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CBCT观察骨碎补促进下颌骨缺损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下颌骨部分缺损进行牵张成骨术病人12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常规治疗外术后开始每日口服骨碎补水煎剂;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病例均于牵引固定期4、8周后应用CBCT观察牵引区新骨形成情况.结果:固定期4周,实验组新骨形成情况比对照组效果理想;固定期8周,实验组新骨形成明显比对照组效果理想.结论:骨碎补具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颌骨的牵张成骨治疗;CBCT对颌骨牵张成骨区显示清晰、细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预测骨水泥渗漏的Nomogram模型.方法选取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40例,根据术后影像学结果评估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7.9%.年龄(65岁)(OR:7.737,95%CI:2.200~24.713)、骨折严重度(中度(OR:6. 084,95%CI:1. 348~27. 458)、重度(OR:7.353,95%CI:1.548~34.933))、椎体内裂(OR:3.565,95%CI:1.125~11.299)、骨水泥黏度低(OR:5.257,95%CI:1.543~17.915)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omogram模型的C-index指数为0.711,校准图形中的模型符合度良好.结论年龄、骨折严重度、椎体内裂、骨水泥黏度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预测PV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应用快速原型技术辅助下颌骨缺损重建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自体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的手术中,为了弥补传统手术方式和术后外形的不足,利用病人的CT数据制作出个性化定制的下颌骨快速原型模型,术前模拟重建手术后效果.手术前,按照病人下颌骨RP模型将钛板弯制成形,并作为手术中的下颌骨外形模板.下颌骨RP模型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重建下颌骨的成型精度,同时明显减短手术时间,由原来腓骨塑形手术时间4~5h缩短到1.0~1.5h.应用RP技术辅助下颌骨缺损重建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年轻恒牙发生严重的牙髓病变或根尖周炎后,在消除感染,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利用各类药物诱导根尖周硬组织形成,促使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孔形成或闭合的治疗方法。从上世纪60年代,Kaiser提出根尖诱导成形术至今,学者们进行大量研究并仍在探索中,旨在不断完善根尖诱导成形技术,应用最适合的材料,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病患复诊次数,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CT技术获取人体下颌各层面的解剖轮廓图,经三维重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下颌前伸后下颌不同部位的应力情况.选择一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典型Ⅱ类患儿,采用CT技术对整个下颌骨进行断层扫描,将其输入计算机给定前伸条件咬合重建,在CAD软件中建立几何模型,将其导入MSC.PATRAN建立有限元模型.结果显示髁突后缘及下颌体磨牙区出现拉应力集中区,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区为压应力集中区.本实验对下颌前伸后下颌内部的应力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从理论上推断并支持了功能矫治后下颌骨的生长改型变化.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椎体硬化成形术 (PVP)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椎体塌陷性病变的有效手段。主要用于椎体转移瘤、椎体血管瘤及椎体骨质疏松症等。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疗效稳定、痛苦小、并发症少。现就其适应症、禁忌症、技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患儿李××,男,8岁,学生。病例号:005218,因车祸致双下肢多发性骨折并失血性休克,于97年元月21日收住我科。X光片显示:右股骨中下段骨折并右胫骨上端骨骺滑脱,左股骨中下1/3骨缺损。患儿母亲于出事地点路旁捡回被沥青、泥砂污染约11cm长不带骨...  相似文献   

8.
9.
玻璃基骨水泥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aO SiO2 P2 O5系统生物玻璃和磷酸铵调和液混合制得玻璃基生物骨水泥 (GBC) ,利用X 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 )和红外光谱 (FTIR)对产物的晶相、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 ,玻璃基骨水泥 (GBC)中的玻璃相逐步向类骨状羟基磷灰石 (HAP)微晶转化 ,所生成的HAP晶体端面尺寸分布在 30~ 5 0nm之间 ,这表明GBC中所生成的HAP晶体与人体骨中生物HAP很相似 ,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FTIR的结果表明 ,CO2 -3 会部分地进入到HAP的晶格结构中 ,形成碳酸羟基磷灰石 .GBC中所生成的HAP晶体在形貌、结构和组成等多方面均与人体骨类似 ,有利于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PMMA骨水泥的合成以及预聚体与单体的配比。确定了预聚体与单体的最佳配比为2:1,取得了自固过程较低的温峰值。测定了骨水泥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其组成。MMA单体在骨水泥共聚物中占84.8%(摩尔百分数)。测试了其物理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磷酸钙骨水泥(CPC)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在骨修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机械性能不足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增强研究.从优化CPC的制备条件、复合增强、添加晶种3方面对其改性增强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 CMC)的CMC-Na2HPO4-NaH2PO4体系缓冲液作为调和液,将其与磷酸钙骨水泥粉末混合后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一定质量分数的羧甲基壳聚糖的加入,有效的缩短了凝固时间(最短为12 min),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最高达6.08 Mpa,空白组为0.77 Mpa). 同时,磷酸盐缓冲液能有效地将体系的pH值维持在中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 30例面部病损切除术后或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根据缺损部位和范围,分别设计菱形瓣、皮下蒂皮瓣、三角瓣、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等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全部Ⅰ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眼睑、口角、鼻无器官移位、变形,颜面外观满意.结论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和范围设计不同皮瓣进行修复,患者皮肤色泽、质地匹配,功能及外观正常,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脊柱科住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行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行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并在入院时给予碳酸钙D3颗粒口服,每次1袋,2次/d,连服4周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入院开始给予院内制剂损伤胶囊,口服,每次4粒,3次/d,连服4周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骨折再发生率。(1)两组中术后VSA评分、ODI评分、BMD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2)治疗组术后6月,VSA评分、ODI评分、BMD值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3)两组患者骨折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填充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联合损伤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明胶材料与β-磷酸三钙(-βTCP)、磷酸二氢钙(MCPM)进行复合,制备出明胶/透磷灰石(DCPD)复合型骨水泥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法对骨水泥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明胶/DCPD骨水泥固化时间、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明胶对骨水泥固化时间的影响不大;明胶显著提高了DCPD骨水泥的机械特性,复合7.5wt%明胶的骨水泥有较好的调和性,而且抗压强度较大;水泥成型后未养护比养护后的抗压强度大.  相似文献   

16.
CPP/α-TCP骨水泥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替代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可任意塑形,可广泛用于临床骨缺损修复.但其强度低、脆性大,不能用于负重部位,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利用纤维增强机理,用CPP/α-TCP骨水泥为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磷酸钙纤维(CPP)为增强材料制备出了CPP/α-TCP骨水泥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CPP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可对骨水泥起到增强作用.SEM显示两者结合程度适中,在Ringer溶液中浸泡两个月后,纤维未发生明显降解作用,仍具有一定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0年6月-2006年1月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37例44髋,并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手术时间(84.5±6.3min),总出血量(558.4±46.5ml),平均输血量(332.5±21.5m1),术前Harris评分(37.2±12.5),术后Harris评分(90.5±11.5),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16.541,P〈0.05。术后并发症,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4~27.2月,平均12.6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在人工全髋置换术中应用效果令人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磷酸钙生物活性骨水泥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四种添加剂(含K+与Na+的磷酸氢盐水溶液)调和α-TCP/DCPD骨水泥系统,并将硬化物浸入37℃的生理盐水(0.9%)中,对不同添加剂和浸入时间的骨水泥硬化物进行了相成分、化学成分、显微结构与力学强度等分析,将骨水泥植入兔的股骨肌肉中进行了动物实验考察,再用光镜观察植入样品的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骨水泥最大抗压强度可达15MPa,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着重探讨了骨水泥抗压强度与浸入时间和相成分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条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研究了固化环境、液固化、原料粉末比表面积、晶种、固化液等制备条件对磷酸钙骨水泥(CPC)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制备工艺条件,可以控制浆体微结构的特征,使大孔的尺寸和数量减小、颗粒间结合强度提高,从而提高固化体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新型无机材料--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一种新型无机材料一磷酸钙骨水泥近年来在理化性能、材料改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阐明了磷酸盐骨水泥在骨缺损修复和硬组织替代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