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哈密瓜汁超高压杀菌的新方法,以新鲜哈密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特征的传统鉴定方法分离得到2株芽胞菌,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并扩增出这2株菌的16SrRNA基因全序列。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将获得的序列用blast软件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采用100~500MPa超高压协同35~55℃处理5~20 min进行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实验,结合哈密瓜汁的理化指标和最大程度保持哈密瓜汁原有特殊风味,得出45℃、300MPa、保压15min为杀菌的最优参数,能使哈密瓜汁中的枯草芽孢杆菌降低5.23个对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响应面法在超高压钝化哈密瓜汁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研究上的应用,采用统计软件Design-Expert 7.1中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以温度、pH值、压力、保压时间等为自变量,以POD和PPO的残存酶活为响应值,对哈密瓜汁的超高压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超高压钝化2种酶的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在实验范围内,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常温超高压杀菌技术在哈密瓜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市农科院用常温超高压技术制作的软包装哈密瓜汁饮料,经过7天左右存放,发现有明显发酵的情况。对此,我室鉴定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以新鲜哈密瓜汁为原料,研究高压二氧化碳(压力10、20、35 Mpa,温度、45、55℃)对哈密瓜汁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枯草芽孢杆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枯草芽孢杆菌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温度越高死亡率也越大;应用R.xiong.建立了不同压力和温度下枯草芽孢杆菌死亡率的拟合模型,得到Af为1.0785,Bf为0.9541,SS为0.1126,RMSE为0.2278,R2为0.9756。由此可知,HPCD对哈密瓜汁中的枯草芽孢杆菌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糖和有机酸是哈密瓜汁中主要的风味营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与哈密瓜汁的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超临界(SCCO2)处理前后,对哈密瓜汁中糖和有机酸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检测方法考察,有机酸测定方法标准差在0.1095—0.7197之间,各种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3。糖测定方法保留时间标准差在0.0075—0.0098之间,各种糖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检测组分多、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且线性范围良好、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分析结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果汁饮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东北优质黄瓤马铃薯为主要原料,配以哈密瓜、胡萝卜和柠檬等新鲜果蔬,再添加适量食品添加剂,经调制、均质、杀菌等过程加工处理,配制成均匀稳定且口感较好的果蔬复合饮料。试验中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饮料配方进行设计、调整、优化,然后经感官评价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经试验和感官评价结果得出马铃薯果蔬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浓度40%的马铃薯汁40mL,浓度30%的哈密瓜汁30mL,浓度20%的胡萝卜汁20mL,浓度10%的柠檬汁10mL,浓度20%的蛋白糖0.8mL,浓度20%的白砂糖0.5mL和黄原胶0.01g。该配方在注重马铃薯和新鲜果蔬营养搭配的基础上基本解决了马铃薯汁易褐变、易分层、口感欠佳等问题,是一款既美味可口又具有健胃养胃功效的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OPenCV哈密瓜纹理特征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00~1000 nm高光谱成像仪获取哈密瓜高光谱图像,并选取哈密瓜纹理特征图像,在VC++6.0环境下利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进行编程,通过对图像的形态学去噪、平滑处理、消除背景以及二值化处理,获取哈密瓜纹理的二值化图像,实现了对哈密瓜高光谱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哈密瓜纹理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大肠杆菌DH5α菌株质粒pMD-18DNA的影响.大肠杆菌DH5α在不同的压力下于25 ℃处理15 min后,提取其质粒pMD-18DNA,检测质粒在260 nm和280 nm处的吸光度得到其纯度,并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发现:大肠杆菌DH5α质粒pMD-18DNA经100 MPa、200 MPa处理后其A260、A280与未经高压处理样相比吸光度下降;而经300 MPa、400 MPa和500 MPa处理后其吸光度与未经高压处理样相比吸光度上升.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大肠杆菌DH5α质粒DNA经高压(300 MPa、400 MPa和500 MPa)后条带增多.实验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影响了质粒DNA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超高压处理(超高压作用压力和超高压作用时间)对降脂乳化肠滴水损失的改善作用。对不同脂肪质量分数、不同超高压作用压力及不同超高压作用时间的乳化肠进行单因素实验,利用滴水损失的测定方法来评定样品发生的品质变化。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化肠脂肪质量分数(15%,20%,25%)、超高压作用压力(150,200,250MPa)和超高压作用时间(5,6,7min)的工艺参数,建立工艺参数与滴水损失的二元回归方程。以超高压作用压力、超高压作用时间和脂肪质量分数为自变量,分别以滴水损失为响应得到的二元回归模型拟合度高,脂肪质量分数、超高压作用压力和超高压作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乳化肠的滴水损失影响显著(p<0.05)。新型超高压降脂乳化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高压作用压力198.47MPa,超高压处理时间5.92min,脂肪质量分数20.51%。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脂肪质量分数较高的对照组相比,经超高压处理的降脂乳化肠的滴水损失降低了9.71%。研究结果可为低脂肉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库拉索芦荟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库拉索芦荟提取液对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大肠杆菌、青霉、根霉、曲霉、毛霉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方法对大肠杆菌做抑菌实验,抑菌效果差别较大.滤纸片法的效果最不明显,而管碟法和实验中的新方法效果很明显;用滤纸片法和管碟法对霉菌做抑菌实验效果不明显,而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霉菌进行抑菌实验效果明显.库拉索芦荟提取液对曲霉、毛霉、青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且芦荟叶皮汁比凝胶汁的抑菌作用强,经高温处理的芦荟汁的抑菌能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了超高压食品处理技术的发展,杀菌机理,超高压技术处理食品的特点,高压处理食品的影响因素,以及超高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下聚苯胺导电性及FT-IR的就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金刚石压贴超高压装置对聚苯胺进行超高压处理,并在超高压下进行聚苯胺的电阻和红外光谱的就位测定。发现聚苯胺的电阻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压力超过3.6GPa后又急剧增大。FT-IR测定的结果表明,聚苯胺分子链中的醌式结构单元在超高压作用下会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生蒜汁、熟蒜汁、醋酸汁、糖蒜汁对常见的3种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生蒜、醋蒜汁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生蒜汁和醋蒜汁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熟蒜和糖蒜,且随大蒜汁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比较不同浓度的生蒜汁、熟蒜汁、醋酸汁、糖蒜汁对常见的3种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生蒜、醋蒜汁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生蒜汁和醋蒜汁的抑菌作用显著高于熟蒜和糖蒜,且随大蒜汁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以蓝蛤为原料,研究了经超高压处理后蓝蛤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和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了挥发性风味物质、蛋白质结构和外源添加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风味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有激活作用,且对风味蛋白酶激活作用更强;超高压处理蓝蛤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琥珀酸及味精当量高于常压处理的酶解液;超高压处理酶解液鲜味及整体滋味更好,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不良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减少,改变了其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从而达到增香的作用。超高压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促进了呈味氨基酸的释放,改善了酶解液的风味,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超高压处理是通过提高蛋白酶活性特别是风味蛋白酶活性,破坏蛋白质结构,从而增加了蛋白质水解度,促进了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的释放,改善了酶解液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直径比为6、孔径比为0.67的1000MPa超高压多光路径向大孔厚壁圆筒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自增强处理对超高压容器径向开孔问题的塑性影响,得出该径向大孔的超高压厚壁圆筒容器,经自增强处理和适当增大壁厚后筒体开孔处强度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是痤疮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实验从面部痤疮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观察绿茶汁对其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实验比较绿茶汁对面部痤疮细菌(FA)、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以及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绿茶汁对FA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抑菌圈最清楚。菌种鉴定结果,FA的主要菌为金色葡萄球菌。通过将不同浓度的绿茶汁与FA混合培养24 h,做平板计数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绿茶汁对FA的抑制效果随着绿茶汁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实验创新思路来源于生活,实验结果运用于生活,为广大因面部痤疮而烦恼的人们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压改性鸡蛋蛋白液,研究了压力、保压时间对蛋白液起泡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蛋白液在350 MPa的静水压下处理15 min后的起泡性质最好.此外,超高压改性还导致蛋白液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呈现升高后又急剧降低的趋势,并能够降低蛋白液的明度.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密瓜(CuCumis melo L.)利用花药、子叶、茎尖、茎尖嫩叶、卷须等不同组织进行离体试管培养,能获得多数丛生无根试管哈密瓜苗。取0.5厘米至4厘米无根小苗,移出管外,用“催根剂”(自配)处理,扦插、砂培,促根后,进行无土养液盆栽,获得正常果实和种子。经测定瓜的可溶性固形物达12—13%。1株试管哈密瓜小苗,可获得212粒以上正常发育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以热处理(100℃处理5min)作为对照,评价超高压处理(25℃和400MPa处理30min)鲜榨番茄汁贮藏3个月期间的品质和风味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的鲜榨番茄汁在2个月的贮藏期内,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均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以内;pH值、PPO和POD活性逐渐降低;维生素C含量降低约24%,而热处理的鲜榨番茄汁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约96%;超高压处理的鲜榨番茄汁风味更加接近于番茄的原有香气,而热处理引起风味的显著性变化。因此,超高压处理的鲜榨番茄汁在2个月的贮藏期内品质和风味均优于传统热处理番茄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