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的联合国外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正日益走向成熟和稳健。确保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方针。为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中国联合国外交面临着两大任务:灵活巧妙地使用否决权和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中国外交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时期 ,邓小平为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 ,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更加明确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目标 ,为新时期外交指明了方向 ;二是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 ,形成了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独特的外交风格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指导我国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经济外交成为新时期外交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外交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思考国际国内形势, 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战略和务实灵活的外交策略,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外交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思考国际国内形势,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战略和务实灵活的外交策略,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二战时泰国的銮披汶政府曾与日本法西斯结成军事同盟,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敌人。但是,由于泰国抗日抵抗运动的贡献和泰国政府的灵活外交策略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等原因,使得泰国摆脱了战败国地位,其中抵抗运动的贡献和灵活外交策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1871~1890年俾斯麦任宰相期间,依据现实政治原则,在不断变化的局势下,灵活地运用外交手段,成功地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外交体系,有力地防止了反德同盟的出现。他外交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地缘政治的深刻认识上制定的务实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7.
外交离不开灵活性外交离不开灵活性,没有灵活性就没有外交。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西方外交家早就认为“外交必须有无限的灵活性,其政策必须是随机应变的”。甚至连被西方谥之为“不先生”的前苏外长葛罗米柯,也不止一次地谈论外交灵活性的好处,他说搞“灵活”外交,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实力在不断的上升,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而且情况日益复杂,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外交目标及外交观念都需要在新形势下做出适当调整,本文对中国外交战略目标及外交理念进行了扩展,综合考量了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的需求,符合我国的现实定位及未来发展的定位。外交战略目标及观念有效且符合实际的变革将能有效促进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洋政府作为现代化转型与过渡的政府,其外交并非一无是处。北洋政府外交上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修约与废约;二,对蒙藏问题的交涉。北洋政府的外交既有延续晚清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一些职业外交家的介入,使北洋政府的外交体现了一种更为积极的妥协和灵活的斗争相结合的特点,外交受其内政的影响,也体现了一些派系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12年前,我发表过一篇论文《改变自己,影响世界》,对20世纪中国外交的基本线索进行了梳理。进入21世纪时间尚短,尚难做出总结,此处只谈点初步思考。进入21世纪以来外交发展的线索,基本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延续。那一段外交的战略、取向和政策基本是由邓小平确立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对国际形势做出和平与发展的大判断,二是明确了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指出了现代性包括个人主义、现代化、实利主义等特征。这些特征中的任何一个,甚至它们的每一个变种,都代表了现代性的一个中心方面,都可以被上升为现代性的驱动力。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代性这一极端复杂而独特的社会现象。现代性就是上述诸特征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多元现象的统一整体,就是自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至20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全球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初爆发的日俄战争是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之一,对东北亚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战争使中韩日三国关系自甲午战争之后再一次发生变化,日本得以代替韩国行使权力,与中国进行交涉,即中韩关系在中日关系框架下展开。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几乎同时在各方面进行着一系列改良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屡遭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只变革制度而固守封建本位思想,在人才培养、观念革新诸方面陷于僵化。通过对张之洞和福泽渝吉这两位两国变法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加以比较,从教育的角度对当时中日两国的改良运动及其实际成效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其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独辟蹊径,采用追忆的方式表现时空,空间成了一块块碎片,而时间则被赋予了毁坏和拯救的双重力量,两者在追忆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特别是无意识记忆,从意识深处唤起既不可再现、客观上又无法逆转的时空,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永恒的感觉,时间在空间里复活。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于20世纪中期经人为的作用,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50余年来,以巴冲突一直贯串其中,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战后初期美、、苏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对以色列建国的政策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难看出,以色列国家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美英苏大国争夺的结果,阿拉伯和犹太两民族间的冲突一直被大国所利用。毫疑义,美英苏(现俄罗斯)对巴以之间的长期冲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是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时代,拥有悠久的海外移民和经商传统的苏格兰也进行了一系列建立殖民地﹑发展殖民贸易的尝试和努力,但始终受到1603年王位联合后英苏王国关系不睦的消极影响。17世纪后期,苏格兰人在殖民扩张活动中既面临来自欧洲主要海上强国的重重阻力,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这成为1707年前苏英双方选择议会合并,组建不列颠国家的重要助推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全方位、多视角地审视21世纪初世界各大政治区域政治、经济力量的新发展、新变化,及其重新组合所形成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新格局,从综合国力上分析“一超多强”的现状与发展趋向,透视新世纪新的大国与区域政治经济关系的错综复杂性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启蒙”历来是一个有诸多争议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和当时文明进步的顶峰,但又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19世纪则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差异和断裂,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植根于小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并开始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的反动。它们作为两种对立的倾向在人类的历史和精神发展中都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十字军东征为契机,意大利城市国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约自13世纪末期起开始全面繁荣。14和15世纪时,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进入16世纪后,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城市国家经济日趋衰弱。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城市国家经济虽再度繁荣,但不久又趋衰弱。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国共两党是20世纪的中国政坛两大党,本文拟从革命领袖、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三方面重点考察辛亥革命与国共两党关系的渊源,由此透视辛亥革命在20世纪中国巨变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