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兔俗称白兔或变色兔,生存于黑龙江省的雪兔主要栖息于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亚寒带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喜欢在沟谷、河岸的桦丛、柳丛和白杨丛的丛林地带活动.  相似文献   

2.
兔的趣闻     
据专家介绍,兔属兔形目、哺乳纲科,由食虫动物演化而来。兔分为家兔和野兔,家兔是由野兔驯化成的。野兔最早出现在距今约6000万年前,经过原兔类、始祖兔,到距今300万年出现近代兔。 目前,世界上兔科有9类约50种。我国有草兔、东北兔、华南兔、灰尾兔、云南兔、塔里木兔、海南兔、雪兔等9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草兔,也称蒙古兔。兔一般身长在10~50厘米,其特征是上唇纵裂,耳朵又长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雨、雪酸度未记载.曾对180年以前的格陵兰的冰的测定发现,那时降雪的PH值为6~7.6.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世界上降水的pH值一般仍大于5,只有少数工业区曾降过酸雨.大气降水化学是以湿沉降形式进行的. 湿沉降系指任何以湿的形式离开大气而到达地表的物质,例如降雨、降雪、降雾,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降水. 在大气酸性沉降物的研究过程中,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现在习惯将pH<5.6的雨、雪、雾或其他形式的降水,统称为酸雨.  相似文献   

4.
李楚芬 《科学通报》1959,4(7):237-237
关于兩棲类的变色反应現象,特别是在黑色背景上皮肤变黑的适应現象,过去有过很多的研究,Hogben認为主要是內分泌控制,沈霁春及苏联一些学者研究結果認为中樞神經系統起主导作用,通过中樞神經系統调节腦下垂体的活动进而控制动物的变色反应,与巴甫洛夫神經論一致。本实驗企图在中国蛙种上观察变色反应及中樞神經系統和腦下垂体在变色反应中的作用。以体重20—40克的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为实驗对象,观察药物和低溫对正常蛙和已切除垂体之蛙及药物局部作用于垂体区时对蛙黑胞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它们体态轻盈,加上长了两对巨大的脚掌,可以毫不费力地踩在两米厚的雪堆上飞奔,追逐它们唯一的“恋人”——雪兔。科学家在蒙大拿雪山上追踪观察稀有而又神秘的猞猁。  相似文献   

6.
卓奥友顶峰(8201 m)积雪中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卓奥友顶峰(海拔8201 m)积雪中细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640条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分析, 发现雪样中细菌含量丰富, 大部分细菌为球状或椭圆状(>95%). 细菌的分类包括柄杆菌属(Caulobacter)、青枯菌属(Ralstonia)、Cupriavidus属、Pelomonas属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细菌含量最为丰富, 占所有16S rRNA基因序列的91.25%, 为该样品中的优势物种. 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和数据比对, 卓奥友雪样中的细菌除了与其他冰川、海冰或者寒冷环境条件中的细菌具有高度同源外, 还与其他环境如海洋、湖水和土壤中分离出的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这说明, 一方面, 寒冷贫瘠的极端环境条件对细菌的生存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作用, 只有耐寒或嗜冷的细菌才能在冰川的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 另一方面, 雪样中的细菌与其他环境条件如海洋, 湖水和土壤中的细菌的起源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直流溅射法制备电致变色NiO_x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思畴 《科学通报》1994,39(10):896-896
材料在外电场或电流的作用下,发生可逆的色彩变化叫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现象.电致变色材料在大面积显示、调光囱户(Smart window)以及信息的(彩色的和连续的)贮存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的重点是若干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电化学变色性(Electrochemichromism),其工作模式是:将这些材料制成覆盖在导电(透明)衬底上的薄膜,并成为电池的一个电极,给电极施加电压后,薄膜两侧同时分别注入(或抽取)电子和离  相似文献   

8.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它不应是对人的束缚。上品位、上档次的服装,不仅表现在御寒、护肤和"人体包装"上。服装是你给人的第一张名片,是人们交际中的无声语言。服装的民族感不可避免地体现人的美和人的魅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态服装将大量应运而生。变色服日本研制出一种能随环境变化和气候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变色服。它是由光敏变色化纤织成,在草原上能变成黄色,而在森林中却又能变成绿色,多为野外作业人员所用。发光服发光服的衣料上附有无数微球形贮光  相似文献   

9.
李茜 《自然杂志》2023,(5):371-381
兔形类是现生哺乳动物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有关兔形类的起源、分类位置及其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等问题,曾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发现的有关化石为解决以上争议发挥了重要作用。经研究,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的安徽模鼠兔代表了兔形类祖先的“态模”,在分支系统上是与兔形目最为接近的化石类群。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的远古道森兔是兔形目中已知最早的代表,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兔”,也表明了兔形目的亚洲起源。依据以安徽模鼠兔为代表的基干兔形类化石,通过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兔与鼠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兔形类和啮齿类为啮型动物下的姐妹群。近年来,通过综合地层学的工作,在中国内蒙古始新世和渐新世地层中发现大量的兔形类化石,这些化石为探讨兔形目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热点问题带来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弓  康世昌  丛志远  刘勇勤 《科学通报》2007,52(19):2307-2311
对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6500~8844 m)表层雪化学元素浓度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表层雪中元素随海拔高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这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强风扰动引起表层雪的重新分布所造成; 另外局地裸露基岩的粉尘输入对表层雪中的陆源元素随海拔的分布有较大影响. 对比1975年同海拔样品元素浓度值发现, 2005年样品除少数地点的个别元素外, 均低于1975年. 这表明因采样和测试技术手段的进步, 2005年样品元素浓度测试的准确性更高. 与全球其他地区降水样品相比, 珠峰样品中的稀有元素与南北极及格陵兰地区雪样中的化学元素浓度大致相当, 并且其含量远远低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城市地区, 说明珠峰受人类活动影响甚微, 可以作为世界偏远地区大气环境背景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高技术战斗机,都被用作道具出现在银幕上、荧屏中。曾在我国轰动一时的美国电影《真实的谎言》中,施瓦辛格饰演的主人翁就驾驶了一架令人生畏的战斗机,有人说,这是鹞式战斗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真实的谎言》中的战斗机 鹞式战斗机是英国研制的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固定翼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在我国,它曾被翻译为“猎兔狗”战斗机。据说,当时一位英国将军听了“猎兔狗”这个译名颇不以为然,他说:我们英国的狗和其他国家的狗都是一样的,是飞不到天上去的。当然这只不过  相似文献   

12.
感应汽车具备很高的智能化水平。人们正在考虑在这种车中安装一系列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在汽车发生故障、道路上发生车祸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它们可以进行彼此间的信息交换并向外传输信息。感应汽车还装备了表情识别装置,能够通过识别驾驶者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其意图。此外,感应汽车的玻璃还具备自动变色的功能,可以根据汽车所在环境的照明情况变换颜色,提高乘坐者的视觉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高红铸 《科学通报》1994,39(9):782-782
本文对CP~2#CP~2中具有单连通补的2-纽结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分类.首先简单回顾了S~2上的球丛的知识,并解释了我们以后要用的符号,然后是主要引理和定理的叙述及证明.1 S~2上的球丛在这一节中,我们对S~2上的S~2-球丛做一个简单回顾.详细内容参见文[1]献和[2].S~2上的SO(3)丛的等价类1-1对应于π_1(SO(3))=Z_2.因此S~2上只有唯一的非平凡S~2-球丛,记为T.记P为平凡球丛S~2×S~2.因为π_1(SO(2))=Z,故对应于每个整数,都有一个S~2上的SO(2)-  相似文献   

14.
正脑脊液是一种在脑室内流动的光学透明但分子成分复杂的液体。它为大脑起到缓冲作用,在传输营养和传递信号分子的同时清除其他分子。脑脊液是在脉络膜丛产生的,它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上皮屏障,能够调节血液中的因子并进入脑脊液,同时具有高分泌效率。作为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中心枢纽,脉络膜丛正在成为正常大脑生理机能和导致疾病的关键因素。科研工具的缺乏限制了对人类脉络膜丛的探索。佩列格里尼(Pellegrini)等人建立了人类脉络膜丛器官——一种体外三维多细胞结构。它们形成了充满类似脑脊液液体的腔室,并表  相似文献   

15.
飞猫东南亚和地中海地区的丛林中,有一种飞猫。它有狐狸似的面孔,外貌俊美,毛皮有斑纹,喜食鼠类和植物果实。它捕食总是在夜幕和树丛的掩蔽下,不声不响,以如闪电般的速度飞捕食物。这种飞跃能力证明它是猫科动物中的捕猎能手。飞鼠哺乳纲鼯鼠科,体形与尾酷似松鼠,脸面如狐,双眼似猫,尖嘴类鼠,耳朵像兔,脚爪若鸭,善于爬树攀崖,这种"六不像"动物因产于神农架林区。又被称为"神农飞鼠"。它的尾巴一般长约10~18厘米,像一把雨伞反扣在背上。它的肢间有发达的薄膜,滑翔飞行时体态轻盈、迅疾如风,每次都能腾空滑翔20多米远,大尾巴是它的  相似文献   

16.
狨是猴王国中的"小人国"。它有倭狨、猬、毛狨、跳狨等5个属36种。狨类的动作很像松鼠,依靠像爪子那样的脚趾在枝上攀登或奔跑.它有珠子般的眼睛,大耳朵,阔嘴巴,身披浓密的毛皮,背后拖着条长尾巴,没有缠绕的作用.有些狨的头上长着滑稽的蓬毛,有的狨颌下长着长长的大胡须。狨有30个大牙齿,前后四肢长爪,而不是指甲,只是在又短又粗的大脚趾上有一片扁平的趾甲。狨的"手"在猴类中最为原始,抓东西时,动作很笨拙,因为它所有的手指只能在同一平面上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何秉生 《科学通报》1963,8(8):60-60
两栖綱动物皮肤的变色反应是由于黑色素細胞(以下簡称黑胞)的扩张或收縮所致。对于黑胞活动的調节问题曾有不少的研究。 許多人认为在黑胞活动过程中垂体的內分泌功能起着主导的調节作用;与此相反,也有人认为中枢神經系统对黑胞的活动起着主导的調节作用,而垂体只不过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已。  相似文献   

18.
雪崩探奇     
何为雪崩雪崩是沿着山腰突然落下的雪块和冰块。它往往是从覆盖多年积雪的山坡上开始的。突然间,咔嚓一声,先是出现一条裂缝,接着,巨大的雪体开始滑动。在雪体下滑的过程中迅速获得速度,于是雪崩体就像一条飞流直下的白色雪龙。以每秒几十  相似文献   

19.
家有灵貂     
说起貂类,大家不禁会想到紫貂、松貂、石貂等一些脍炙人口的动物,它们不仅是捕鼠能手,也是非常珍贵的毛皮兽。有些动物,虽然名字里也带个貂字,但却不是真正的貂类。比如水貂,它其实是黄鼬(俗称黄鼠狼)的表亲,雪貂,又称安格鲁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说的细胞表面,包括细胞膜及其邻近的一薄层细胞质,例如动物卵细胞的“周质”(cortex,或译“皮质”)。细胞表面可以接受外界环境和其他细胞的信息,引起其本身结构、化学成分、通透性或其他性质的改变,并通过细胞质进而影响核内基因的活动,这就为遗传基因接受外界环境和其他细胞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