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合成了4种新型间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及其锌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改进的Aider方法合成了四(对-硝基)苯基卟啉Cr(Ⅲ),Mn(Ⅲ),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差谱研究了一氧化氮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3.
蒽环类抗生素的化学筛选与早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定性的方法,对34株放线菌进行了化学筛选,其中8株产生蒽环类抗生素。根据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硅胶薄层层析等性质,对这些抗生素进行了早期鉴别。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1,3-二甲基-2-对羟基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碘盐,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题头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讨论了在室温下pH值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题头化合物在pH=7.00时,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咔唑为原料,经甲酰化、碘代和Suzuki等反应合成了咔唑衍生物3-羟甲基-6-(5-甲酰基-2-噻吩)-N-正己基咔唑(M),其结构经核磁氢谱、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M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对M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理论计算结论.结果表明:噻吩的引入使M的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且理论计算也证实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青石棉、温石棉、直闪石和铁石棉与不同度N,N-二甲基苯胺在110℃的吸附氧化反应,测定了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四种石棉均能使DMA氧化为甲基紫,质子可以提高石棉的氧化能力,此外,反应过程还生成一种紫外可见光景大吸收为340nm的物质,其结构有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三氮烯类试剂的结构分析。以我们新合成的化合物2—氯—4—硝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为研究对象,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分析结果与设计结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铁(Ⅲ)锌(Ⅱ)双卟啉的合成及卟啉环间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3种苯环上分别带推电子和拉电子取代基的以1,4-二氧丁基相连的p/p型铁(Ⅲ)锌(Ⅱ)双卟啉,以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双卟啉卟啉环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分子内能量转移过程的存在、νFe-Cl谱带向高频位移和锌(Ⅱ)卟啉的荧光淬灭现象都是卟啉环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锌(Ⅱ)卟啉苯环上取代基性质对荧光淬灭的影响可知,对p/p型双卟啉,自旋—轨道偶合效应是卟啉环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首次合成了中位-四(对-苯甲酰氧基苯基)卟啉及其与铜、钴、锌的金属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分析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在征,并对光谱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卟啉席夫碱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缩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着重讨论了其紫外-可见光谱.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连续小波变换-支持向量回归-紫外分光光度法(CWT-SVR-UV)多组分B族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维生素B混合样品测定光谱进行CWT处理,能够扣除光谱背景信号,降低光谱重叠与共线性的影响.将CWT-SVR-UV法用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及维生素B6混合组分的同时测定,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8%、1.7%和0.5%.与基于原始光谱数据的SVR和偏最小二乘(PLS)建模方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建模测定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光电晶体管的物理机理和SiC材料参数,建立了4H-SiC紫外光电晶体管的数值模型,利用Silvco软件对其I-V特性和光谱响应等特性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通过研究4H-SiC紫外光电晶体管不同结构尺寸下的光谱响应特性,对其各区掺杂浓度与厚度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光电晶体管光谱响应范围为200~380 nm,峰值波长为270 nm,相应的响应度为300A/W,而对可见-红外光的响应度均小于2 A/W,具有较高的紫外光分辨率,可以实现在较强的红外及可见光背景下有效地进行紫外光探测。  相似文献   

13.
14.
 在设施温室条件下,水培盆栽3 种叶色生菜,探究UV-B、UV-A 辐射对不同叶色生菜光谱吸收特性、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UV 处理及对照下的3 种叶色生菜光合色素吸光曲线基本一致,330~500 nm 和640~690 nm 两个光谱区为峰值区域,吸光度较大且变化剧烈,在500~640 nm 和690~800 nm 两个光谱区吸光度很小且变化幅度小。绿叶生菜在不同UV 辐射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红叶生菜在UV 照射下叶绿素a 和总光合色素含量显著提高,但紫叶生菜仅在UV-B 照射下比对照显著增加。绿叶生菜经UV 辐射处理后,地上部分鲜重显著降低,紫叶生菜相反。红叶生菜地上部分鲜重在不同UV 辐射处理下无显著差异。3 种生菜地上部分干重随UV 辐射处理变化规律相似,经UV 辐射处理后,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降低。UV 辐射处理显著降低了绿叶生菜总酚含量,但对紫叶生菜无显著影响,红叶生菜仅在UV-B 处理下总酚含量显著提高。绿叶生菜在UV 辐射处理下,类黄酮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而红叶生菜和紫叶生菜无显著差异。经UV 辐射处理的绿叶生菜花青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红叶生菜和紫叶生菜则在UV-B 辐射处理下有显著提高。UV 辐射处理显著提高了绿叶生菜可溶性糖含量,紫叶生菜仅在UV-A照射下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而红叶生菜经UV 辐射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双苯并冠醚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在BRDF测试系统环境下利用ASD便携式野外光谱仪采集台湾相思树叶片光谱,并用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观测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原始光谱、导数光谱技术及连续统去除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估算台湾相思树叶绿素含量的光谱特征参数(DV575、BNA726、BNC726).结合实测叶绿素含量数据,构建台湾相思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光谱参量模型.结果表明DV575与BNC726两参量构建模型估测精度较高,其中用一阶导数光谱变量估测精度最高,均达到83%以上.  相似文献   

17.
光谱法研究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体外相互作用。苯甲酸钠的加入使得白蛋白紫外吸收光谱中210nm处的峰值逐渐降低,峰位红移。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量结果显示随着苯甲酸钠的加入白蛋白中α-螺旋的百分含量减少。白蛋白中色氨酸残基的荧光被苯甲酸钠淬灭。以上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引起了BSA构象的变化,1mg的BSA中加入10mg苯甲酸钠,就会造成BSA损伤。  相似文献   

18.
n-TiO_2多晶薄膜光阳极的掺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晶薄膜 n—TiO_2光阳极通过掺杂以扩展其在可见光区的光谱响应。分别掺入的多种非稀土元素均能扩展其光谱响应,与稀土元素一同掺入可同时增加光阳极在紫外区的量子效率。对掺杂 TiO_2光阳极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表明,光谱响应的扩展与其禁带宽度的减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软珊瑚Lobophytum chevalieri分离出15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四羟基甾单酯和柳珊瑚甾醇二个甾醇化合物,进行了波谱数据和化学分析,并推导出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纳米金溶液、CT-DNA及两者混合液高速离心前后的吸收值的变化情况,发现纳米金溶胶和D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进一步证明了两者有定量的结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