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州科技》2014,(4):17-21
<正>[2014]6号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重要内容、以扩大智慧应用和信息消费为重要导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成为各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杭州的基础条件和先发优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是加快杭州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杭州市委全会专题研究信息经济发展,明确把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提出建设"六大中心"的发展目标。两年多来,杭州坚持以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发展方向,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杭州市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市智慧经济促进条例》等政策举措,全力推进平台建设、主体培育、项目招引、要素保障、生态优化等工作,信息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信息软件产业是指以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服务产业,由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组成。早在"十二五"规划中,杭州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的"十大产业",信息软件产业是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杭州市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信息软件产业更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4.
沈翔 《杭州科技》2014,(4):40-41
<正>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之后,一场"智慧化"的浪潮随之席卷全球,发展智慧经济、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战略,智慧经济作为集科技、信息、知识、环境、文化、伦理、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经济、创新性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发展形态。智慧经济的发展启示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不断涌现,新技术的产生和大量运用,深刻  相似文献   

5.
文中阐述了后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物联网的产业应用和智慧服务;提出了以智慧服务终端、智慧服务网络、虚拟信息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商店3S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为推动物联网和智慧服务产业的发展,设计了学科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三链协同的物联网协同创新体系;研究了物联网智慧服务的产业结构、发展思路和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智慧经济,是我们积极拥抱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结合经济社会转型要求的重大课题。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以此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智慧经济内涵十分丰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是也是社会发展水平在产业领域的体现。智慧经济发展要跳出经济而论经济、跳出产业而论产业,智慧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以来,杭州将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强势推进,并相继出台了《杭州市智慧经济促进条例》《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政策环境引导力。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全球科技酝酿新突破,网络信息技术推动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加速发展,全球产业的跨界融合引领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爆发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方兴未艾。近日,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探路"智慧发展"的"中国解法",助推智能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9.
智慧产业越来越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文章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分析智慧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体关注时代发展趋势、中央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撑和经济发展基础等机遇,分析智慧产业发展面临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升级和产业体系优化等挑战,最后提出智慧产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领域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城市智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优先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更是杭州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力量。智慧经济发展要坚持"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并举,既要大力培育新兴智慧产业,又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杭州智慧化发展的基础当前,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类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区县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以及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下,"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成为了热门词句。可究竟什么是"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些"高大上"的科技概念,还是人人可以在手机上下载的APP?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广泛应用,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国民健康仍是新时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在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的今天,康养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产业在数字经济环境中拥有广阔发展空间。数字经济作为驱动我国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将为康养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新渠道。本研究以产业业态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产业模式变革为切入点,立足于消费市场、数字市场和产业政策综合环境基础,确立“市场环境培育+数字技术牵引”的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康养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进一步扩大杭州创新经济在全国的领先优势。目前,杭州市高新(滨江)区、临江高新区、余杭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区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已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根据对杭州市各县区的产业基础梳理,在借鉴全球创新先进城市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本文就下一步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及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明确科技部门落实经济发展的任务和责任,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努力争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逐步推进,狠抓落实。杭州市科委以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为契机,专题研究具体争创措施,通过工作突破,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争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聚焦示范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资源禀赋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战略面临严重的挑战,培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新的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需要的区域竞争优势,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制定以持续竞争优势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战略 ,加速本区产业转换和升级,是新形势下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必然抉择 。  相似文献   

16.
信息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核心,涵盖推进信息化应用、扩大信息消费、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内容的经济。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是浙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途径。打造信息经济大省,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有关组织的共同参与,通过强化创新、整合资源、打造平台、优化服务,着力激发信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智慧经济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人文思想为创新驱动,以解放人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形态。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不同,智慧经济实现了人与科技、信息、知识、社会、文化等诸多要素最为紧密的结合。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崛起,以及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空前发展,更是为发展智慧经济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窗口期。  相似文献   

18.
信息服务产业主要是指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的产业活动。通过分析金华地区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服务产业在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促进金华地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产是经济进步的新现象。文化不仅是一种修养、底蕴,而且是智慧力量的源泉。21世纪把文化当作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必然导致文化的迅速发展,文化的迅速发展,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以影视文艺企业半产业化经营为例,文艺从审美文艺向文化工业的转型,使得文化生产与经济资源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15智慧城市体验周的重要研究成果,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2014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对2014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全面、立体的评估,展现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网络就绪度(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信息感知与智能应用)、发展环境保障(工作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全市整体以及各个区县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