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CVC和HC两种主要轧机机型,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 9.0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机型的四辊和六辊轧机在不同窜辊、弯辊工况下的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的变化情况.在相同工况下的四辊轧机的轧制力纵向刚度要大于六辊轧机.中间辊窜辊或工作辊窜辊对HC轧机的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的影响要大于CVC轧机.  相似文献   

2.
考虑轧辊弯曲挠度以及轴承座与机架侧面之间的间隙两个微尺度参量对于辊系机构静定性的影响,采用机构学杆系自由度分析和综合理论以及陀螺效应力学理论分析当代轧机的辊系结构,提出轧机辊系结构存在超静定性和静不定性。针对轧机辊系结构的超静定问题,通过增加机构自由度而创制空间自位高刚度轧机、空间自位万能高刚度轧机;对2200铝箔四辊轧机止推滚动轴承烧损问题的研究发现,轧机因陀螺效应而引起动态交叉行为导致其辊系静不定结构问题,通过增加千斤顶机构而创制600半静定性四辊轧机、静定性六辊轧机和封闭式稳定型钢轧机。在获得轧机滚动轴承延寿的重大成果后,欲彻底解决轧机两端支反力不等及镰刀弯弊端、工作辊夹住板带横向移动现象、一流六辊轧机中间辊止推滚动轴承损坏、轧机颤振以及普遍不能达标负荷状态生产的现状及无法实施大压下率轧制工艺等十几项轧机弊端,并证明当代轧机是非一流装备,从小、中型轧机改造实践中创新的微尺度静定性轧机急需应用于中厚板等大型轧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四辊轧机是现代各种板带轧机中的基本结构型式,也是最普遍采用的轧机。本文仅从工艺的角度讨论为机械设备专业设计提供合理的工艺参数——轧辊偏移量的原则,其中分别说明了工作辊驱动与支撑辊驱动条件下轧辊偏移量的选择方法。我们知道,当四辊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中心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时,作用在工作辊上的水平力x为(如图1):  相似文献   

4.
新型不锈钢带钢冷轧机特征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不锈钢冷轧带钢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选择合理机型生产高质量冷轧不锈钢带钢是当前面临的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适合于我国国情易于将旧设备四辊轧机改造成多辊轧机的Z型轧机及设计新型、性能优良的SG1 8辊轧机  相似文献   

5.
DC轧机是一种通过工作辊的偏移和交叉来实现板厚板形综合调节的新型四辊轧机。本文采用分割模型的影响函数法计算这种轧机的辊系变形,为这种新型轧机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轧机辊系沿辊身长度方向的振动特性及其对板带材板形质量的影响,以四辊轧机为研究对象,将工作辊和支撑辊看作弹性连续体,辊间接触认为是Winkler弹性基础,建立轧机辊系的横向振动模型.根据欧拉-伯努力梁理论,采用模态叠加法对轧机辊系自由振动耦合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四辊轧机辊系横向振动的自然频率、主振型和振动方程.对宝钢2030冷轧机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辊系横向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四辊轧机辊系横向振动包括2个无限序列的自然频率ω1n和ω2n;辊系横向自由振动由2种振动模式组成,即低频的同步振动和高频的异步振动;辊系横向振动中模式起主要作用,低阶时工作辊的振动比支承辊的振动剧烈;高阶时支承辊振幅大于工作辊振幅,奇数阶振幅大于偶数阶振幅;轧辊横向振动对带材板形质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先后在试验轧机上和现场工业轧机上对四辊热、冷轧机进行了综合测试,对四辊轧机轧辊不同交叉形式以及不同交叉角情况下的轴向力进行了测试分析,获得了轧机的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参数的实际数据。  相似文献   

8.
CVC四辊轧机工作辊抽动与工作辊弯辊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解耦,对实现理想的板带平直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辊缝形状的解析分析,建立了一个明确表示工作辊抽动和弯辊作用的解析解耦模型,可用于CVC四辊轧机板形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有限元素法分析了HCW轧机在弯辊力与工作辊移动条件下的辊系弹性变形,阐述了不同弯辊力与不同移动量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及辊缝形状的影响,揭示了两者的内在联系。计算与实验结果均表明HCW轧机比普通四辊轧机具有更强的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四辊轧机轧辊弹性变形的基础上,以某1 250 mm热带轧机为对象,研究了四辊热带轧机支撑辊辊型曲线各种影响因素对辊间压力及带钢出口凸度的影响规律,为支撑辊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倒角长度、倒角高度、倒角类型以及辊身凸度均对辊间压力分布和带钢出口凸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实际选择合适曲线类型和参数范围,同时保证轧机的凸度控制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型四列圆锥滚动轴承载荷特性边界元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辊或四辊轧机的辊系,对工作辊四列圆锥轴承满寿可靠运行起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在轧制力或弯辊力下的轧辊弹性弯曲变形微尺度失控行为,致使四列圆锥轴承异常偏载。给出大型轧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三维载荷数值解法,定量描述圆锥轴承三维载荷分布特性,并以滚子载荷工况评估多列圆锥轴承的实际寿命,取代现有轧机设计理论中的总体轴承工况寿命评估法,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板形,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支撑辊,称为SC支撑辊。它可以应用于普通四辊轧机、HCW轧机上,也可用作HC轧机的中间支撑辊。本文比较精确的计算了SC支撑辊的变形,并对SC支撑辊的板形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辊轧机工作辊轴承不承受轧制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证实,该类轧机工作辊轴承径向仅承受平衡缸产生的平衡力.稳态轧制及空运转时轴承受稳定的径向载荷,咬入和抛钢时轴承受径向冲击载荷.四辊可逆式轧机偶道次轧制过程中轴承轴向载荷甚小,但奇道次轧制过程中轴向载荷很大.轴向载荷过大是四辊轧机工作辊四列圆锥滚柱轴承失效的主要原因.应增大轴承锥角以提高轴向承载能力,同时采取措施控制轴承座与机架窗口间的间隙,以降低轴向载荷.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冷轧机冷轧薄板高精度板形质量边降、凸度、同板差和平坦度等多指标日趋严苛难题,结合生产实践分析宽带钢冷轧机国际主流机型及其板形控制特点,提出宽带钢冷连轧"门户机架""中间机架组"和"成品机架"全机组一体化板形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从四辊和六辊冷轧机的凸度和边降构成特征可知,四、六辊轧机轧辊压扁的不均匀变形和"有害接触区"弯矩在带钢凸度和边降构成均占主要比例,四辊轧机板形控制能力随着宽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且对四辊和六辊轧机高精度一体化板形控制应采取明显不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四辊轧机是担负着生产箔带、极薄至中厚板规格制品的最常用精锐轧机,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对板厚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产品厚度尺寸要求的重要装备。本文对四辊轧机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影响四辊可逆轧机工作辊稳定性的几种因素,认为轧机传动系统和弯率毛/平衡系统对工作辊稳定性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并提出了计算工作辊偏移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武汉钢铁公司热轧带钢厂粗轧机(R2-R4)设备、工艺参数的综合测试研究,论述了四辊轧机辊系运动状态与辊系轴向力的关系,分析了辊系轴向力生成 帮轴向力的大小,以实测数据为依据,讨论了支承辊止推轴承的实际负荷状况,破坏机理及工作寿命,提出了减少R2-R4轧机支承辊止推轴承烧损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鞍钢5000mm宽厚板轧机四辊精轧机是新建的一条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宽厚板生产线。这条宽厚板轧机四辊精轧机生产线机械设备、液压设备、电气设备及电控系统完整配套为一体,体现了目前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宽厚板轧机的最高水平。本文介绍鞍钢5000mm宽厚板轧机结构特点及机架对中检验的方法和精度调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探讨WRS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在WRS模拟机上进行了弯辊力与工作辊移动量对板凸度与边部减薄控制效果的双因素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弯辊力是板形控制的显著因素,随着工作辊的移动其控制效果明显增强,因此WRS轧机比四辊轧机具有更强的板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轧机刚度是轧机控制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酒钢UCM六辊五机架碳钢冷轧机刚度与四辊轧机相比有所不同,文中对轧机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和计算,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更利于对轧机刚度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指出了轧机刚度的应用特性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