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中毒是主要地方性疾病之一。为了人民的健康,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预防和治疗地方病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饮水含氟量增高是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流行类型,饮水氟浓度越大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但饮水中含氟量浓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在其它自然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氟班牙及氟骨症患病率却有不同,这说明水中其它化学成分对病情有影响。故此,笔者在本文对饮水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度分析,掌握了饮水中除氟外其它化学成分对氟中毒的影响,为医务工作者预防和治疗氟中毒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措施落实情况,动态观察采取降氟措施后的预防效果,为指导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资料。方法:儿童氟斑牙诊断用Dean法,水氟、尿氟测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2004年秦安县改水任务完成率为68.21%,2005年该县未按排改水项目,两年集中式改水工程正常供水率分别为59.26%和63.46%,部分工程有水氟超标情况;监测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36.65%和28.14%,均以极轻和轻度患者为主;居民饮水氟基本稳定,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仍〉1mg/L。结论: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主要措施,改水设施的正常使用与否,是保证预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1991-2012年中国地氟病病情动态变化,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1991-2000年全国地氟病病情数据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2002-2012年全国各省份地氟病病情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1)1991-2012年中国饮水型氟中毒患病率有所下降(氟斑牙患病率下降11.9%,氟骨症患病率下降0.26%);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亦有下降(下降16.5%),但燃煤型氟骨症患病率却有明显增加(增加9.49%)。2)饮水型氟中毒控制最好地区是西北地区(氟斑牙患病率下降8.49%,氟骨症患病率下降0.1%),东北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患病率改善不显著。3)西部地区燃煤型氟中毒患病人数占全国80%以上,但西部地区的贵州和云南燃煤型氟中毒患病率有增加趋势(氟斑牙患病率分别增加5.71%和8.56%,氟骨症患病率分别增加3.54%和5.67%)。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地氟病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东北的饮水型地氟病和贵州、云南的燃煤型地氟病病情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4.
六安市居民饮水水氟含量及改水工程现状筛查表明,六安市五县三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合格率达99.57%,舒城县水氟数值最大,高达5.14 mg/L,寿县和金安区合格率最低;通过改水工程后水氟含量均未超标。调查分析结果为六安市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的防治、地氟病区改水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消除饮水型地氟病流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广泛流行的地方病之一。全国除上海市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程度不同的流行。已查出病区县991个,病区自然村屯71413个,氟斑牙患者2107万,氟骨症病人104万,受威胁的病区人口估计在一亿以上。我国对地方性氟中毒的系统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在病区类型和氟源的探索,流行因素和饮水氟的卫生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有关研究成果已进入国际氟研究的先进行列。兹就近年来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忻州市农村一般以平川及平川的边缘地带供水条件相对较好,但水质相对较差;山区部分农村饮水以旱井为主,水质较差;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有挥发酚、氟化物等;地方病以氟中毒为主。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与水源状况,借鉴高氟地区防氟改水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水方案。  相似文献   

7.
砖茶水高氟降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中毒是由于摄入过量氟引起的.除发生在高氟水地区外,由于砖茶中的氟含量比较高,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因饮茶过多出现氟中毒现象.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及茶水降氟的技术、降氟机理、降氟影响因素的综述,对当前吸附法如蛇纹石、沸石、负载硅胶、石英砂、粘土等的除氟效果及机理做了深入探讨,对化学沉淀法的常规做法如铝盐、钙盐等除氟和最新尝试进行了比较,此外简述了电化学方法的应用,其目的是提出在不影响茶水质量和品位的情况下的砖茶水降氟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松辽西部地区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形成条件,通过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样测试,从地层、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初步探明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域.依据大量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分析了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和土壤中的氟离子经过淋溶作用溶于地下水,是形成高氟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此项研究为饮水型地氟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基础,从而避免氟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用含氟320mg/kg饲料和含维生素C600mg/100ml刺梨汁饮水饲Wistar大鼠6个月,探讨刺梨汁对慢性氟中毒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刺梨汁具有以下作用;明显改善慢性氟中毒的一般状况,减少氟斑牙的形成,增加氟中毒大鼠的促进尿氟排泄,降低血清和骨氟含量,提高血清维生素C含量,保护胶原组织,使尿羟脯氨酸含量降低,通过提高血清维生素E和GSH含量,增强血GSH-PX和SOD活性而抑制氟中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氟元素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化物摄入可预防龋齿症、治疗骨质疏松;而摄取过多时则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等氟中毒现象。因此对氟的识别与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氟离子识别方法很多,而荧光探针法因其操作简便,检测迅速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最新的氢键型氟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梳理和比较研究,这样有助于后期更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可防止龋齿,而长期饮用高氟水易使人体氟中毒,引起氟斑齿、氟骨症等病症.夏津县是地下水高氟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情况严重.本文在调查夏津县地下水含氟量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氟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65—0.09%。水中的氟化物含量每升可从几个到几十个毫克,但适宜的含量是每升0.2—0.8毫克。氟化物进入人体后,可在骨中沉积。如果长期从饮水中每日摄入2~8毫克的氟化物,可导致骨硬化病,当然这还与饮用的时间、气候和机体的营养状况等有关系。此外,微量的氟化物有预防龋齿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采食了被氟化物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所引起的一种以“牙病”表现的慢性中毒症。病的特点是牙齿形成齿斑和过度的磨损,出现波状齿而发生咀嚼困难,营养不良,体弱无力,往往发生跛行,未老先衰,到冬季、早春缺草期间易爬栏不起而  相似文献   

14.
谁都愿意有一副洁白如玉的牙齿,使漂亮的脸蛋更加漂亮,然而地方性氟病却使患者牙齿发黄(俗称“大黄牙”),给漂亮的脸蛋“抹黑”。大黄牙是地方性氟病对人体一大损害之一。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地质环境中含有较多的氟,它通过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骨炭除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饮用水中过量氟可导致氟中毒。通过对一系列动态、静态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饮用水骨炭除氟机理,认为骨炭除氟既有离子交换作用也有吸附作用,为指导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生长的影响,以及钙、镁和铝离子对慢性氟中毒的拮抗作用,为研究地氟病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断奶1周的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高氟组、氟+镁+铝拮抗组和氟+钙拮抗组.全群饲喂3个月,每隔两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处死前3d,每天留取24 h尿液,测定尿氟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加钙拮抗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对照组快,也比高氟组快;2)高氟组的尿氟含量高于其他组,加镁铝拮抗组和加钙拮抗组比高氟组低,但仍高于对照组;3)各组摄食量和饮水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氟中毒会减缓动物个体的生长速度,而在饮水中添加镁、铝或钙离子能够起到一定的拮抗作用,钙离子拮抗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及机制,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在饮水中给予不同剂量的氟(0,15,30,60 mg/L,分别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和高氟组),慢性染毒9和18月后,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检测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并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血清中MDA的含量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下降,并在中氟组和高氟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与9月染氟期同组比较,18月染氟组大鼠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和抗氧化能力都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染氟组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慢性氟中毒能够降低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这种影响可能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而且随着染氟期的延长会加强.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10日贵州省卫生厅召开了氟病防治座谈会,多年来从事地方性氟中毒科研、防治工作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欢聚一堂,畅谈我省氟中毒科研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和走过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9.
氟是人和动植物必需元素,过量就会引起氟中毒。本文就不同氟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文献综述,目的是为简便、准确、快速测定不同品质(尤其是蚕桑)的氟含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和水样采集分析,研究山东省单县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高氟水的成因,分析研究区饮水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氟含量超标,氟含量为1.1~3.5 mg·L-1;影响氟在该区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及径流条件和地下水化学因素等。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改水降氟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