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专业报要加快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运用好互联网优势,加快报网融合,加强报网互动,重视新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数字化媒体经营管理、运行机制方面,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扩大报纸品牌知名度,实现专业报数字化建设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本文从微博入手,深入分析新媒体为报纸等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源,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微博、网站等新媒体重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报网互动"、"报微互动",开创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的县市报转型变轨,一大批地方新闻网站应运而生。这些新闻网站依托传统媒体一一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那么,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媒体之间寻找一个有效的节点?笔者以为,报网联动,是报纸与网络媒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造舆论强势的一个双赢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全媒体时代,报网合一是传统报纸走出困境的最佳模式.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报网合一模式下的编辑必须树立信息获取、策划创新、质量责任、导向服务等四种意识,以满足全媒体发展对新型编辑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报纸在如今报业营销战场上面临着新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从降价销售到版面扩充再到促销,各个报业集团为了争取市场和受众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来谋求发展的契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铁报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以广州《羊城地铁报》为个案,从新闻传播史研究视角分析了中国地铁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大刚报》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西藏的坚强意志,介绍爱国人士特别是藏族爱国人士拥护国家统一的渴望,揭露国内外分裂势力破坏国家和平统一西藏的行为,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的全过程。《大刚报》办报遵循“与人民同其休戚”原则,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国家意志与民间力量互动,推进了西藏和平解放。该报设置“黑板报”,组织“读报组”,突显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性,并关注国际舆论,大量转载世界进步报纸对西藏问题的关注。《大刚报》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面对新闻舆论的钳制和势力强大报纸的挤压,艰难地生存。武汉解放后,所有民营报纸都停办,唯有汉口《大刚报》仍继续出版,经过公私合营,1951年9月,《大刚报》最终成为武汉市委机关报。可见该报的办报宗旨与社员的思想倾向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业的真正产生在近代,戊戌时期出现了第一个女报人裘毓芳和她的《无锡白话报》。受维新思潮影响,裘毓芳的报纸显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极力鼓吹变法。传播西学、提倡白话,并开设新闻专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报人,裘毓芳和她的《无锡白话报》在我国报业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化工报>及其他有一定相关度的10种报纸的被引频次的比较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化工报>不仅在其专业领域影响巨大,而且在其他研究领域也保持了很高的被引频次,是一份具有很高水准的专业核心报纸.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更加关注民生,民生新闻的出现是和现今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符合的。对于县级报来说,更应该与社会发展接轨,更加重视民生栏目的服务性。所以,在当今形势下,新闻大众传媒一定要提高县级报民生栏目的服务性,认真把握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发展规律,真正能够通过民生新闻来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建立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之后的《晨钟报》总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晨钟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李大钊曾经出任过其第一任总编辑。但在李大钊之后该报还出现过哪些总编辑,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人论及过。若把《晨钟报》和有关史料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在李大钊之后《晨钟报》至少还出现过陈光焘、“春冰”、刘以芬等三位总编辑。  相似文献   

11.
<正> 企业报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让职工爱不释手,读后是否对读者有所裨益,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报人的宣传艺术。 讲求宣传艺术,提高报纸的可读性,使企业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引导广大员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大信息量。人们读报,主要想从中得到信息,报纸是信息的集散地,读者要通过报纸这个窗口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如果信息量不大,读者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员工就会觉得报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大学校报是大学引导舆论、沟通信息的媒体,是大学传承精神、传播理念的载体,在大学展示形象、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大学教书育人、素质教育的园地。新时期大学校报的发展趋势是体现个性,辐射社会;利用网络、拓展时空,注重策划,增加版栏。新时期大学校报发展的基本措施是转变观念;提升地位,加大投入,更新设备,规范机制,加强队伍。  相似文献   

13.
<正> 网络媒体模样如何2001年,《今日美国报》的一位编辑曾经指出,电视和互联网将统一成真正互动的新闻报道。观众可以选择看哪条新闻,查阅背景资料(历史、解释性图片、体育比赛的统计数据等)。该报的另一位编辑认为,5年后现有的报纸都有自己的网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自我发展(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等)的主要阵地,是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这里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学生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并在合作博弈的"一报还一报"思想指导下,探讨了课堂教学管理及制度改进的必要性,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基于博弈的课堂管理约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惠燕 《石河子科技》1994,(3):45-46,28
<正>随着报刊发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宣传计划生育为主的报刊发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适应这个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探讨,以使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这个基本国策的重要组织部分落在实处.为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探讨.一、计划生育报的发行面临着更新观念的转变众所周知,多年来,计划生育报发行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层层兔费发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报纸的可读性,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导向:这是一张可有可无的免费赠送的报纸.从宣传角度来分析,几乎失去了办报的初衷.加之办报经费大多从业务经费中支出,讲求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因此报纸发行平平淡淡,纯属一种行政任务,读者兴趣不浓,发行范围局限,指导意义甚微,基本上失去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对此,我们不能不加以警觉,引起足够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大学新闻网和校报能否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劣势,达到互动互补,共建宣传工作的"双赢"局面,是新闻传播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新闻网与校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报网互动,共建双赢"的观点,认为实现大学新闻网和校报的良性互动,是开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袁涉 《科技信息》2010,(25):408-408
本文就如何增强企业报副刊的美感这一问题,通过对文章内容、图片选取、版式划分等几方面的精心构思,使副刊达到图文并茂、统一和谐,从而提高副刊整体品味,延长报纸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陆彬彬 《科技资讯》2011,(14):217-217
本文主要探讨疾病报卡在医院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实现的方式与方法;信息化的报卡管理如何进行质量监控,及时上传报告卡数据,实现与省疾控中心报卡系统的实时无缝连接,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报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报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迟报、漏报、瞒报、错报、重复报卡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有报天天读》节目对电视和报纸两种不同媒介新闻信息的融合无疑是电视读报类节目的一大进步。这种成功的融合,得益于理念上的创新,更得益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报天天读》的成功模式,为我国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报要在网络媒体的挑战面前坚守自己的主流地位,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扬长避短,在增强时效性的同时,增强报纸的新闻性和可读性,以深度报道及评论抓住读者,顺应潮流。主动利用网络,抢占网络阵地,以网络的大容量、快时效、图文声并茂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弥补校报的不足,最终实现“报网合一”的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