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底物扩散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淀粉液化液的扩散和对固定化酶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联,较系统地探窿了底物溶液流速、底物溶液浓度、载体粒度、载体再造孔等因素对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提高了通过再造孔成型能够有效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影响,显著提高固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定化酶热敏装置,对青霉素的浓度进行测量,此法适合于在线分析和控制。还研究了此酶反应的动力学,获得了固定化管式酶反应器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进行X射线微区分析 ,筛选了能捕捉酶活的合适的底物与捕捉剂的体系 ,青霉素G钠作为底物 ,FeCl3 作为捕捉剂 ,底物经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水解产生苯乙酸 ,后者与捕捉剂反应生成沉淀 ,可以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 ;还对捕捉剂与底物、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与载体以及载体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找到了可用于对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进行X射线微区定位的捕捉剂.  相似文献   

4.
粪产碱杆菌来源的青霉素G酰化酶通过共价结合在环氧型载体EupergitC上,通过对酶质量浓度、固定化反应时间、pH 值以及反应温度等条件的考察,确定了最优固定化条件:375mg比活力5000U/g的重组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蛋白对应1g载体,最适pH8.0,反应温度30 ℃.反应120h后制得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力达到220U/g,固定化酶效率为10.7%.该固定化酶可在含饱和乙酸丁酯磷酸缓冲液中彻底水解青霉素G钾盐.经过15批连续水解反应,固定化酶仍保持95%的活力,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吸附交联法和共价键合法将葡萄糖氢化酶修饰在破碳电极表面上,并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其生物电催化动力学.提出酶修饰电极的界面模型并导出电极上酶促反应的稳态动力学表达式,从而指出由电化学方法测得的固定化酶表观动力学参数的物理意义.讨论了酶修饰电极的电而响应特性与固定化酶的性质、酶电极界面的几何特征、溶液中的传质以及电子传递体在电极基体上的电荷传递动力学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反应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酰反应动力学性能,分别考察了固定化酶耐胃蛋白酶性能,保存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以及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底物和连续催化底物的反应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间歇和连续反应条件下,固定化酶均具有良好的水解天门冬酰胺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找到了合适的包埋材料卡拉胶;探索了固定化操作的工艺条件;研究了pH、温度、激活剂浓度和磷酸盐缓冲液离子强度对丙烯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固定化细胞单加氧酶的动力学常数及酶活力变化曲线。包埋后的细胞酶活力达游离细胞的94.9%,其半衰期为1.5d。固定化细胞的酶活力在10d后仍占游离细胞的10%。  相似文献   

8.
找到了合适的包埋材料卡拉胶;探索了固定化操作的工艺条件;研究了pH、温度、激活剂浓度和磷酸盐缓冲液离子强度对丙烯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固定化细胞单加氧酶的动力学常数及酶活力变化曲线。包埋后的细菌酶活力游离细胞的94.9%,其半衰期为1.5d。固定化细胞的酶活力在10d后仍占游离细胞的10%。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以褐藻胶(海藻酸钠)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工程菌的方法。本方法对大肠杆菌的包埋量可达30~40%(W/W),酶活回收率为88%。本文对6-APA测定的PDAB法进行了改进;对固定化细胞酶活的测定提出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活性的X射线微分析(Ⅱ)—活性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苯乙酸与捕捉剂反应生成的沉淀 ,确定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的催化活性部位 .对不同酶活的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进行了活性定位的研究 ,发现酶活的部位集中分布在载体的表面上 ,且分布不均匀 ,而断面上几乎没有酶活存在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对菊糖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频率为20kHz、功率为20W的超声波可促进固定化菊糖酶的催化作用,对促进经超声波作用发酵后生产的菊糖酶的作用更为明显,以蔗糖为底物的酶活力提高了60%。,在超声波作用下,研究固定化菊糖酶动力学结果表明:其酶反应最适pH和温度基本不变,但Lineweaver_Burk曲线产生偏移。在探讨超声波对促进固定化菊糖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时,初步探明超声波对促进反应体系的扩散和传输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固定化T. laibacchii脂肪酶催化2-甲基-1,4-苯醌与正丁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建立了酶促制备丝裂霉素类似物2-甲基-3-正丁胺酰-1-氢-4-醌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该反应在柠檬酸缓冲溶液(pH值为7.0)中进行,最终产率可达98%.该文提出了修正的有序双双和随机双双机理,采用King-Altman方法得到相关微分方程组以表示即时反应速率.通过联合解微分方程和最优化方法确定动力学模型参数,使用ode45程序解微分方程组,并运用Fmincon软件计算动力学常数.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25%,且偏差服从关于y=0的轴对称分布.当固定化酶粒径为0.5 mm、搅拌转速为200 rpm时可以忽略内外扩散限制.该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为固定化酶固有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硅藻土强化吸附壳聚糖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针对壳聚糖颗粒机械强度不够和比表面积不大的缺点,用无机多孔材料硅藻土(celite)在低压下强化吸附壳聚糖,再用戊二醛使其活化,以此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以酶活和回收率为指标,讨论了活化、固定化及酶反应的不同条件对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酶活和回收率的影响。当戊二醛溶液质量分数为5%、pH值为8.5;酶固定化温度为27℃,固定化pH值为7.6,固定化时间为12~18h时,为最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酶的酶活可达10000mol/s左右,回收率约为40%。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载体有良好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测定固定化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在纤维间扩散阻力和外扩散阻力存在下,改变底物输送流速,测定纤维状固定化酶的一系列对应反应初速度;用双倒数图和Dixon图分别求各种流速下的表观米氏常数(K_m~(?))和表观产物抑制常数,再用所求得的各种表观动力学参数与对应的底物输入酶柱的线速度倒数的线性关系式,两次图解求得本征动力学参数。采用这一方法求得纤维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催化重排酸水解的本征米氏常数(K_m)、产物7-ADCA和苯乙酸抑制常数的本征值(K_p,K_q)分别为6.9,16.8和94.4mmol/L。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固定化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PEL)对外消旋布洛芬的拆分效率, 利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方法,在酶反应器中考察和优化了布洛芬、固定化脂肪酶、1-丙醇等几个参数对拆分反应的影响. 优化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布洛芬为200 mg,固定化酶的加量为6 g, 1-丙醇为0.383 mL,反应达到平衡时,布洛芬拆分反应的底物转化率接近50%,底物的对映体过量值达到94.3%,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则稳定在98%以上.而且固定化PEL催化拆分反应的周期缩短至12 h.同时,基于乒乓反应机制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相应的拆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该模型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连续化血浆过程,提出描述固定化酶连续催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的拟合曲线能够和实验值较好地吻合,表明该数学模型能适用于类似血浆的生物流体  相似文献   

17.
功能基化聚丙烯酸甲酯固定青霉素G酰化酶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肽键法将青霉素G酰化酶固定在功能化的聚丙烯酸甲酯上得固定化酶 ,其最适pH为8.2,最适反应温度为70℃ ,该固定化酶在pH6~10和40℃以下非常稳定 ,表观米氏常数为1.48×10-2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5.09mmol/s.33℃下水解质量分数为5 %的青霉素G,使用63次,酶活力保留79.4 %.在4℃的湿润状态下贮藏25d,酶活力保留97.6 %.  相似文献   

18.
用聚乙烯醇(PVA)凝胶包埋固定法对Burkholderia cepecia JS-02细胞进行了固定化,所得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和稳定性.固定化凝胶最佳质量分数为9%,最适湿细胞包埋量为0.28g/mL,固定化JS-02细胞酶活回收率为75%,连续反应6批后,固定化细胞活力为初始活力的86%.固定化细胞的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50℃,固定化细胞的储存稳定性及操作稳定性高于游离细胞.  相似文献   

19.
影响固定化里氏木霉合成纤维素酶的动力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影响固定化里氏木霉细胞合成纤维素酶的主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纸浆为主要碳源,采用固定化细胞,在250mL摇瓶中重复分批发酵,结果表明,在一批加料条件下,适宜于固定化细胞产酶的条件是:纸浆浓度1.5%~2.0%,C/N为8,培养液的初始pH值4.0摇瓶转速200r/min及26℃。分批添加纸浆可以减少固体底物对氧气输送和物质扩散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增加底物的总用量,从而促进纤维素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在一种光敏感可再生高聚物(PNBC 300000)与葡聚糖20000(Dextran 20000)形成的两水相体系中进行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相转移催化青霉素G产生6-APA的反应。在这个两水相体系中,当pH为7.8,底物浓度为62 mmol/L,反应温度为20℃,在50 mmol/L KCl存在下,6-APA的分配系数可达8.4。催化动力学显示,达到平衡的时间近6 h,PG(Na)转化率约82.6%。3批半连续反应转化率为60%~70%,较相近条件下的单水相反应得率提高近20%。在两水相中,底物及产物主要分配在上相,固定化酶分配在下相,底物青霉素G进入下相经酶催化产生的6-APA及苯乙酸又转入上相,从而解除了青霉素酰化酶催化反应的底物及产物抑制作用,达到提高产物得率的效果。形成两水相的高聚物通过488 nm的激光照射可实现循环利用,高聚物的光照回收率在95%~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