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杂多酸催化合成己二酸双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钨酸催化合成了几种己二酸双脂,并讨论了己二酸二乙酸的合成条件.优化条件下,反应收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建动态酯化反应实验装置,研究了以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由己二酸和异辛醇合成己二酸二异辛酯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建动态酯化反应实验装置,研究了以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由己二酸和异辛醇合成己二酸二异辛酯的反应条件.在研究中.我们根据杂多酸催化己二酸二异辛酯液相合成反应的特点,导出了非等温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实验条件的多组实验数据进行了动力学处理.大量计算结果表明,杂多酸催化己二酸二异辛酯的合成反应服从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己二酸和异辛醇来说,反应级次均为一级;对杂多酸催化剂来说,反应级次为二级.该反应表观反应活化能为104.26kJ/mol,指前因子为3.61×10(13)L·mol(-1)·min(-1).  相似文献   

4.
己二酸二乙酯合成中的微波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波催化下,己二酸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己二酸二乙酯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找出了最位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强度、酸醇比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己二酸合成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学生合成实验己二酸合成中采用相转移催化剂 ,用高锰酸钾碱性条件氧化环已醇使反应在较温和条件下 ,达到高产率并缩短反应时间 ,使己二酸合成实验成为可操作性及直观性较强的实验 ,同时也节省了实验原料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微波催化下,己二酸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己二酸二乙酯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时间、微波辐射强度、酸醇比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性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己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乙酯,己二酸二异戊酯.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膦酸盐改性的磺化聚苯乙烯负载型新型固体酸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液体酸催化剂合成己二酸2-乙基己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2g,2-乙基己醇0.5mol,己二酸0.1mol,二甲苯带水剂15mL,反应温度165℃,反应时间2h,酯最高收率超过97.8%。催化剂可以连续重复使用11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己二酸为原料合成了(一) 2 甲酰乙氧基 2 壬烷基环戊酮。  相似文献   

10.
以己二酸和无水甲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了己二酸二甲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已二酸二甲酯的最佳反应条件:n(己二酸):n(无水甲醇):n(一水合硫酸氢钠)=1:5:0.29,回流分水60 min,己二酸二甲酯收率达97.48%,纯度在9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一水合硫酸氢钠对合成己二酸二甲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0 IntroductionManyevidencesshowthatsuperoxideionisrelatedtomanyhumandiseasessuchascancerandageing .Theinvestiga tiononsuperoxideionhasattractedmuchattentioninmanyfields.Manymethodshavebeenreportedforthestudyofsuper oxideionincludingelectronspinresonance ,chemiluminescence,liquidchromatographyandelectrochemicalmethods[1 3] .Comparingwithspectrometryandelectronspinresonance,electrochemicalmethodshavemoreadvantagessuchasdirectde tection ,highsensitivityandlowexpense .Therehavebeenmanyreportson…  相似文献   

12.
Superoxide ion was generat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oxygen at a platinum electrode in dimethylsulphoxide (DMSO). This work was focused on the nucleophilicity and scavenge of electrogenerated-superoxide ion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nucleophilic displacement reactions of superoxide ion with ethyl acetate and diethyl adipate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ason for remarkable influence of diethyl adipate was elucidated. The scavenging activity of ascorbic acid was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 allow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cavenging ability of ascorbic acid is much lower in DMSO than in aqueous phase. UV-spectrum of electrogenerated superoxide ion in DMSO exhibited a single absorption band with λmax at 275 nm, which certified further that the method of electrogeneration was reliable and superoxide ion was stable in DMSO.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 dation of China (60171C23) Biography: Wei ying liang (1969), male, Ph. D candidate, and research direction: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3.
确定了无水乙醇钠催化下,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反应得到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Ⅰ),再经皂化、脱羧制备4-戊烯酸(Ⅱ)的较佳合成工艺: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的摩尔比为1.2∶1,加热回流3h;皂化时间5h;4-戊烯酸总产率为53.2%.产物4-戊烯酸的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4.
以2-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与浓盐酸和40%甲醛溶液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再用新制的无水碳酸钾作质子吸收剂、干燥的乙腈作溶剂,和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发生N-烷基化反应.然后用饱和Ba(OH)2水溶液进行水解得到N-(4-甲氧基-3-甲酰基苄基)亚氨基二乙酸的钡盐沉淀,最后用稀硫酸处理得到产物.通过改变各种实验因素,找到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最佳实验条件.该方法工艺简单、产率较高.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己二酸和不同链长的醇进行反应,合成了己二酸二正丁酯,己二酸二正己酯,己二酸二正辛酯,己二酸二癸酯.醇及相应的酯利用四球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将醇与相应的酯进行摩擦学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合成酯类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值均大于相应的醇类,其摩擦系数、磨损量、摩斑直径均低于相应的醇类;在长摩过程中,合成酯在磨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了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效能,且随着链长的增加,抗磨减摩效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用已二酸(Adipicacid,AA)和二甘醇(Diethyleneglycol,DEG)为原料合成了聚已二酸二甘醇酯.研究了DEG/AA的摩尔比与聚酯羟值之间的关系,探讨了DEG/AA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合成方法对聚酯合成过程中酸值变化的影响,从而确立了合成一定特征的聚已二酸二甘醇酯的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评述了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五水四氯化锡、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铜、一水硫酸氢钠、硫酸钛、固体超强酸、杂多酸、HZSM-5分子筛和锆酸酯催化制备己二酸二丁酯的方法,这些催化剂是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锌源(氧化锌、氢氧化锌、碳酸锌、乙酸锌)与己二酸反应制备己二酸锌催化剂.WXRD的分析表明由氧化锌制备的己二酸锌拥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结晶质量,因此在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反应中显示较高的活性,每g催化剂可产生88.3 g聚合物.核磁共振谱测试显示所得聚合物PPC具有高度的交替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