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苝酿类光敏剂(Perylenequinonoid photosensitizer,简称PQP)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光疗药物之一,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和尾孢素(Cer- cosporin,简称CP)。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内质子传递,它们同金丝桃蒽酮(Hypericin)一样是很好的研究激发态质子传递的模型体系,而这一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酚羟基质子的解离对PQP的光敏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PQP的激发态pK_a值(pK_a~*)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
1. 选菇 用来盐渍的菇应适时采收,清除杂质,剔去病、虫危害及霉烂个体。蘑菇要求菌盖完整,削去菇脚基部;平菇应把成丛的子实体逐个掰开,淘汰畸形菇;猴头菌和滑菇要求切去老化菌柄。当天采收,当天加工,不能过夜。  相似文献   

3.
重要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有性型的发现和证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害虫生物防治中最重要的虫生菌之一, 但百余年来其有性型一直未能证实. 最近在安徽大别山和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均采集到一种未见描述的虫草, 并由其次生子囊孢子单孢分离出球孢白僵菌. 典型的微循环产孢现象证实了该虫草为球孢白僵菌有性型. 该虫草被作为新种命名为球孢虫草(Cordyceps bassiana Li, Li, Huang & Fan sp Nov).  相似文献   

4.
王芳  田波 《科学通报》2001,46(2):137-140
用谷氨酸脱氢酶(GDH)提高植物氮肥利用率是国际上生物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真菌中间脉孢霉(Neurospora intermedia,简称Ni),好食脉孢霉(N.sitophila),粗糙脉孢霉(N.crassa)的gdh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前两种gdh基因的序列为首次报道。分别将上述gdh基因克隆入pET30a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后进行酶活性及米氏常数(Km)测定,结果发现大肠杆菌表达的Ni-GDH具有更高的酶活性,其Km值在0.3-0.45mmol/L左右。选择Ni-GDH基因转化烟草,发现它能促进烟草在低氮水平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飞虱虫疠霉黍米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光  梁勇 《科学通报》2003,48(11):1181-1185
采用黍米(Panicum miliaceum)作为营养基质, 对侵染飞虱、叶蝉及蚜虫的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进行固体培养实验. 将菌丝生物量约为25 mg/mL的菌丝液按20%的比例(体积重量比)接入经高温湿热灭菌而适度熟化、 含水量为45%的黍米中, 在25℃和12L︰12D条件下直接培养, 所获3~17 d黍米培养物的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因培养天数不同而异. 以培养5 d的黍米产孢量最大, 达(17.12±1.31) ´ 104个/粒, 培养7~11 d的黍米产孢量为13.00 ´ 10444Myzus persicae)成蚜暴露在黍米培养物中2 h后接种, 7 d内的感病死亡率为69.8%, 而对照蚜虫中无一染病死亡. 结果表明, 飞虱虫疠霉黍米培养物的生物学性状类似于该菌侵染致死的蚜尸, 而且每颗米粒的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远优于天然蚜尸, 可作为虫霉病传播源而成为天然虫尸的模拟物.  相似文献   

6.
盘基网柄菌肌球蛋白分子缺失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种在盘基网柄菌肌球蛋白分子尾部不同部位缺失突变(internal deletion mutation)的重链基因MyaaΔ824-941,MyaaΔ934-1454,MyaaΔ934-1194,MΔ1157-1454,用标准电转化方法导入内源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封闭了细胞(myosin heavy chain gene T-null cell)中表达,以野生型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细胞为对照,测试比较了  相似文献   

7.
某些微生物是高质量油脂的生产者.微生物油脂不仅有益健康,而且是生物柴油潜在的油脂来源.中国是个油脂资源缺乏的国家,开发微生物源油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产油微生物——高山被孢霉菌为出发菌,以单细胞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率为筛选目标,采用二步离子束诱变-筛选的策略,获得了高产菌株.研究了高产菌株的营养需求,创建了重复利用提油后的残体(菌粕)合成微生物油脂的技术.针对丝状真菌高密度发酵的传能和传质问题,研制了6×50和4×200m3大容量专用反应器组,单位发酵容积生物量达38.2g/L(发酵液)、油脂20.67g/L.其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花生四烯酸产率最高达9.89g/L,平均为8.97g/L.花生四烯酸提取和精炼后的残油转化为生物柴油,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8.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4,(11):26-27
<正>华盛顿大学的琼·斯特拉斯曼(Joan E.Strassmann,见图)的研究方向是微型生物社会性行为的进化,具体研究对象是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一种通常称为细胞状黏菌的阿米巴变形虫。与其平淡无奇的名称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苝醒类光敏剂激发态pKa值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雨  张志义 《科学通报》1997,42(13):1428-1432
<正>苝酿类光敏剂(Perylenequinonoid photosensitizer,简称PQP)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光疗药物之一,其中研究较多的有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简称HB)和尾孢素(Cer- cosporin,简称CP).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内质子传递,它们同金丝桃蒽酮(Hypericin)一样是很好的研究激发态质子传递的模型体系,而这一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兴趣.另一方面,酚羟基质子的解离对PQP的光敏活性和结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PQP的激发态pKa值(pKa*)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1]中,Ringel定义了Finitary环A上的Hall代数(?)(A).它是以{u_[M]}[M]为基的自由Abel群,其中[M]表示有限A模M的同构类,(?)(A)的定义如下:u_[N_1]×u_[N_2]=sum from [M] ((F_(N_1)~M)×(N_2)×u_[M])由于A是Finitary环,上式右端是有限和.这里F_(N_1N_2)~M是M的适合L(?)N_2且M/L(?)N_1的子模L的个数.Hall代数(?)(A)是有单位元1=u_[0]的结合环.为简便,总假定A是有限域k上的有限维代数.所有的有限A模构成的子范畴记为mod-A.由文献[1~3]可知,Dynkin型或仿射型遗传代数的Hall代数与相应的Kac-Moody Lie代数及其量子包络代数均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而Hall多项式在1处的赋值恰好给出了对应Lie代数的结构系数.在文献[2]中Ringel猜测:任意有限表示型k-代数总存在Hall多项式.Ringel证明了表示直向代数有Hall多项式.Guo等人证明了mod-A中没有短圈的代数A有Hall多项式.在这篇短文中,我们证明了mod_pA中没有短链的有限表示型自入射代数A存在Hall多项式.  相似文献   

11.
王友棠 《科学通报》1986,31(15):1198-1198
在共形协变经典场理论中,自旋为0,1,1/2和2的无质量场的能量动量张量都是无迹的(A.O.Barut and许伯威,J.PAy.,A15 L207;许伯威,J.Phys.,A14 L97,15 L329;N.D.Birrell and P.C.W.Davies,Quantum Fields in Curved Space,p.174).另一方面,如所周知广义相对论并非共形协变的;但  相似文献   

12.
超微生物是大洋多金属结核成矿的建造者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建林 《科学通报》1997,42(4):337-343
通过对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内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内部纹层构造及锰矿物特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研究,以充分的证据,提出了锰结核是超微生物建造体的新观点,认为它是一种典型的锰质核形石。光滑状和瘤状锰结核的分布与矿区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分别是由新近发现的纳米级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历经千百万年的世代繁衍和不断堆积加厚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3月发布的一项国际研究结果表明,早在7000年前,鹅就已经在今天的中国境内被驯化,而且鹅的驯化时间可能早于鸡。重要发现包括日本学者和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孙国平、蒋乐平等家专组成的考古团队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一个年代在7000~5500年前的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相关考古工作,发掘结果表明,当时这里的居民大多为狩猎者或采集者,但他们也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14.
袁世斌  卫增泉  高清祥 《科学通报》2001,46(23):1966-1970
用110keV Fe+注入L(+)-半胱氨酸薄膜样品,经盐酸溶解后通过缓慢蒸发育成纯物质单晶,并对其中一粒单晶用四圆衍射仪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体学参数a=1.8534(4)nm,b=0.5234(1)nm,c=0.7212(1)nM,β=103.72(3)°,V=0.67965(3)nm3,Z=4,F(000)=144.0,Dclac=1.763 g·cm-3,μ(MoKα)=1.06mm-1,T=293(2)K.最终一致性因子R=0.0379,wR=0.0835.晶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2CH(NH2)NO2]ClFe(Mr=180.38).提纯了重离子束改性分子并直接证实注入铁离子在新分子中的质量沉积.相同注量的110 keV Fe+离子注入L(+)-半胱氨酸盐酸盐单晶水合物薄膜样品后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分子受到严重损伤,产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81330052) and National High-Tech Rg.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s. 2012AA02A503 and 2012AAO2A209), Prof. Wang Mingrong's group at the Cancer Institute/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ublished their recenl study, entitled "Genom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Nature Genetics ( 2014, 46(5). 467 473).  相似文献   

16.
梁慎  王政逸  刘朋娟  李德葆 《科学通报》2006,51(17):2037-2040
用TAIL-PCR的方法获得了A1-412突变体的T-DNA侧翼基因组序列, 测序结果表明, 外源T-DNA插入到稻瘟病菌G蛋白γ亚基基因MGG1 (Magnaporthe grisea G protein Gamma亚基)的启动子区域. MGG1编码93个氨基酸, 具有典型的G蛋白γ亚基结构域(GGL)和C末端CAAX框, 并与其他丝状真菌G蛋白γ亚基有较高的一致性. 外加cAMP能诱导部分A1-412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 但这些附着胞的形态不正常, 不能穿透洋葱内表皮或水稻叶片. 另外, A1-412与相对应交配型的菌株杂交时几乎不产生子囊壳. 将MGG1基因重新导入A1-412突变体可部分恢复上述表型. 这些结果表明, G蛋白γ亚基MGG1可能涉及稻瘟病菌形态分化、有性生殖、致病性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平 《科学通报》1980,25(23):1057-1057
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M.L.E.)的渐近有效性,是目前M.L.E.理论中一个主题。但对参数估计的渐近有效性,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如最优渐近正态(B.A.N.),Bahadur意义下渐近有效性等,而Cramér从均方收敛角度出发,曾提出另一种渐近有效估计的定义。虽然已过卅年,作者只见少量文章涉及它,如文献[2,3]。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希望能有所回答。因此本文试图对M.L.E.的Cramér渐近有效性(简记为C.A.E.)作初步探讨,着重探讨了单参数M.L.E.是C.A.E.估计的充分条件,以及如何把非C.  相似文献   

18.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系由dctPQM基因编码. 基因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 dctP, dctQdctM紧密连锁, 并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与自生固氮菌棕色固氮菌的四碳二羧酸结合蛋白基因dctP和转运蛋白基因dctQM高度同源. 经分析表明, DctP不含跨膜区, DctQ包含5个跨膜区, DctM包含12个跨膜区. 为验证四碳二羧酸转运系统对固氮能力的增强作用, 将含有完整dctPQM基因的DNA片段连接在自杀性转移质粒载体pSZ21的Tn5转座区域中, 获得重组质粒pSZY6. 采用三亲接合方法, 经Tn5转座作用将dctPQM基因随机插入到野生型菌株A1501的染色体上, 构建了重组菌株A-142. 经nptⅡ基因的PCR扩增实验证明, 该重组菌株确实携带了额外拷贝的dct结构基因. 该重组菌株以不同浓度的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20, 10和5 mmol/ L)为惟一碳源生长时, 其固氮活性均明显高于野生型菌株A1501, 表明额外拷贝的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系编码基因dctPQM能增强受体菌的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19.
角蒿属Incarvillea是法国植物学家A. L. Jussieu于1789年以纪念P. Incarville建立的一个属。在早期的一些植物学著作里,角蒿属中的植物是十分杂乱的,共约40多个种名,不仅包括紫葳科的凌霄花属Campsis Lour.,紫葳属Bignonia L.,泡桐属Paulownia Sieb. et Zucc.,和黄钟花属Tecoma Juss.的种类;还包括苦苣苔科芒毛苦苣苔属Aeschynanthus Jack.,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和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D.Don的种类;甚至还置入了旋花科番薯属Ipomaea L.和豆科猪屎豆属Crotalaria L.的植物。1961年,英国植物学家A.J.C.Grierson系统整理了世界主要标本室的标本,并写出了《A REVISION OF THE GENUS INCARVILLEA》一文。至此,该属的许多错误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
丁洁  陈宝梁  朱利中 《科学通报》2012,(24):2276-2284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Pc)为代表,研究了死体和活体Pc菌球对水中菲、芘等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及其相对贡献,探讨了碳源、氮源浓度和共存Cu2+的影响,考察了连续多次输入下菲的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试图为准确掌握微生物作用下PAHs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调控作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死体Pc菌球对水中菲、芘的去除机制为生物吸附,分配系数分别为4040和17500L/kg.活体Pc菌球的去除机制包括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3d时生物吸附对水中菲、芘的去除率分别为19.71%和52.21%;随着作用时间延长(3~40d),生物降解对菲、芘的去除作用逐渐增大(20.40%~60.62%和15.55%~49.21%),且菌体中PAHs残留量不断下降.富碳限氮营养条件下,活体Pc菌球对PAHs的去除作用和降解效果最优,在60d时分别为99.55%和92.77%(菲),99.47%和83.97%(芘),主要源于富碳增加Pc菌体生物量而增强生物吸附、限氮则触发Pc对PAHs的生物降解作用.活体Pc菌球在富碳限氮强化条件下可连续多次去除和降解新输入的PAHs,其中单次生物降解率随循环次数(6d/次)增加而增大,循环3次后菲的生物降解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