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2003年在郑州市动物园对笼养红腹锦鸡的繁殖习性与人工孵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求偶炫耀可见于每年的11月上旬至翌年7月中旬,产卵时间为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鸡群持续产卵时间约57~76天.产卵盛期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产卵数为7.09枚/鸡.年.平均产卵数最多的为2龄鸡,达到17.75枚/鸡.年,平均卵重29.97±3.35(21.2~44.5)克,受精率为60.37%,电孵化器孵化,孵化率为93.28%,孵化期为24(22~25)天.  相似文献   

2.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40~45周龄的产卵鸡在产卵最多的期间限制其饲料的摄取量,不会减少卵量和蛋壳质量,反而还可能增进产卵的持久性。上述结论是从对9692只三种产卵鸡的试验结果获得的,在产卵最高峰之后的期间,这些鸡每日的饲料摄取量低到113克。唯一不良影响似乎是在限制饲料摄取量期问所产的鸡蛋不够大,这些鸡所产的重65克以上的蛋比任意摄取饲料的少15%。  相似文献   

3.
不同蛋种鸡饲料对SPF鸡群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SPF鸡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在相同的SPF鸡饲养条件下 ,选择分别来源于北京正大和北京科澳协力生产的全价营养蛋种鸡饲料 ,经高压消毒后 ,饲喂品种相同的SPF种鸡 ,结果显示两个鸡群在生产性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其中饲喂北京科澳协力饲料的SPF鸡群的产蛋率和利用率都明显高于另一个鸡群 ,主要表现在SPF鸡群开产早期的蛋重上和产蛋高峰期后产蛋率的维持上。  相似文献   

4.
我们为了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经验,并希望在无性杂交的问题上得出较明确的实验论据,自1955年做了通过血液注射进行鸡品种间无性杂交的实验。实验的进行,分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5年):所用的供血者为四只洛岛红公鸡,受血者为来航母鸡及寿光母鸡各一只;另外有两只来航母鸡及寿光母鸡留作对照。每五天注射血液一次,五次以后每周注射两次,共注射25次。注射量每次5—7毫升。用皮下注射法注至腿部皮肤下。第二阶段(1955年冬季至1956年):实验是分为下列几组进行的: 甲组受血者:为1955年接受过洛岛红公鸡血液的寿光鸡。供血者:来航公鸡。对照组:仍为1955年的二只寿光对照母鸡。乙组受血者:为1955年实验寿光母鸡(即甲组的受血者)所产的三只无性杂种母鸡。供血者:来航公鸡。对照组:为1955年对照组寿光鸡所产的二只母鸡。丙组受血者:1955年孵出的4只来航母鸡。供血者:寿光公鸡。对照组:为1955年对照组来航鸡所产的同年龄来航母鸡。血液注射开始于1955年11月12日,每周一次,至1956年3月7日起增加为每周3次(但丙组因吸收情况不良,自4月17日起减为每周2次),直至5月11日止,为期6个月。注射量每次5—10毫升。兼用皮下及肌肉注射。经过两年来的实验,初步得到下面的几个结果: Ⅰ、产卵量的增加表现在:(1)在第一阶段内血液注射前对照组产卵量较实验组为高,但在血液注射期内,实验鸡的产卵量超过了对照组。(2)连续两年接受血液注射实验母鸡所产的卵,无论是在重量或数量方面,都较对照组为高。(3)所有实验组的平均产卵量均较对照组为高。Ⅱ、卵壳颜色的改变实验组母鸡所产的卵壳色接近供血者的卵壳色。Ⅲ、受精率的提高。Ⅳ、外部性状的变化。我们的实验证明:通过血液注射进行无性杂交是提高动物生活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瓶螺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培育池设置不同水平进行大瓶螺养殖,测试结果表明大瓶螺在长沙地区全年共产卵141d,有效繁殖期近4个月。平均每对亲螺年繁殖成螺、中螺、仔螺共870个,重3158g。水温20~30℃、饵料充足时,螺苗发育最快,38d达性成熟。成螺密度、性比及水草覆盖率对雌螺的产卵频数、产卵量及成螺生长速度均无显著影响。雌螺体重与其产卵频数、产卵量间分别存在着显著、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14、-0.8131。雌螺体重与其产卵量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8.22-1.82x。近亲繁殖使得螺苗存活率有下降的趋势,生长速度有变慢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序论一九五八年工业和农业的大跃进,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跃进而迅速地提高,于是副食品的生产,便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党和政府曾一再号召群众大搞副业,提倡饲养家畜和家禽。为了繁殖牲畜和家禽,母畜和雌禽是增产的主要关键。我们为了增产雌鸡和使雌鸡提高产卵量而选择了这项研究。根据家禽生殖器官生成的过程来看,促使雌鸡右边生殖器官的生成,最好从胚胎时期进行,这样同时还可以进行性别控制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等。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40%),  相似文献   

8.
前殖吸虫是鸟类腔上囊或输卵管内的寄生虫,有时可在鸡卵内发现,分布比较广泛。有这种寄生虫的家禽产卵量显著地减少,根据 Szidat(1929)的研究,发现鸡被此虫寄生后,如果数量到达40—50个,常会使鸡患病而死亡,因此,在大力发展农付产品的时候,这类寄生虫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科力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中草药制剂“科力”和西药阿莫西林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结果表明:“科力”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与阿莫西林相当,而且在提高鸡群采食量、恢复鸡群生产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热应激的成因及对鸡的危害,通过鸡舍的防署降温,加强饲养管理,调整营养,应用药物防制等综合措施,改善因热应激而赞成的鸡生产性能的下降,从而提高鸡群在热应激状态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杆菌病通常主要危害雏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但近年来发现育成鸡和成鸡因本病造成死亡较高,严重发育不良,不产蛋或停产,须加强对种鸡群的PD净化。检验种母鸡群体内是否含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以往都是采用快速全血平板凝集反应及血清凝集反应。本人经过用细菌学检验,从种母鸡粪便中分离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现将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一、实验目的 目的在于发现种母鸡群中的带菌鸡,以防止传播,彻底净化种鸡场,建立健康鸡群,杜绝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污染。 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多次交配对异色瓢虫雌虫的产卵量、孵化率和雌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交配显著提高了异色瓢虫雌虫的产卵量和孵化率,缩短了异色瓢虫雌虫的寿命;单次交配和重复交配对异色瓢虫的产卵量、孵化率和雌虫寿命没有显著影响。可能是不同雄虫间的精子竞争提高了精子质量,导致异色瓢虫雌虫进行多次交配产卵量和孵化率提高。多次交配中,不同雄虫间激烈的交配竞争和交配干扰给雌虫身体造成的物理损伤可能是雌虫寿命缩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二氢吡啶对鲤鱼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1000mg/kg比例将二氢吡啶添加于鱼饲料中,饲喂鲤鱼亲鱼25天。试验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卵量、产精量明显提高。雌鱼的产卵量提高了32.7%,雄鱼的产精量提高了28.1%。  相似文献   

14.
用普通蒸汽灭菌柜代替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都非常高的脉动真空灭菌柜 ,对SPF鸡用饲料进行灭菌 ,效果毫不亚于后者 ,但需事先将饲料加水拌匀。该方案是我所在保持或提高鸡群净化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SPF鸡生物洁净室运行成本而进行探索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新城疫(ND)强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跟踪监测4个免疫鸡群中的个体ND强毒感染情况,并平行测定HI抗体水平,通过对个体HI抗体的消长与强毒感染及感染后带毒、排毒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鸡群ND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免疫鸡群发生强毒感染流行的机制. 结果表明:具有较高HI抗体水平(≥6)的鸡仍能感染强毒,个体感染强毒后一般排毒1~3周,少数鸡有间歇排毒现象;强毒一旦侵入鸡群,很可能长期传染. ND免疫失败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和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鸡群发生ND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ND强毒.  相似文献   

16.
鸡支原体病是由鸡支原体引起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中对鸡危害较大的主要包括鸡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滑膜炎及火鸡支原体病。鸡支原体病分布于世界各养鸡国家,鸡群一旦感染就难以清除,严重危害养鸡业,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鸡支原体病的病因病理分析,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SPF鸡的饲养与鸡场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F鸡是指生长在屏障系统或隔离器中,无国际、国内(尤其是国内)流行的鸡主要传染性病原,具有良好生长和繁殖性能的鸡群,其所产种蛋称为SPF蛋。  相似文献   

18.
用“两孔调换法”将本地鸡的蛋白调换到华南鸭鸭蛋中,调换量为2—6毫升。共有12只无性杂种鸭和10只对照饲养至成鸭。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其生长率,产卵率及性状的变异等。经调换蛋白的杂种鸭,一般较对照鸭长得快,其中以调换2—3毫升蛋白的杂种鸭比较显著。调换6毫升蛋白的唯一杂种鸭,在最初5个月间的体重几和对照鸭是一样的。杂种鸭产卵数和卵重都超过对照鸭。至于羽色和体形方面,除调换6毫升蛋白杂种幼鸭的头部稍大外,没有发现其他显著的变异。从本实验所得的结果,调换适量的异种蛋白能够增加鸭的生活力,表现在生长率加速和产卵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免疫鸡群新城疫强毒感染排毒与HI抗体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城疫(ND)强毒感染快速检测试剂盒跟踪监测4个免疫鸡群中的个体ND强毒感染情况,并平行测定HI抗体水平,通过对个体HI抗体的消长与强毒感染及感染后带毒、排毒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鸡群ND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免疫鸡群发生强毒感染流行的机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HI抗体水平(≥6)的鸡仍能感染强毒,个体感染强毒后一般排毒1-3周,少数鸡有间歇排毒现象,强毒一旦侵入鸡群,很可能长期传染,ND免疫失败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和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鸡群发生ND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ND强毒。  相似文献   

20.
姚佃宾 《科技信息》2007,(3):214-214
冬春季节气温变化无常,鸡呼吸道病时有发生。由于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病的原因很多,养殖户在作出诊断和类症鉴别时往往感到困难。为此,现就冬季常见的各种鸡呼吸道病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