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74-75
No.1 有多少家直销企业能够拿牌? 至2006年12月1日的转型企业大限日止,政府已经发出13张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相对申明企业数量和有申牌欲望的企业数量来说,这都是一个略显保守的数字。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03,(9):66-68
企业移民化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如何看待这股潮流?企业移民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怎样?这次请到的专家非常有代表性。张之雄先生和张才林先生原来都是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管理者,他们都经历了这家作为中美合资企业的风风雨雨,而且巧合的是如今张之雄  相似文献   

3.
著名大企业 ,相继大爆冷门———谁说了算?面向知识经济时代 ,北京市倾力建设中关村 ,21世纪中国的硅谷若隐若现 ,变化无常。但一切外部的变化都比不上中关村心脏的不均匀跳动所引起的震动更大。中关村三家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相继爆冷。四通产权置换和人事安排双管齐下 ,爆出的问题是 ,企业究竟是谁的?北大方正 ,王选正欲淡出 ,却遭“逼宫” ,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 ,谁主沉浮?待到联想炒了院士 ,媒体更把问题归结为 :科学家 ,企业家 ,谁说了算?谁出了钱 ,谁说了算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不正是这样 ,才所以有了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金融模式     
《特区科技》2011,(11):74-75
我为什么要分析一家印度零售企业? 因为它和中国企业一样,都处于新兴市场,都面临不发达的第三方物流,更迫切地需要重建自己的物流体系。但开放的金融环境,使这家印度企业有机会尝试各种金融模式。它的经验,对于正面临模式创新的中国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从计划经济刚刚过渡市场经济的制造业企业,从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到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导致近年来企业效益大面积滑坡,甚至倒闭关门。制造业企业如何走出困境?用什么来迎接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答案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构造数字化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直销企业现在到底都是些什么人才在把关?他们又凭着什么样的履历在直销行业里备受青睐?在本期策划中,我们共统计了27家企业的49位高管,其中拿牌企业23家,知名企业4家。  相似文献   

7.
低迷、回暖,都已经成了过时的名词。2010年中国直销业将向何处去?在系统地梳理中国直销企业的2010年核心战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极其模糊的。现在,我们从30家企业的2010年战略规划中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国直销业进入了企业化、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8.
谁是中国民族企业的领军者?答案是天狮。 谁是中国民族企业征服海外市场的领军者?答案是天狮。谁是中国民族企业的慈善领军者?答案是天狮。 15周岁的天狮.在其领袖李金元的带领下.从一片毛草地上创建出了伟业,为风起云涌的营销市场闯出一条条光明大道、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披荆斩棘、  相似文献   

9.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传统企业巨头,还是中小型企业,都不得不面临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而这些企业应对的统一行动则是裁员,一次次的裁员风波在2009年表现得更加严峻。此时,直销企业的业绩增长显得尤为可贵。2009年,除雅芳(中国)之外,安利、玫琳凯、康宝莱、宁波三生、宝健等直销企业不但不会裁员,反而会大量招聘人才。我们看到这些企业的人才招聘信息已经陆续公布。然而,在直销企业给出的招聘信息中,大多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招聘条件和要求等都是拷贝其他公司相同职位的招聘要求,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对招聘职位的简单描述,职位要求也没有,难道自己的公司就没有一点特别的要求?再则,有的公司没有招聘信息,而是将一些过去在其他直销公司做过的直销高层人员召集起来,无论他们过去是做失败了,还是侥幸成功了,一概沿用他们的老教条,或是稍作修改,试问这样能成功吗?那么,直销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合适并优秀的人才?怎样才能赢在招聘这一环节?且看活跃于直销行业的专家们有什么高招妙计。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家老牌直销企业,1993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1998年成为十家转型企业之一,2007年成功获得中国直销牌照,这一切都充分显示出这个名叫天津尚赫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游刃有余。但是,近年来,这个曾经号称要以“一颗鱼油缔造一个帝国”的企业,却在业界的视线中渐行渐远,时间的尘土似乎完全掩盖了它曾经的辉煌。 在低调和平淡的背后,天津尚赫是在蓄势待发?还是在继续沉沦?2008年1月9日,记者在天津尚赫广源体系成都年会中的见闻,揭开了天津尚赫这些年在市场上的蛰伏与觉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钟上仑 《广东科技》2008,(2):162-16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开放,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通过实践和沟通交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深入到了文化层面,他们已经给企业文化建设予以较多的重视,不少企业还在市场竞争中打文化牌。如何认识企业文化?它有何影响力?怎样打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如何?对于这些问题,本人有如下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考验一个企业有没有发展潜能、有没有拓展的空间,往往看重的是这个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怎样?生产规模如何?另外还有管理手段、人员素质等等,其实这些都只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些条件的存在,只能为企业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真正对企业发展、建设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企业管理者、建设者们思想的更新、观念的转变。也就是说,转变观念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李明利 《科技智囊》2009,(9):I0011-I0012
近日,不少企业家朋友打来电话,语气都多少有一点焦急,问今年的市场怎么搞?言下之意是问在经济危机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自己应不应该有动作?应该有什幺市场营销动作?什么时候有?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不管市场环境多么恶劣,都必须有自己的应对之策,并积极地去努力,否则,等待企业的只能是死亡。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2009年中国直销业总体业绩已经突破600亿元,有个问题是,这些业绩都是在哪儿产生的?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分布极不平衡,直销企业在开拓中国市场的时候侧重点也往往有所不同。可以说,20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经受过了直销的洗礼,这些城市所产生的业绩和他们对直销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5.
踏实、诚信是企业家坚持的信念,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命脉和根本.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时刻,处在浪尖上的传统行业和企业都忧心忡忡,那么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否就意味着传统行业有危而无机呢?其实不然,相反,全球经济的放缓恰恰是传统企业迎接新机遇,创造行业发展新曙光的最佳时机,所以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如何激发传统企业活力,尤其是传统农业企业,对厦门现代农业新发展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在全球新一轮投资热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如何?该如何成长?国外的集群发展对我国有什么样的启示?我国以高校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又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本期特别关注组织了相关文章供读者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直销产业是否仍然能引起众多传统企业的兴趣?如同2004、2005年那样的狂热?在那一批投资直销的传统企业中,为什么大部分都悄然隐退?它们退出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对传统企业而言,直销是烫手的山芋,还是美丽的陷阱,亦或飘渺的海市蜃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刘拓 《科技智囊》2012,(2):I0024-I0028
利润越来越少,很多企业在亏损中经营,更多的企业选择关门,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却活得很滋润,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个差距的产生,使我们在发展遇到瓶颈,需要所谓产业升级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到底怎么才能赚到更多的钱?靠努力?靠资金实力?人脉?恐怕今后这些都不是关键所在,想获得超额利润,当然要有超人的表现,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9.
第一批直销牌照有没有必要去争取?直销牌照价值几何?这是许多准备进入的企业备感困惑而叉非常想了解的一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第一.中国的直销市场到底有多大?第二.第一批直销牌照有没有名额的限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未来5年会不会是一个新的“黄金5年”;CEO面对机遇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中国企业有没有把握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