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平板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冬季运行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奚阳 《江西科学》1999,17(3):24
对平板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冬季运行和热量传递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研究,给出了该种集热器的冬季运行性能实验参数,证实了平板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完全能够在严冬寒冷条件下正常运行,并具有高抗冻性能和低生产成本,为平板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和热管平板式集热器相结合,研究了一种以平面形吸热板为接收器的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碘钨灯模拟太阳光辐射,在不同辐射强度下,对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和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度、瞬时效率、平均效率及平均热损系数等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相比,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不但提高了集热温度和集热效率,而且降低了热损失.这一研究结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寻一种在中高温场合使用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作者设计和开发了小流量、大温差的蛇形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并进行了空晒试验和瞬时效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集热器的空晒温度可达170.2℃,热损系数为5.239W/(m2.℃),载热工质进口温度70℃时效率52%-55%。通过对集热器各部分温度变化趋势的比较,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蛇形管平板式集热器在中高温工况下的集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我国现有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及其太阳集热器的基本结构及研究状况,特别介绍了CPC型热管真空管太阳集热器。对热管真空管型太阳集热器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做了分类介绍。最后指出热管真空管型太阳集热器及与建筑结合的太阳集热系统是未来太阳能热水利用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首先,根据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要求,提出了重力热管工质的选择原则;第一是与钢管的相容性;第二是传热性能好;第三是容易沸腾。其次对水、氨、丙酮、甲醇、乙醇、庚烷、戊烷、氟利昂—11及氟利昂—12等工质进行了计算分析。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五种典型的工质——水、氨、丙酮、甲醇及氟利昂—12,进行了热管性能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热管的总传热系数、起动热流与急剧沸腾起始热流。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皆表明:理想的重力热管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中的热管工质,首先是氨、其次是氟利昂—12与丙酮。但从实用角度来看,氟利昂—12与丙酮是比较理想的工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CPC型热管式集热器进行的传热分析和相关的试验,给出了内聚光CPC热管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测定了它的效率曲线,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符合很好。文中所分析的是CPC型热管式真空集热器的通用模型,因此,对于各种形状CPC型热管式真空集热器所推导出的计算式都是适用的,这对于改进集热器设计和预示集热器性能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的利用中普遍受到气候因素制约,导致夏季过热而冬季易结冰的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新型气液分离式热管采暖系统,热管内的传热气相工质和液相工质分开流动,这种热管采暖系统有效避免了毛细极限和携带极限的影响,对比普通地暖管、单热管、两根热管以及在改变混凝土块面积情况下加热混凝土块表面温度特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热管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利用热阻小的特点来降低供暖的热水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实验证明了铜-水热管采暖系统的高效换热效率和快速热响应性能。热管式采暖系统对于提高热效率和室内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利于采暖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太阳能供热系统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对以水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以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系统为主要热源形式,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为末端装置的太阳能-水源复合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该系统在不同工况运行原理的前提下,建立系统性能系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集热器进出口温度、水箱平均温度、地板采暖系统进出口温度和热泵蒸发温度对系统供热性能的影响。提出此系统的运行策略和控制方案,为该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用于高倍聚光光伏太阳能电池(HCPV)散热的混合烧结芯平板式环路热管,并实验研究了负荷、倾角、冷凝器参数等对热管启动和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热管基本可满足HCPV负荷及安装角度要求,热面温度100℃内的最大负荷可达320 W(热流密度为40 W/cm2).蒸发器和储液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相对位置对热管性能影响很大.当储液器在蒸发器下方时启动更容易;冷凝器在蒸发器上方时低负荷启动温度下降.可通过减少冷凝器内冷却水流量,提升热管反重力运行的启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核心部件,其集热性能、集热效率决定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成熟化发展及适用性推广。本文总结了太阳能热利用的典型方式和应用领域,归纳了集热器的集热原理和类型结构,以提高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为目标,系统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结构优化、新型集热器吸收材料、太阳能集热器集成相变储能技术和聚光(聚焦)集热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技术动向,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太阳能集热器技术研究上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集热器对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寿命期性价比对单、双层盖板平板集热器、全玻璃管、热管真空管及CPC聚焦型集热器对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并与采用设计工况性价比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寿命期性价比评价指标考虑了太阳辐射与气温变化,比设计工况性价比评价指标更全面、更符合实际情况;双层盖板平板集热器用于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寿命期性价比最优;CPC聚焦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最优,在相同制冷量下,所需集热面积最小,可节省安装空间。  相似文献   

12.
双元工质太阳能喷射制冷空调系统集热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设计工况性价比评价集热器在太阳能制冷系统中的性能时,通常没有考虑系统运行时气象参数变化的影响.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对5种集热器构成的双元工质制冷系统性价比进行了排序对比,并以太原地区为例.对设计气象条件与寿命期气象条件下太阳能制冷系统集热器的热性能及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象参数变化时,各种集热器构成的制冷系统性价比排序也随之变化.这说明采用气象条件特定的设计工况性价比评价集热器不合理,综合考虑寿命期气象条件的寿命期性价比更全面,在太原地区,双层盖板平板集热器用于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寿命期性价比最优;热性能最优的CPC集热器在相同制冷量下,所需集热面积最小,为双层盖板集热器的58.6%,减少了安装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硫氰酸钠——氨太阳能间歇吸收制冷循环的性能。根据所作的试验,对该循环在达到最佳热力系数时,所应具有的溶液发生终温及其与平板式发生——集热器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个ASHRAE和SRCC有关标准编制的用於标定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采用人机对话方式,用来标定计算各种工质的平板集热器及不同安装和跟踪方式的聚焦式集热器的热性能。可在IBMPC及其兼容机上运行。由于该程序利用了ASHRAE和SRCC有关文件的最新规定,故亦有助於了解美国在集热器性能标定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上下表面处于不同环境温度的问题,利用动态热平衡法,建立该型集热器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运用数值实验法研究了该型集热器的热性能特征、建筑一体化对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按非一体化模型计算时引入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该型集热器具有双热损系数的特征,与建筑一体化提高了其冬季供暖期的热效率,按分体式计算的误差与集热器背板总传热系数和室内外温差成正比、与太阳辐照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制冷用热管吸附床,并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考察了其传热性能,数值模拟表明,热管能明显地改善吸附床的传热性能,系统工作性能系数约能提高7%-10%,实验结果亦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依托大通县雪里河村太阳能集热采暖系统改造项目,采用黑瓷复合陶瓷太阳能集热板作为终端集热器,为农户提供冬季供暖及生活热水。对系统的集热器、集热面积、运行原理及节能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并总结陶瓷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应用成果,以期为高寒地区民用建筑生态节能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筑用太阳能热管式光伏光热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管式光伏光热(photovoltaicthermal,PVT)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建立了热管式PVT系统数学模型。为研究主要变化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达到系统效率的最优值,以光伏效率及光热效率为优化指标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了系统主要变化参数(集热器热管数量和集热器倾角)对系统光伏效率及光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热管式PVT系统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的最高光热效率和光伏效率及系统对应的最优集热器热管数量和集热器倾角。  相似文献   

19.
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流量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测量集热器在流量为0.01、0.02、…、0.10kg/s的工况下集热器进出口温度,计算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同时根据实验值推导集热器热转移因子以及总热损系数在不同流量下的值,观察集热器效率、热转移因子及总热损系数随流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热转移因子、总热损系数分别对流量进行拟合回归,建立关于流量的集热器效率方程式.结果表明,建立的集热器效率方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不同流量工况下集热器效率的变化趋势且能得到一定条件下集热器最佳性能的流量.  相似文献   

20.
对一种以微槽道作为吸液芯的平板式热管散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加热功率、冷却强度、工作倾角等因素对该平板热管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热管内部热阻所占热管散热器总热阻的比重很小。热管冷凝端的高效散热是热管散热器正常稳定工作的关键。该平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均温特性,在散热冷却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