汉,以刘歆所撰《七略》为标志,创立六部分类法。魏郑默制《中经》,开创四分法,《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四部分类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南宋郑樵首用十二分法并首创三级分类体例。清代《四库全书总目》采用四分法,表明四分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瀚光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他与袁运开合作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科学思想史》于2000年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见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力作".李约瑟在世的时候曾读到过那部著作的写作提纲.他在给作者的信中,盛赞该书的写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之一".周先生早年钻研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年转攻古代儒家与科技发展,在学术界较早提出肯定儒家对古代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观点,最近又推出新著《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对李约瑟否定佛教对科技促进作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和批评.此外,他在中国数学史以及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中医逻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揭晓,共有三部科技史著作获得这一奖项,它们是:席泽宗院士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获得二等奖;周魁一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获三等奖;田淼撰写的《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获得提名奖。此外,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故院士吴汝康任第一主编的古人类研究成果《南京直立人》也获得了三等奖。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讲授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主要方武,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讨论、自由命题、口试等方法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辅助方式,而将读书指导法融入《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由“教会”到“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和公众展现、传播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普及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成果,应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公司")、中州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提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决定组织专家撰写普及性丛书,作为《华夏文库》中的一个系列出版。2015年3月28日,《华夏文库·科技史》系列丛书编撰项目启动工作会议在科学史所举行(图1)。会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度量衡史,统一是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度量衡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统一:第一次是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秦国以后;第二次是隋文帝统一了南北朝,建立了隋朝以后;第三次是在推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以后.这三次统一度量衡,其目的都是相同的,但三次统一前的时代背景不同;政治形式不同;度量衡混乱情况也不相同.这三次统一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极其巧妙方法,却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能不让人叹服和钦佩,也成为世界度量衡史上的典范.通过这三次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度量衡演变与发展,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