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而研究沈括和<梦溪笔谈>必然要提到胡道静.  相似文献   

2.
比尔·盖茨功成名就后曾回到他的母校,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会选择像你们一样读大学。盖茨是一位中途弃学者,盖茨的“退学”经历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在许多文章中,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与他中途退学从事电脑业不无关系。不少人认为,一个人要出人头地就要反常规,像盖茨那样  相似文献   

3.
《奉元历》是北宋沈括和卫朴主持创制的一部实行历法,这次历法改革发生在熙宁变法的特殊时期。文章用“文化整体”方法综合政治、社会、技术、沈括个人等因素重新探究了《奉元历》改革的前前后后,并得出结论:历法改革缘起于科学与社会双重因素的影响,是在技术与行政干扰下进行艰难创新的过程;政府的支持与有效组织、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完善确实有利于天文学的创新发展,但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会妨碍技术管理制度的执行,从而阻碍天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曾经说过:“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是比较优势。”他之所以这么讲,是与他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萨缪尔逊当学生时,一位哈佛的同学要他在所有社会科学原理中,指出一种既正确又重要的理论。萨缪尔逊这个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高才生,一下子竞被难住了,未能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此后30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薷绕在脑海中,直到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一年即1969年,才找到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萨缪尔逊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在那些可以称作既正确又重要的社会科学原理中首屈一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引导语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曾经说过:“经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是比较优势。”他之所以这么讲,是与他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萨缪尔逊当学生时,一位哈佛的同学要他在所有社会科学原理中,指出一种既正确又重要的理论。萨缪尔逊这个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高才生,一下子竟被难住了,未能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此后30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直到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一年即1969年,才找到了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萨缪尔逊认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在那些可以称作既正确又重要的社会科学原理中首…  相似文献   

6.
<正>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那时,我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  相似文献   

7.
林革 《科学大观园》2014,(17):56-57
<正>如果我说一位才华过人、造诣精深的数学天才从小厌恶排斥考试,也许你并不诧异。可我还要告诉你,他痛恨考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数学考核屡屡不合格。这下,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纳闷:不会吧?数学家会考不好数学,这简直难以置信嘛!而事实上,数学史上确有其人,他就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代数几何学家——埃尔米特。埃尔米特1822年出生在法国东北的一个小村庄,出生时右脚就残障,但这并不影响他继承父亲优秀聪明、百折不挠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这是一个多么陌生的名字,把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这三顶桂冠戴在这么一位现代人头上怕是有点不合适吧。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无一没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象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海森伯等更是具有广博的哲学素养,可是说他们是哲学家恐怕就有些牵强。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冯·诺意曼等人,都对物理学作过本质上的贡献,可是却没有什么人把他们称为物理学家,他们也没有得过任何物理学方面的奖赏。但是,外尔的确配得上这三个称号。外尔是位大数学家在数学界大概没有异议。不仅如此,他恐怕是继彭加勒、希尔伯特之后,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阿提雅(M.F.Atiyah,1929—)前不久谈到,他最崇敬的数学家就是赫尔曼·外尔,他对数学许多方面的深入研究都来源于外尔的工作。布尔巴基学派的两位创始  相似文献   

9.
正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余生太短,何必计较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历史上产生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寺郎,而柳生是武藏的学生。柳生年幼时学习成绩太差,不能精通剑术,父亲便与他脱离关系。于是,他前往一荒山去见名剑手武藏。武藏也肯定了他父亲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首先,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对石油和制作石油墨的记载,对“石油”一词的最早提出者进行了考证,否定了《太平广记》中记载石油的说法,确认沈括是最早提出者。其次,对沈括“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的预言进行了分析,指出“此物”不是指石油而是指石油墨,那种认为沈括预言了现在石油的广泛利用的观点是错误的。沈括是在传统松烟墨工艺造成环境破坏和原材料短缺的基础上,认为石油墨将来会流行的。最后,考察了沈括的石油墨在中国传统制墨史上的地位,发现石油墨并未如沈括所预测“大行于世”,而是在历史长期湮没无闻,直到中国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之后,才占据了制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宋代改革运动和科技创新都是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改革思想理论的“荆公新学”与对取得科学成就的苏颂、沈括有许多共通之处,改革的大辩论也促进了医学的百家争鸣。对这一时期的改革思想与科技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将会对改革开放与科教兴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生命中,一定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过一个故事:他曾看到一位木工,连自己家里的木床坏了也不会修理,可见,他凿、锯、刨、雕的技艺平平。但木工却声称自己能够建造房子,这使柳宗元难以相信。后来,柳宗元在另一个工地又见到这位木工。只见那位木工发号施令,有条不紊,工匠们在他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工作着。可见,这位木工并不是一位好的木工,却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而己集》)。的确,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平定黄巾军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15.
沈括的科学成就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天人相分”的视野下,弘扬主体性、尊重自然、重视生产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对他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具有决定性的导引作用。究其实质,沈括以元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论,富于考察与实验的实践性,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勇于怀疑,开拓创新,并始终贯穿着国计民生的务实思想。探讨沈括“有常有变”的物理观、“视迹求意”的认识论和“天即民也”的历史观,无论对揭示沈括科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揭示科技在宋代得以突飞猛进的思想动因,还是对当下科学精神的确立和弘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奇的东西往往最吸引眼球,性的做法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求职者来说,为了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求职时就应开动脑筋,采取一些新奇的方式和手段。求职过程也要有新创意有一位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西部,他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想起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年轻人写了一封信给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马克·吐温接到信后,给年轻人回了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办法去做,你肯定能得到一席之地。”克·吐温还问年轻人希望到哪家报社年轻人看了十分高兴,马上回信告诉了马克·吐…  相似文献   

17.
我的同事潘家礼君,是位“老三届”,今年恰值其“知天命”之年。他曾有过8年“北大荒”的知青经历,对那场规模浩大、曾关涉千家万户的“上山下乡”运动,殊难忘怀。因此,他决定“收藏”这一段历史。从那时起,几年时间过去了,不事声张却善做实事的潘兄,这期间将许多休闲时间都投在了此类藏  相似文献   

18.
大师的宽容     
法国19世纪文学大师雨果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是的,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成熟的美,是人生的从容、坦荡、自信和超然.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生前就已名满世界.当时,社会上出现许多冒充他作品的假画,然而宽容大度的毕加索对这些毫不计较,也从不追究.  相似文献   

19.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被称北宋“六贼”之一。章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4,(13):45-46
<正>你有心理压力吗,你想知道你在生活中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吗?在下面的测验中找出最接近你实际生活的一种情况,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类事情,可选择最接近你的想法的一种。1、生日,婚礼……,免不了花钱。A、你不想在这类场合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