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嗜水气单胞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天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8(1):94-98
本文首先简述了气单胞菌的形态特点,理化特性和生境要求,进而全面总结了由该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流行性,症状学及防治措施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血清型、致病性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情况,并概述了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毒力因子和诊断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及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4):69-72
概述了由嗜水气单胞菌所引起中华鳖的各种疾病、病理症状、致病原因和机理,以及疾病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体嗜水气单胞菌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首先探索了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胸的微生物学培养法和免疫学方法,进而利用所建方法对580余个不同来源的样品进行实测,考核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监测鳖池水的细菌数量变化动态,结合疫情建立菌情-疫情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5.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鳖败血症的病理学观察表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脾肿胀、充血、出血;肝肿大,出血明显,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肾小管上皮肿胀,颗粒变性,坏死;肺淤血;卡他性肠炎. 相似文献
6.
傅钰瑛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2):7-14
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LysR型转录调节因子中XapR蛋白抗生素耐药的调控机制。通过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野生型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 xapR基因缺失株(ΔxapR)对3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系统地评价xapR基因抗生素耐药性;进一步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xapR参与嗜水气单胞菌调控的生物过程。结果表明:xapR基因缺失后细菌对头孢孟多的耐药性减弱;xapR基因可调控细菌碳代谢、TCA循环等多种代谢途径,此外还与外膜蛋白、TonB、ABC转运系统等抗性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综上,XapR蛋白可通过调节细菌中心代谢途径以及多个抗性基因改变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福尔马林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条件下对中华弊敢单胞菌细胞的灭活时间,介绍了中华鳖嗜敢单包菌灭活菌苗的物的制备过程,并报告了菌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和现场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锦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1):78-86
简要回顾和总结了气单胞菌的分布、分类地位、分离鉴定和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概述嗜水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OMP)、胞外分泌物(ECP)等致病因子、诊断技术及疫苗开发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翠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26(4):61-64
主要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现、人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动物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诊断要点及防控等方面对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了5株分泌抗温和气单胞菌CR79-1-1株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通过特异性鉴定获得两株与参考菌株中的温和气单胞菌发生反应,但与嗜水气单胞菌以及鳗弧菌、爱德华氏菌、克鲁氏耶尔森菌、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均不反应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2G3和1A4.快速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得2G3和1A4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72×108和5×108M-1;应用方阵配对实验证实,2株单抗针对特异性抗原上不同表位. 相似文献
12.
温和气单胞菌对10种中草药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10种中草药沸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0种生药中,五倍子(Rhus chirensis M)、黄柏(Phellodendron anurense R)、大黄(Pheumofficinale B)、野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抑菌性强,抑菌效果好,缺点是药力减退快。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乌梅(Prunus mune S.et Z.)抑菌性没有以上4种强,但药效持久,稳定。由此可见,利用中草约对温和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抑杀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运用五倍子、黄柏、大黄、乌梅、地榆是治疗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锯缘青蟹对病原菌感染的急性反应功能蛋白质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锯缘青蟹对常见重要病原菌的急性反应蛋白质组.将锯缘青蟹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继而提取肌肉蛋白进行双向电泳.通过比较各组肌肉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三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对这三个差异蛋白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及其生物信息分析.鉴定为Calexeitin、无翅蛋白片断、速激肽相关肽.这些结果对研究锯缘青蟹的抗病蛋白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产品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毒力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脱脂奶平板法进行胞外蛋白酶试验及用平板法、试管法、PCR法进行溶血素测定。结果表明:对8种600株致病性气单胞菌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的平均致死率为63.9%,全部菌株均检出胞外蛋白酶,溶血素的平均阳性率为59.9%。实验结果说明8种致病性气单胞菌均有侵入机体的能力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6株分泌抗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单抗细胞株,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株单抗中IgM有3株,IgG1有2株,IgG2a有1株,且抗体效价为1:12800-1:51200,检测灵敏度为1.0×10^5-1.0×10^8cfu·mL^-1。进一步实验证实这些单抗与其他病原菌都无交叉反应。但单抗5C7、7H6与杀日本鲑亚种有交叉反应;单抗8A2与无色亚种存在阳性反应。表明杀鲑气单胞菌亚种之间既有独特的抗原决定簇,又有共同抗原位点。制备的单抗可用于杀鲑气单胞菌的快速诊断和亚种鉴定,为该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6月从江苏省启东市某水产养殖场患病濒死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分离出 3株致病菌 .经回感试验证实了菌株在 2 4小时内对健康蟹的致死率分别为 10 0 %、75 %和 6 0 % ,回感温度升高可导致死亡时间缩短 .经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分别定名为ES 1、ES 2和ES 3菌株 .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 35℃ ,pH8,NaCl浓度 0~ 1% . 相似文献
17.
牛蛙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厦门市同安区某牛蛙养殖场中出现的后腿肌肉变成淡黄绿色、肝肿大呈深紫红色、肾脏充血呈鲜红色为主要症状的患病牛蛙,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人工感染、生理生化、药物敏感等试验研究,结果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高度敏感,而对氯霉素、青霉素钠、复方SMZ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