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罗马的西塞罗说:“苏格拉底使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和斯巴达为争夺希腊霸权发动伯罗奔尼撒战争,社会的动荡造成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他感到有必要挺身而出,劝导人们“认识自己”,培养道德情操。为此,苏格拉底不惜痛下猛药。他善于否定,强调凡人的认识无不存在局限,通过讥讽让自负的人看出自己学问贫乏、观念禁不起推敲的事实,所以“我们只会思考,但什么都不懂”。而他自己也公开宣称:“我惟一有把握的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认识到自己一无所知以后。人们才会主动改善心灵。  相似文献   

2.
李耀  赵菁 《科技信息》2012,(29):223+245-223,245
对于苏格拉底的了解,因为苏格拉底并没有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及人生经历做一个记录,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柏拉图文集的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对自己辩护的言语来进行一个分析,能够看到那个时期苏格拉底的想法与哲学思想以及他想表达的殉道精神。  相似文献   

3.
《理想国》第一卷始终围绕着"究竟正义是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辩论。无论是对于克法洛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玻勒马霍斯"正义就是益友损敌",还是色拉叙马霍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苏格拉底都可以提出他自己的说辞。整体看来,通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的辩论,苏格拉底的立场在柏拉图的笔墨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普遍的道德概念,苏格拉底发明了“问答术”——诘责对方,为自己立论。问答术的第一步是讥讽。苏格拉底先让对方摆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迫使对方一再改变立场,最终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他和一个想当政治家的青年欧则德谟讨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欧则德谟首先提出虚伪、欺骗、偷盗和奴役等属于非正义。苏格拉底诘问道,假如一个统帅带领军队和一些非正义的敌人作战,使用计谋欺骗对手,劫夺他们的粮草财物,把他们打败并掳来当奴隶,能说这些事是非正义的吗?欧则德谟被迫修改自己的看法,说欺骗敌人是正义的,但是换成对朋友就是非正义了。苏格拉底又追问道,假如将军为了鼓舞军队士气,谎称援军正在开到;父亲为了让生病的儿子吃药,哄他说药是很好吃的东西;一个人从朋友手中夺去他准备自杀的武器,如此等等,这些行为难道也属于非正义?说到这里,欧则德谟不得不承认说,自己对正义和非正义,其实毫无所知。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是建立在主体自我理性反恩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美德之所以成为美德,是由于内在性的普遍原则及其理性基础。在此基础上,苏格拉底揭示了一紊通向美德之路。勿庸置疑,苏格拉底的美德思想确实唤醒了人们的内在性,但是,单纯的理性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美德的全部规定,因为不管从人的整体生存状态还是从其灵魂结构来看,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审慎的态度对待它。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苏格拉底分别被称为东西方文明的创始人之一,他们有很多相同之处。然而在宏观的相同背景下也有很多微观的不同之处,这种源头上的细微差别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出发点都是教育伦理化,然而孔子使教育伦理政治化,而苏格拉底则使教育伦理(知识)本质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史通常把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和后亚里士多德时期。苏格拉底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哲学家,他不仅在学说上,更在人格气质上奠定了西方思想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8.
《少儿科技》2009,(7):1-1
有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  相似文献   

9.
正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Socrates)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重要到了之前的西方哲学家可被统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这是因为之前的哲学家大都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苏格拉底的兴趣却以政治、伦理等为主,由此将整个哲学的注意力延伸到了人文领域。罗马时代的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因而称苏格拉底为"将哲学唤落天堂的第一人"。对科学史来说,苏格拉底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西方有的资产阶级学者把他奉为大圣人,认为他的哲学思想给后人的影响可与基督耶稣相提并论。但苏联和我国的学者过去一般都认为他是一个反动的政治人物。并且从政治和哲学简单等同论出发,  相似文献   

11.
杨荔 《科技咨询导报》2014,(27):201-201
苏格拉底有一句治理名言同时成为他的墓志铭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本身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当代文学作为当代精神和文化的载体,当中无处不渗透着人文精神。该文主要论述了当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表现和历程,总结了当代文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借"洞穴说"中解放了的囚徒解救洞穴里顽固囚徒失败的故事影射了苏格拉底的悲剧,希望用哲学的启蒙让人们认识理念的真实世界,这和鲁迅对于现代中国而作的关于"铁屋子"的比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洞穴到铁屋,从苏格拉底到鲁迅,从哲学启蒙到文学启蒙,从被锁囚徒到昏睡者,从自由囚徒到觉醒者,鲁迅以他深刻的思想和忧患的意识赋予"铁屋子"以浓重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学生来到一片杂草地,然后问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镰刀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手拔……而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14.
王文京分钱     
人人都善用他的资本以取得最大的收获。他既无意促进公共的利益,也对自己实际上为公共利益所作的贡献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关注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收获。而他就在这个过程中被一双看不见的手牵引着,为他所毫无察觉的目标做出了一份贡献。他追求自己利益时所增进的公共利益,往往比他刻意这样做时要更大。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相似文献   

15.
陶婧 《科技信息》2012,(12):147-147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分别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理论核心"仁"主张"推己及人",将"己"的私识确立为道德和真理的标准;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及"知识即道德",则把包括自己的一切人的共识确立为道德和真理的标准。这是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在本质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学生来到一片杂草地,然后问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镰刀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手拔……而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17.
胡子轶事     
古往今来,胡子背后隐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从哲人苏格拉底到当今好莱坞影星,胡子演绎了数不胜数的故事。据考证,人类最早长出胡子的地方是下巴。古埃及人不分男女都带着坚硬的假胡子。从埃及木乃伊可以看出,胡子是古埃及人显示庄重之物。古希腊人剪短发,留长胡子。苏格拉底晚年曾为柏拉图之师,其时他已秃顶,但胡子茂密。人类上唇留胡子是很久以后的事。19世纪留美髯者准是达官显贵或名人名角,摄影技术发明时他们都拍了肖像。有几位的胡子出了名,德国哲学家尼采就是其中之一,他上唇的胡子长得盖住了嘴巴。马克·吐温也留着苍苍白…  相似文献   

18.
“我的核心理念、价值观都是凭心而来的,要相信自己的心。”“为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别人?要听自己的心去生活。”“每个人都不相同,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否定自己。不要跟别人跑,要跟着自己的心。”黄鸣用“心”来讲述自己的人生,太阳能是他的梦想,最终又成为他的事业。他在用梦想经营人生、经营事业,人生即是事业。除了上帝,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肩负着某种使命。如今黄鸣被国际能源界称为“世界太阳王”,在石油、煤矿资源即将枯竭的一片恐慌声中,黄鸣绝尘一骑拍马杀到。当全球范围内推广可再生能源举步维艰时,黄鸣率领他的企业,创造了崭新…  相似文献   

19.
寻找理想的"应然"和"必然"使人类把追求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儒家从天道皈依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启示的真理性,道家则直接从思想层面论证自然的真理性,人与自然合一乃至混沌未分的状态被中国思想视为最高的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未分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分化,再到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合一,不论自然及其代表的神性与人是处于对立还是和谐的状态,它都是西方文化中知识和信仰的真理之源。中西思想中达到共识的自然的真理性内涵预示并保证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于连的身份处境使其具有强烈的身份焦虑,他奋斗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于朴素的出人头地的人生理想。为了成功地实现阶层晋升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戴上了人格面具,一度变成了忠心为权力阶层效劳的一分子。不管是在市长家里,还是在神学院和侯爵府,他都一方面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竭力训练自己的上层人品质,试图成为进入社会主流正项的中间人。但是,作为竭尽全力向主流靠拢的中项,尽管于连尽职尽责,才华出众,但他并没有被接纳,反而被以卑鄙的手段毁灭。于是,于连走向彻底的异项和反主流,坚决反抗。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他以个人的崩溃预见了社会的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