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4,(2):68-69
冬季过后,春萌暖花开,你的新装打开了吗?蛰伏了整个深秋和一个漫长的寒冬,你预备用什么样的春装开始一年的心情呢?  相似文献   

2.
如果乖飞机飞越新疆的夜空,如果你从舷窗向下望去,你就会发现层峦叠嶂之中如群星般点缀着橘黄色的火点,大自然何以造就如此神奇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喀斯特地貌”?以九寨沟、黄龙为代表的岷山式喀斯特和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有什么异同?让我们跟随地质学家范晓老师,在欣赏喀斯特自然奇观的同时去探索其中的自然奥秘吧!岷山式喀斯特广布于桂、黔、滇、川、湘和鄂诸省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等)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带之一,它的一些典型景观地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10年的北京及河北、华北部分地区一冬无雪,干旱严重。该下雪的地方不下雪,而贵州、湖南等不该下雪的地方却不断被冻雨和冰雪困扰。像这样乱了“章法”的事近年来时有出现,极值恶劣天气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夏季酷热难耐,冬季却又严寒刺骨.一系列气候异常搞得人们摸不着头脑。这气候到底是变热了还是变冷了呢?  相似文献   

5.
一项新研究发现,秋天树叶的颜色跟土壤的肥沃程度有关。比如,在富含氮盐的肥沃涝原(泛滥平原),黄叶植物明显占上风;而在缺少养分的贫瘠土壤上面,红叶植物却占优势。这是为什么呢?秋天来临,随着树木停止生产能量,将养分抽回自己的根部以备冬季储存,树叶的颜色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冬季里,水生动物们依靠各自不同的生存策略越冬。那么,它们具有哪些先进的生存策略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每逢万里无云的晴春佳日,那蔚蓝无垠的浩空真令人心旷神怡;而每逢晴日黄昏来临,天空中又会铺满绚丽夺目的赤橙色晚霞(去年冬季,晚霞景观尤为壮丽迷人)。试问,你是否曾探索过这种天空颜色变幻的物理报由?若你矢志研究气候系统的奥秘,则先行揭开天空色彩变幻之谜是一个关键起步。其实,太空本是黑暗无光因而也就绝无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8.
解读岩石     
我们能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那些嶙峋怪异、刀劈斧砍似的岩石群中看出点什么东西来呢?作为普通的游人,我们可能也只是能感受到那里景观的古朴粗扩、壮丽雄伟。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甚至给美国政府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将美国大峡谷变成垃圾处理场,因为这只需要将卡车倒到悬崖边,把垃圾倒下去即可。那时大峡谷在我心里是毫无意义的。当然我的建议是不会实现的,因为那只是我无知的表现。  那么从岩石中究竟能发现些什么呢?研究岩石的地质学家们并不会把美国大峡谷看得那么简单,他们不仅仅是把大峡谷看成是我们这个具有薄薄外壳的行星上的…  相似文献   

9.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2,(1):80-80
问:加湿器为何成致病元凶?答:2011年4月起,韩国有多人因罹患不明原因的肺病死亡。经韩国保健福祉部疾病管理本部调查发现,这跟韩国民众使用加湿器不当,长期在其中添加杀菌剂有关。冬季来临,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加湿器缓解空气干燥,在使用加湿器时,不能随意添加消毒杀菌剂、醋、香水、精油等。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林是集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地形态,对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针对景观生态林的设计、营造模式及树种选择和配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奇特石蛋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1,(11):18-21
美国的大峡谷、纪念碑谷、拱门等国家公园,都以气势陵宏的地质景观闻名于世。然而,大自然的景观并非都以大取胜。  相似文献   

12.
光的艺术     
《科学》2007,59(3):F0004-F0004
景观、艺术和照明技术的集合,从视觉效果上展示了城市的魅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同时体现世博会举办国的综合实力。本版主要图片为根据上海世博园区的景观特征设计的夜景照明方式,旨在构建世博园区高效节能与景观艺术并重的夜景体系。  相似文献   

13.
章巍 《科学之友》2009,(11):74-75
本文叙述了吉林市的文化文物景观景点概况,以及吉林市重要文化文物景观景点利用情况,提出了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4.
林绿景观工程涉及面广,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工程。文章结合实际工程的部分景观项目,介绍了园林中景观细部处理内容,并对园林景观工程细节部分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为相关单位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见刘滨谊,听他一谈,我就有相见恨晚之感。正是这次访问使我知道了“景观建筑”这一概念。刚过不惑之年的刘滨谊已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度”——他是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建筑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此外他还是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并于IWe年人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名片上的这一系列职衔是对他十几年来奋斗业绩的肯定,在素以挑剔、严谨著称的国内外建筑界,刘滨谊的名字获得了认同和尊敬。我…  相似文献   

16.
郭亮 《科学之友》2009,(4):118-119
近年来,随着古建筑的发展与保护的提出,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也迅速蓬勃发展。文章论述了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及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绿洲景观斑块稳定性研究: 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格平  周成虎  陈曦 《科学通报》2006,51(Z1):73-80
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典型的人工绿洲景观为例, 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景观斑块尺度绿洲稳定性, 并借助遥感、GIS和数理统计方法, 主要利用1978~1998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 提出了景观斑块尺度绿洲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 (1) 绿洲斑块的景观控制力是景观动态变化的自然驱动力, 控制力最强的斑块类型应为景观的基质; (2) 绿洲景观斑块的转换是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主要是人为干扰和驱动的结果, 斑块转换的比例越高, 则说明斑块类型的稳定性越低, 也说明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越大; (3) 1987年三工河流域控制力最强的斑块类型是荒草地, 是景观的基质, 1987和1998年, 景观的基质已转变为水浇地; (4) 三工河流域景观斑块对绿洲景观发展的控制力随时间在逐步减弱, 且变化的幅度也逐步减小, 说明景观斑块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在下降, 绿洲景观斑块的自然稳定性总体呈现增强的趋势. 但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斑块的干扰强度趋于增强, 景观斑块之间的转化趋于频繁, 导致绿洲景观环境资源斑块的稳定性较低, 人工引入斑块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试论景观与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文化原理,并对不同时代人类所选择和创造的景观特点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与景观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9,(11):10-10
科学家注意到,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每个冬季,世界第二大鲨鱼——姥鲨几乎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失去了踪迹。它们到哪里去了呢?现在科学家才知道,它们很可能从英格兰跑到热带“度假”去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我们又进入虎年。虎为什么会成为“百兽之王”?它都经历了怎样的生命演变?我们特邀著名古生物学家张玉光老师给我们讲讲——老虎是哺乳动物,属于动物世界中现存体形较大的类型。老虎体态健硕、力大无比,冷酷凶猛,是众人皆知、百兽俯首的林中之王。虽然虎静卧打盹之时,毛茸茸的样子憨态可掬,但当虎张牙舞爪穿越于山林时,又莫可匹敌,所向披靡!那么,老虎为什么如此生性“嚣张”?它都历经了怎样的生命演变才成为百兽的主宰?让我们在虎年之际一起走进虎的世界,管窥其中的一番奇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