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2015年7月26—27日,由河海大学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15中国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自然农法国际论坛"在河海大学召开。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理事长伊藤明雄、台湾新宜大学朱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徐国华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研究员、河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26—28日,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水利学会承办的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将在河海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水安全与水科技。会议将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院士、知名专家,主要围绕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水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河海大学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教务、人事、财务、学科、实验室、资产等管理部门参加的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示范中心条件保障、日常监督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协调解决示范中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力学、水利工程、水利学科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示范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体系、重大教学改革项目、重大对外开放交流活动等。  相似文献   

4.
<正>面向行业产业类的协同创新中心重在解决国家和行业的重大战略、技术需求,承担多项重大科研任务。本文在对各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认为对相关重大科研任务的实施与考核评价是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本文对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重大科研任务进行详细研究,浅析了该中心重大科研任务的来源、特点、实施和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水利学会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河海大学联合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论坛拟定于2016年7月27—28日在哈尔滨举办。此次论坛由《水资源保护》编辑部、《水利经济》编辑部、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省水利学会和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问道节水,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论坛旨在交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6.
《上海信息化》2012,(11):89
近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合作成立的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尚冰为中心揭牌。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以解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需求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为重点开展的有益探索,该中心围绕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需求,开展共建研  相似文献   

7.
<正>由河海大学主办,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以及江苏省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四届"河口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10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召开。河口日学术研讨会(Estuary Day Workshop)于2012年由美国、英国、荷兰以及西班牙等多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发起,旨在搭建一个相对小范围的、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在轻松、愉快的学术氛围中,共同探讨河口水动力、泥沙及物质输运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28日江苏省科技厅公布了2014年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河海大学申报的由陈星莺教授负责的江苏省配用电与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郭有智教授负责的江苏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准立项建设。江苏省配用电与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非常规水源开发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紧密围绕江苏省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为主  相似文献   

9.
正第2届生物质炭与绿色农业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4月14~18日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联合沈阳农业大学、江苏省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本次会议还得到了江苏省溧阳市金秸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资助。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2月2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陈文教授入选。陈文教授现任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德国洪堡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介质的力学行为建模、数值方法和仿真、统计力学。随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高,表彰引领学术进步的杰出学者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基于客观引用数据,评估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5月15日,受教育部科技司委托,河海大学组织专家召开"堤坝工程安全与减灾"教育部创新团队验收会。专家组组长由浙江大学龚晓南院士担任,专家组成员包括天津大学顾晓鲁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钱力航研究员、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仰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郑俊杰教授和东南大学洪振舜教授。河海大学副校长唐洪武教授出席会议,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团队的总结汇报,现场考察了研究平台的建设情况,并进行了交流。经过评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规划和管控生态基础设施是保障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规划生态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实践。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对衡阳市域和中心城区生态基底系统、绿色网络系统、城市绿岛系统、保育安全系统等四大系统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以此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生态基础设施保护区、控制区和引导区分类空间管控措施,促进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 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中心,是我国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深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演化规律对于指导实践,推动协同创新意义重大。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协同创新中心的生命周期可分为酝酿准备、组建形成、磨合震荡、规范运作、衰退老化5个阶段。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生命周期模型,划分成长阶段、提炼阶段共性,有助于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成长机理进行深入认识,并为高校筹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旨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四川省的基础教育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教学应用和数据服务,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2015年10月,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由四川师范大学牵头,主要协同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17.
顾欢达教授     
1958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1988年6月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港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3月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土木工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苏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力学学会会员、苏州科技学院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十生导师。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6月29日,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暨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河海大学举行。研究院成立大会和专家报告会分别由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生水主持。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代表共建单位致辞。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志禹,教育部科学与技术司副司长檀勤良,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吴宏伟,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4月19-21日,由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以下简称"IABMAS")中国团组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桥梁维护与安全学术会议在河海大学召开。国际桥梁维护与安全协会(IABMAS)秘书长、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Juan Ramon Casas教授,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Alfred Strauss教授,IABMAS中国团组主席、同济大学陈艾荣教授,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陈金东副总经理,江苏省交通运  相似文献   

20.
以重大协同创新需求为导向,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切实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4类协同创新中心分别旨在建设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2014年度"2011计划"认定工作突出了"实力+实干+实效"(简称"三实")的要求,直接带来了认定结果的重大变化,"985工程"高校优势尽显。评价标准的提高,对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真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