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一次大鼠的自发性痘病,其症状与小鼠传染性脱脚病相似,但致死率较低。以病鼠肝、脾为接种材料,人工感染小鼠能引起发病,并对IBRS_2传代细胞有致病变作用。取含毒细胞培养液经磷钨酸负染后电镜观察,发现有在形态上与痘病毒相似的病毒粒子,大小为250—350nm。  相似文献   

2.
<正> 前言鼠痘又名传染性脱脚病,是小鼠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能引起急性全身性感染,造成大批小鼠死亡,但根据机体抵抗力情况,有时也发生隐性感染,这种小鼠没有临床症状,体内长期携带病毒,在恶劣条件下,或在实验室条件刺激下,可诱发疾病,使试验结果混乱,因此,为防止鼠痘传播,为及时进行病毒鉴测,实践中摸索建立了几种病毒诊断方法,现将试验情况和体会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正> 小鼠脱脚病(ecteromelia)又名鼠痘(mousepox),是由鼠痘病毒引起的一种自发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致死率较高,常造成全群淘汰,危害极大。患鼠以肢、尾、嘴等肿胀、溃烂、坏死,仍至患肢脚脱落为特征,故称“脱脚病”。该病最初由英国学者Machol(1930)报道。我国首次报道为汤飞凡和王用辑于1951年描述了北京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发生该病的情况。迄今报道甚少,且未见有临  相似文献   

4.
<正> 1、前言最早认识本病是在1930年,当小鼠刚刚用作病毒学实验动物的那个时候。传染性脱脚病或小鼠痘的历史在广泛应用实验小鼠的四大洲(欧洲、北美、澳洲及日本)的国家有很不相同的经历。欧洲与日本的许多小鼠种群中很快发现有这种病存在,常作为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流行性感染。当威胁到很有价值的小鼠群的时候,许多病毒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鼠棒状杆菌又叫科屈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可引起鼠棒状杆菌病(伪结核),它是严重危害小鼠、大鼠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多呈隐性感染,自然病例病变多在肺、肝、肾中形成脓肿。当小鼠由于营养不良、经辐射或用可的松处理,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时,以及感染鼠痘、沙门氏菌和大量氨气刺激等,可导致本病爆发,造成大批死亡。同时给研究工作带来严重干扰和影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发病报道。近年来对本病的监测研究较多。我国于1985年从小鼠肝  相似文献   

6.
<正> 鼠痘病是小鼠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自1930年第一次在英国发生流行以来,已遍及四大洲,我国也常有发生,上海地区各大单位曾先后爆发流行。此病对小鼠的生产和实验研究带来的损失相当巨大,可谓一种灾难性的疾病。而国内有些人尚不敢正视此  相似文献   

7.
<正> 鼠棒状杆菌病是鼠的一种化脓性疾病,德、英、美、日和澳大利亚等国均有报道。在正常情况下,小鼠多呈隐性传染,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由于X—射线照射、类固醇类药物处理、泛酸缺乏、鼠脱脚病及沙门氏菌感染时,常急性爆发,死亡率增高,干扰了实验结果,所以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法国都十分重视对本病的诊断和净化。早在60年代,外国许多学者就开始对该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Weisbroth,S.H.(196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吐温80合并41℃温热的抗肿瘤效应;方法: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至BALB/C小鼠不同部位建立荷瘤鼠模型,观察荷瘤鼠死亡率、肿瘤生长曲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唾液酸的变化以及经血行转移的肺部瘤灶数的变化;结果:吐温80合并41℃温热能明显地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使肺部的转移瘤灶数大大降低。但吐温80和温热单独作用时均无此效果。荷瘤小鼠血清肿瘤灶数大大降低。但吐温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具有流行性、高发病率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泡。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 沙氏杆菌病是实验动物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肠炎沙氏杆菌及鼠伤寒沙氏杆菌常对小鼠有致病性,而其他种沙氏杆菌对实验用小鼠常被认为比较无致病力。本文作者从22个研究及生产机构的小鼠群,取样4000余份小鼠粪便,分离出三个品系沙氏杆菌。(S. agona,S.anatum及S.oranienburg)作者用4~5周龄大的无病DBA/2NCRK小鼠来测定这些分离杆菌的治病力。结果19只接种S.agona的小鼠(由胃内灌入10~9个菌落形成单位)全部存活,没有临床症状,到实验终了,即接种后28日扑杀时,均未见眼观病变。镜检时三只小鼠有轻度灶形肠  相似文献   

11.
研究吐温80合并41℃温热的抗肿瘤效应;方法: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至BALB/C小鼠不同部位建立荷瘤鼠模型,观察荷瘤鼠死亡率、肿瘤生长曲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唾液酸的变化以及经血行转移的肺部瘤灶数的变化;结果:吐温80合并41℃温热能明显地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使肺部的转移瘤灶数大大降低。但吐温80和温热单独作用时均无此效果。荷瘤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sTNF)活性和唾液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BALB/C小鼠,吐温80合并41℃、100min温热可显著降低sTNF活性,并引起血清唾液酸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处理后第10周,随着肿瘤的缩小,唾液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结论:吐温80能使温热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即可发挥有效的抗肿瘤效应,明显提高温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较理想的温热合并药物治疗方法。血清TNF和唾液酸的变化提示协同效应可能与肿瘤抗原的暴露和机体免疫抗肿瘤作用的活化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泰泽氏病     
泰泽氏病遇秀玲,田克恭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100071)泰泽氏病是由毛发状芽胞杆菌(Bacil-Iuspiliformis)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隐性传染病。感染动物谱广、发病率低、死亡率高(95%)(1)。其特征为水样腹泻,局灶性肝坏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科技》2005,(1B):62-63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全身症状轻微.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以斑疹、丘疹及迅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用光敏生物素标记的鼠肝炎(MHV)、鼠痘(Ectro)全基因组核酸探针来检测人用单克隆抗体鼠源性病毒的初步应用。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IFA),鸡胚绒毛尿囊膜感染试验(CAM),病理包涵体检查。结果是探针法与IFA法均能检测MHV。Ectro通过上述试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绵阳市某养鸡场35-55日龄雏鸡以眼结膜炎,眼周围肿胀,鸡冠及肉垂出现丘疹,结痂为特征的鸡病,经现场综合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为混合型鸡痘。  相似文献   

16.
对成都市及其周围地区鸡群中自1992年下半年以来流行的以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组织学变化观察,病毒分离鉴定,确诊为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描述了该病1994年3月至1995年2月一年间成都地区的流行情况,研究了该病的免疫预防和发病鸡群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人感染布病后,出现低烧,乏力,腰腿疼痛和生殖障碍等症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家畜患病后,会引起母畜流产,空怀和不孕,公畜发生睾丸炎症,还会导致其它疾病并发。对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此病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疾病。发病范围广,对人畜危害严重,是我省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该文报道在中国对虾淋巴组织培养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立克次氏体,大小0.2-0.9um,具有链状,双球状,亚铃状等多形性,存在于细胞质中,在感染细胞中有大量包函体样的结构,包涵体周围包有一层膜,膜内存大量不同形态,大小和电子密度的立克次氏体,在包函体之外,也可观察到许多散在的立克次氏体,感染立克次氏体的细胞,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核膜溶解,核染色质凝聚,部分线粒体膜溶解,粗面内质网水肿。  相似文献   

19.
对成都市及其周围地区鸡群中自1992年不半年以来流行的以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组织学变化观察,病毒分离鉴定,确诊为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描述了该病1994年3月至1995年2月一年间成都地区的流行情况,研究了该病的免疫预防和发病鸡群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Leigh综合征肌肉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Leigh综合征肌肉的超微结构。方法:取1例Leigh综合征患儿腓肠肌组织,经常规样品制备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部分肌纤维出现下列超微结构改变:(1)局灶性肌原纤维、线粒体和肌浆网消失。(2)肌膜下柱状同心圆板层体聚集。(3)细胞核两端线粒体聚集,线粒体内晶格状包涵体常见。结论:本病例出现的形态学改变提示Leigh综合征不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且是一种线粒体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