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第一台验震器——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当时放在洛阳,曾观到陇西地震,时人“皆服其妙”。1700多年前,地动仪神秘失踪,它的模样和工作原理成为千古谜团。  相似文献   

2.
正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传世杰作。东汉时代,地震频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公元78年,东汉的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石桥镇)降生了一个人。他就是后来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张衡自幼刻苦读书,16岁即外出考察游学,后在京为官。一生共有着作20种53篇,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天文、历算、地理、艺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飞上太空。作为一颗卫星,它并不孤单,因为地球上空早就有成千上万个金属"疙瘩"在那等着它加入。但是,它的工作却非常特别,甚至能说非常重要——它要监测地震!钻地不成就上天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张衡一号"卫星跟地震有点儿关系。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张衡还算实在人,他在地上研究地震。这"张衡一号"怎么还上天了呢?那是因为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内几十千米的深处,可是现在人类钻探的最大深度还不到13  相似文献   

4.
早在公元一百三十多年,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首先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并且相当准确地从洛阳测出了陇西的地震,开创了人类研究地震现象的科学道路。然而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对于科学的进步势力也进行残酷迫害。历史上地震战线的儒法两家进行着殊死的斗争。今天,地震工作领域里两种思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汉代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可是,为什么这次四川大地震它没有起作用,没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呢? A: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候风地动仪的"长相"吧。地动仪长得像一个酒杯,上面有一个圆盖。仪体周围有8  相似文献   

6.
张衡的科技发明和理论研究成果共十二项,都具有领先世界的水平。科技发明方面:漏壶、浑天仪、瑞轮蓂荚三项被西方誉为中国的天文钟;指南车和记里鼓,被欧洲学者誉为"一切控制学之蓝图";土圭,是测量土地的坐标;因创制地动仪,他被誉为地震学的鼻祖。理论研究成果有三项:他计算出的圆周率是3.1466,并首次在记里鼓内加以运用;他发现了月食的真正原因;他是制图学和矩形网格坐标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黄金分割数是十分奇妙的,从古至今它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始终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介绍了黄金分割数的产生过程,按照归类分析方法,将黄金分割数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划分为美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经济管理等六个科学领域,启发人们对黄金分割数做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后汉书》中有关地动仪的原理部分的文字进行分析,认为“柱”是和尊底相连的固定的直立杆,“都”是会聚的意思,“旁行八道”意思是从“柱”向侧旁有八条“道”可行,“八道”也是固定不动的,“八道”和“关”是相连的.并且应用地震学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在当时的地震背景下利用地动仪测知地震方向很可能是可行的.最后对张衡地动仪重新作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1,(4):6-7
近日,全国范围内关于中小学教材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 前有“鲁迅大撤退”风波.后有质疑“爱迪生救妈妈”、“陈毅探母”为杜撰内容,再有秦始皇、汉光武帝、诸葛亮等人画像太相似惹争议。目前,复原的张衡地动仪模型是否应该放在教科书里,又成为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张衡的伟大才智成就了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的篇章,他对天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所作出的贡献比伽利略要早一千多年,他的非凡业绩受到全人类的崇拜与敬仰.国际天文学组织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山",将国际编号为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也因张衡的伟大,"南阳星"成为国际永久编号9092号小行星的代词.  相似文献   

11.
睿齐 《创新科技》2006,(8):40-40
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有一尊雕像,上面刻有一句警语:有时候你需要离开常走的大路,潜入森林。那样,你肯定会发现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是的,推动人类进步、创造历史奇迹的人从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张衡富于想象发明了地动仪;哥伦布另辟蹊径发现了新大陆;比尔·盖茨打破常规19岁放弃学业创办了当今世界最具知识创新能力的微软公司。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必须具备创造力,能够想他人不能想的事,做他人不能做的事,这样才能拥有一定的实力。这是一个德国普…  相似文献   

12.
美学的四大构件是:史诗、音乐、造型(绘画、建筑等)和数学。黄金分割不但在数学中扮演着魔幻般的角色,在建筑、绘画、音乐,在几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可以找到这个精灵的存在。有人曾断言:"宇宙万物,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总是最美的。"  相似文献   

13.
杜威从改良主义进步主义的政治历史观念出发,反对被少数上层贵族精英垄断的"为艺术而艺术".杜威对经验这个关键词在心理学和哲学上的超越使他自我突破了"艺术即经验"这个定义的偏狭和局限,由于他把情感、观念、想象、理性和思想等因素也包含到经验之中,使他从美学自然主义经验主义这个基点出发,上升到人本主义.进一步的超越使他在艺术与人生关系上,把艺术再现现实与表现情感统一起来,提升到社会的和历史的维度.艺术在他那里成为一种担负着人类的统一和解放的神圣使命的力量,在这个维度上达到他的美学思想的顶峰.由于他被认为"接近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的文学思想,至使他的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艺术即经验>长期被冷漠,因此对之重新认识、开发和提炼,对于我们的理论建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陈之藩、萧昌建二位教授在文[1]~[4]中讨论的关键问题:黄金分割的本质提出了一些看法,即黄金分割应区分"艺术类的黄金分割"和"纯数学类的黄金分割",对"纯数学的黄金分割"还应视其具体情况分类;Fibonacci数列只是前项与后项之比的极限为(-1)/2的一种特殊数列,不能视其为黄金分割的表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它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表现.事实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这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对科学和艺术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16.
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丰子恺的艺术观与科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子恺的科学观和艺术观,是对立地存在的,两者之间有极强的依赖关联性.20世纪初,丰子恺从对西方绘画史的考察中,敏感地意识到了现代科学的实用精神正对传统的艺术精神产生着破坏作用.为了遏止这种破坏作用的进一步发生,维护艺术的独立地位,丰子恺详细论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不同,进而建立起他自己的科学观与艺术观.在这种"科学-艺术"的对待考察中,丰子恺的关注焦点,乃在于讨论"心-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说,在于探讨人的精神世界(包括艺术与审美)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的,正是"我思"主体.因此,对丰子恺来说,对主体性失落的警惕,乃是他讨论科学与艺术问题的最原初的思想动机与总纲,其对艺术独立性的维护,用意正在于维护人的精神、意识、人格的独立性,或者说,正在于维护"我思"主体.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价值论美学的学术视野,构建了"形式审美循环与秩序探索递进"的复合系统;并通过对现、当代建筑艺术,基于形式审美与秩序探索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了探索"深层秩序"、提炼"模仿秩序"、建构"复杂形式"的当代建筑,是系统价值论建筑美学不断完善、人类科学探索不断超越的重大转折;同时具体探讨了当代建筑艺术,基于数学、复杂性科学、晶体学等学科科学追求的建筑范式.  相似文献   

18.
阿多尔诺以否定性的哲学眼光看待艺术.他批评黑格尔、卢卡契等人所推崇的"总体性"、"同一性"原则是以牺牲个体、差异性为前提,是对人的个性、非同一性的强制性统治,其目的是维护现成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合理性.他以否定性、非同一性的哲学观点对总体性进行批判,从而揭示个体反叛的潜能,拯救人性,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还是保加利亚、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建筑学会的资深会员、文化骑士、院士、教授、顾问,头衔多得数不胜数;1989年他主持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项目荣获国内多项大奖后又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颁发的"优秀设计金质奖章",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确认他"杰出的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并颁发荣誉证书,1993年在联合国总部由应届联大主席授予他"世界人居奖",1999年他负责起草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第一部宪章:"北京宪章"等等,荣誉也多得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艺术本来就是一对双胞胎。两者的鸿沟需要填平,两者的共同美需要发现。比例美即是其中之一。黄金分割法则是一种最佳的比例美,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备受推崇,而且在科学和艺术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其表现出来的美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