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织金洞的美学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织金洞洞穴空间的空旷性、时间的连续性、形式的独特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探讨,进一步论述织金洞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贺卫  李坡 《贵州科学》2016,(2):31-36
织金洞是著名的世界级旅游洞穴,也是贵州目前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地质遗迹和重要旅游品牌。通过对织金洞发育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背景的调查分析,阐明了织金洞在规模、形态、气候和沉积物方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织金洞在水文学、新构造运动、洞穴学、沉积学、古生态学、生物学和旅游学方面的科学价值,旨在对未来织金洞的深入开发与建设、保护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国内其他喀斯特洞穴的开发和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联宪 《大自然》2009,(3):40-43
很多年前就听说在贵州织金县发现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地质沉积物齐全多样的大型溶洞——织金洞。织金洞一经发现很快就成为贵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近几年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等。笔者最近因在贵州省境内从事燕子洞的分布与调查,终于有机会一睹织金洞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织金洞洞穴环境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最美十大奇洞之首的织金洞,岩溶景观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以"美奇绝"的特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洞穴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洞穴景观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织金洞的岩溶景观,和为游客提供一个完美旅游洞穴,定期对织金洞的洞穴环境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织金洞3年的定点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洞穴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保护洞穴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旅游者心理问卷调查,分析了该景区旅游者在游览、住宿等活动中的心理行为特征,提出了织金洞风景名胜区在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首次较详细报导贵州织金洞滴石类堆积物中含有大量的藻类微体生物化石。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手标本、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观察和研究,对其种属也进行了初步鉴决,结果表明,藻类具有明显的生长线和迭层构造,其生长受洞穴内外各种环境。尤其是气候环境的控制和制约,同时也是环境的直接反映。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和丰富了洞穴堆积物成因理论,预计在第四纪环境预报方面将会起一定的作用。笔者较系统的研究洞穴滴石类堆积物中藻类生物的建造作用在国内外也属首次。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层采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中山王洞洞穴冲积物,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王洞地下古河道沉积物优势粒级以粉砂、黏土为主,其含量占总体水平的70%以上;(2)沉积物颗粒较细且分布集中,与地表河沉积粒度相比,洞穴冲击形成的沉积物颗粒更细,反映洞穴古河道河流水位稳定或水动力较弱,洞穴流域范围内地表植被好,地表侵蚀不严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岩溶区广泛发育地下河,形成复杂的暗河型溶洞。它们在旅游、供水、水能利用、采矿及地下工程建筑等方面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利、弊影响。本文以贵州织金洞和独山神仙洞等典型暗河型溶洞为倒,论述其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探讨溶洞的多种成因及认识地下河特征,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清广西天坑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可利用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测量、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与对比,总结广西区内目前发现的岩溶天坑的发育背景和资源特征,提出广西天坑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天坑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天坑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广西天坑的品质在全国、全球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全国之最。广西天坑资源划分为12个类型,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探险猎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影视拍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重要价值。【结论】建议进一步查清广西天坑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利用天坑资源、深化与拓展已经开发的天坑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喀斯特旅游洞穴微气候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内在原因和规律,以织金洞为对象,对洞穴CO_2、温度及湿度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监测。从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等多尺度对洞穴微气候环境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1)织金洞微气候要素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CO_2由洞口向洞内深处逐渐增加,且渐趋稳定,雨季前半洞段浓度高于后半洞段,旱季则相反;夏季温度由洞口向洞内逐渐降低,至洞内深处逐渐稳定,而冬季在洞口附近略有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深处逐渐稳定。相对湿度由洞外至洞内逐渐增高,至深处稳定在85%;(2)季节变化上,洞穴内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洞口附近温度、湿度由于受洞外环境的影响有较大波动,至洞内深处逐渐稳定。三者均存在明显的年际间周期变化;(3)昼夜变化上,游客数较多时,CO_2浓度白昼明显高于夜间,游客量较小时,白昼比夜间低;温度白昼总体上比夜间高,白昼波动大于夜间;相对湿度白昼较夜间低,三者均以昼夜为周期变化;(4)通过研究影响洞穴微气候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游客数量、洞内外气流交换和洞道结构、洞穴水体和灯光系统等,其变化是多要素相互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罗书文    陈伟海    杨桃  潘晓东    邓亚东    覃星铭   《广西科学》2019,26(4):444-455
探测清虚洞发育特征及景观资源组成,研究清虚洞形成机理,为科学开发、保护提供参考。本文在探测清虚洞的基础上,根据清虚系统的洞道结构和空间展布特征,分析其资源构成及特征;分析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对清虚洞形成的影响;以区域新构造演进为主线,讨论清虚洞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清虚洞洞穴系统属于大型洞穴系统,其洞道结构为"一桥、两坑、一窗、一支洞";(2)天生桥、天坑、天窗、洞内景观及边缘坡立谷等,是清虚洞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边缘坡立谷、清虚洞天生桥及云坛天坑构成了核心资源;(3)区内地形特征及下伏非碳酸岩夜郎组(T_1y)地层,为外源水流入碳酸岩地层溶蚀成洞提供了隔水条件;(4)区内地下水不仅沿着构造节理和裂隙运移溶蚀,而且单斜构造条件也有利于地下水沿着层间裂隙溶蚀、侵蚀,是控制清虚洞成因之一;(5)清虚洞穴系统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溶蚀期、崩塌期和下切3个时期。区内岩层空间展布和区域构造是清虚洞形成的前提条件,外源水是清虚洞形成的基本动力,在区内地文演进过程塑造了世界罕有的天生桥景观。  相似文献   

12.
山西宁武冰洞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冰洞所处位置分析该地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岩溶发育区,并且经历了温暖潮湿的气候作用,逐渐形成石灰岩溶洞;而且该地区曾经是山岳冰川发育区,在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时,大量的积雪、冰川融水甚至破碎冰块堆积于洞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变化,融化和重新凝结,再加上大气降水的不断渗入,在溶洞内形成各种形态冰物质的广泛分布现象———冰洞形成;以后的年代,由于当地比较特殊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冰洞得以有效保存。宁武冰洞的形成是由岩溶作用和冰川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拟探究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旅游开发现状.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查阅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境内的天坑资源进行详细调研.结果显示,广西的天坑资源共有130多处,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河池、桂林;天坑资源是中国旅游业重要的后备资源和巨大财富,本文不仅基本探清了广西的天坑资源状况,而且还分析了广西天坑资...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织金洞CO_2浓度的连续昼夜变化情况,分别以4 h为间隔,对洞内41个点和以15 min间隔对洞内4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昼夜监测分析。研究表明:1织金洞中稳定段CO_2浓度变化与海拔的相关性较高,集中在距入口相对高差20 m范围内变动,洞口段CO_2空间变化差异主要与洞道结构和裂隙发育情况有关,其水平对流强度大于其垂直下沉;2观测期间洞内CO_2浓度呈类正弦曲线的准周期昼夜变化,分别以19:00~20:00和03:00~04:00~08:00为峰值和谷值;3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受旅游活动、洞穴内外空气对流交换扩散及滴水脱气过程的多重影响,30年对外旅游开放使洞内温度升高2~3.5℃,CO_2浓度升高约50 mg/L,初步说明整体上自然因素强于游客活动的影响;旅游旺季游客活动明显增强。深入研究其不同尺度时空变化,有助于揭示洞穴微气候变化及其与大气间交换响应的耦合过程及洞穴系统的碳循环特征与源汇关系,进而分析次生沉积物的沉积与再溶蚀机制,为开发和保护织金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泰山的科学价值与地质公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历经近30亿年的自然演化,地质构造作用复杂,造就了浑厚雄伟的山体,保存着丰富、完整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别是在科马提岩、太古宙至元古宙多期次侵入岩以及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国际性地学意义。泰山是典型的地质遗迹、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遗存的完美结合体。具备了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岩溶洞穴波状流痕(舌状流痕)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对观音洞内的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它在纵、横方向上的展布特征,分析洞道形态结构与波状流痕的展布关系;同时,根据地下河水运移规律,探讨波状流痕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洞底波状流痕较均一,形态差异小于洞壁;(2)洞壁波状流痕在距洞底高1.0~1.2m范围内的流痕深度,较1.2~1.4m和1.4~1.7m这2个高度范围内的深度变化大;(3)洞壁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变化与洞道形态结构有密切联系;(4)岩溶洞穴波状流痕是地下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地下径流是岩溶洞穴波状流痕的直接动力,洞道结构形态对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的叠加作用的影响,导致波状流痕在洞内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