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0年6月在休斯敦召开的七国首脑会议上,把防止地球暖化问题列为重要议题.因欧洲主张紧急削减二氧化碳,而日美却主张采取与经济成长协调的削减措施.因双方的主张未能求得一致,结果无法具体制定限制二氧化碳的措施和目标.若一边要维持一定程度的经济成长率,而另一边又想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时,那只能走推进节能措施和开发无公害能量[Clean energy]的道路.日本的节能技术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是美国人的一半左右,那末日本的无公害能量的技术水平和实用化的前景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学祥 《自然杂志》2000,22(6):358-362
本文综述了影响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观点争论的焦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全球变暖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需要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而且需要相关机制的能量计算.海洋锅炉效应、地磁层漏能效应和臭氧洞漏能效应比温室效应有更显著的增温效果.历史记录表明,全球变冷导致干旱、沙漠化、瘟疫、粮食减产、民族大迁移和战争动乱,人类必须作好防范气候变冷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的另类问题——海洋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告诉我的孩子,赶快去看海、去看珊瑚吧,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不复存在。”——一位海洋科学家的话①海洋越来越酸就在人们密切关注“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问题的同时,二氧化碳的另类问题——海洋酸化,近年来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注意。②海洋生物将失去它们的外壳和骨骼海洋变得越来越酸,这对于珊瑚等海洋生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它们面临失去外壳和骨骼的灭顶之灾。③我们能够埋葬二氧化碳吗?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的液态二氧化碳湖泊,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处理二氧化碳的新思路——把二氧化碳埋到深海里去。来自远洋科考船的不祥之兆几年前,美国女生物学家维柯多亚登上一艘前往北太平洋海域的考察船,她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一种名叫“尖菱蝶螺”的小型海洋生物。“尖菱蝶螺”是一种翼足类浮游动物,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包裹身体的外壳不足1厘  相似文献   

4.
5.
6.
一只华丽的头盾海兔在绿色的水草上觅食。海兔是一类无壳的海洋软体动物。海兔因形态可爱、色彩鲜艳而被一些人养作宠物.因此海兔近年来不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非法捕捞.  相似文献   

7.
<正>这几年,气候变化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比如,今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或者,大半个冬天都过去了怎么还不见一场雪?科学家对于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进而迫切地要预测未来的气候是怎么变化的,以采取得当的措施尽可能地地趋利避害。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假设条件过去科学家认为有90%的可能性,全球暖化是由人类造成的,现在数值已经提高到95%,几乎确定就是人类造成地球"发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相似文献   

8.
1953年,当海洋植物学家西尔维亚·厄尔勒(Sylvia Earle)开始研究海藻的时候,海洋植物和相关微生物通常被认为是杂草和有害的,船员们甚至嘲笑它们是把大海变成“豌豆汤”的浮渣。现在厄尔勒博士注意到,单单一种藻类——只有一滴水百万分之一的绿藻——就可完成地球上大部分的光合作用,每天向大气中释放无数吨的氧气。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在中东地区有一个死海,那片水域中由于盐分太多而没有任何生命存在。死海其实不过是一个内陆湖泊,并非是全球海洋的一部分。科学家在对全球海洋探索时发现,海洋中也有不少生物难以生存的死亡区域,这都是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导致的恶果。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9,(2):F0004-F0004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前首席科学家、海洋植物学家西尔雅亚·厄尔勒(Sylvia A.Earle)。不久前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公布了她的最新发现和一些奇妙海洋生物。从事了半个多世纪海洋勘探和保护工作的厄尔勒为构建国际海洋生物保护区,曾对海藻做出过开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9日闭幕。大会通过的协议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多数科学家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主要是由人类产生的“温室效应”不断扩大造成的,地球发出的热量在进入太空的过程中被地球大气层捕获,就会引起全球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12.
金陵 《科学24小时》2013,(10):51-51
<正>有史以来,中外科学家对于海洋生物的认识散见于一些著作中。如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中记述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记述了用墨鱼和鲍治病;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尔雅》中记载了海洋动物和海洋藻类;古罗马普利尼乌斯的《自然历史志》中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明朝屠本睃的《闽中海错疏》中记载了200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 ,造成了大量CO2 进入大气层 ,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些过量的CO2 被陆地和海洋以“渗漏”的方式吸收。这种渗漏会给未来的气候变暖带来什么影响 ?科学家发现 ,从长远的观点看 ,它们对碳的有效吸收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根据计算 ,如果不考虑大气 -碳循环联系 ,那么到 2 1 0 0年 ,全球陆地气温将只上升2 5℃ ,而不是预期的 5 5℃。目前 ,大气中每年增加的CO2 还不到所估计的排放量的一半 ,未进入大气层的碳是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渗漏作用而被吸收掉的 ,所以气候的预测不仅要考虑未来的排放量 ,还…  相似文献   

14.
Hecht  J 魏健伟 《世界科学》1991,13(11):37-39
300万年前,气候比现在温暖,冰川稀少、海洋广布,天气类型各异.掌握当时气候变暖的根据,气候模拟裴置将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天气. 在理论上,空气中增加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会使地球变暖,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种变化有多大.决策者们需要知道在许多预报中哪种预报是最可靠的,但是科学家们还不能分辨哪种预报最可靠.广泛用于气侯研究的各种大气环流模式基于今天的气候条件:预报人员感到,如果他们能通过一年中的各个季节较合理地再现气候,那么这些大气环流模式就是相当可  相似文献   

15.
1953年,当海洋植物学家西尔维亚&#183;厄尔勒(Sylvia Earle)开始研究海藻的时候,海洋植物和相关微生物通常被认为是杂草和有害的,船员们甚至嘲笑它们是把大海变成“豌豆汤”的浮渣。现在厄尔勒博士注意到,单单一种藻类——只有一滴水百万分之一的绿藻——就可完成地球上大部分的光合作用,每天向大气中释放无数吨的氧气。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变化独特,形成机理复杂,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尤其,自21世纪初有研究提出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认识后,其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兴起了对西北气候变化趋势、驱动机制及影响的广泛研究,多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以往不同研究所用资料的类型、序列长度和时空分辨率不同,所关注的时段和区域不同,认识问题的视角和维度不同,使得存在一些分歧认识或者相悖结论.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经纬,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不同视角和维度,划分了西北地区增暖与干湿变化科学认识的6个阶段;概括了西北暖湿化的驱动机制;评估了暖湿化对生态、农业及水资源等的影响;预估了未来暖湿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可能风险;提出未来研究需要从大气、水文及生态等多学科相互作用角度探讨气候暖湿化的驱动机制、暖湿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地表水分循环对暖湿化的响应特征、暖湿化与水文和生态的耦合机制、暖湿化对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以及“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西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重点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冰川对21 世纪全球变暖响应的预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施雅风  刘时银 《科学通报》2000,45(4):434-438
中国现代冰川面积59406km^2,冰储量约为5590km^3,可分为3类,即海洋型、亚大陆型和极大陆型,分别占22%,46%和32%,其对全球变暖响应特征有较大差别,自小冰期盛时(17世纪)以来,西部高山区平均升温1.3升,冰川的萎缩量相当于现代冰川面积的20%,预估2030,2070和2100年的升温值分别为0.4~1.2,1.2~2.7和2.1~4.0K,届时冰川面积将分别减少12%,28%  相似文献   

18.
徐娜 《世界科学》2012,(5):F0004-F0004
为了鼓励潜水爱好者拍摄精彩的海洋生物照片,美国迈阿密大学罗森蒂尔海洋大气科学学院从2005年开始举办国际海洋生物摄影大赛。最近,2012年度大赛的获奖作品揭晓。本刊从这次获奖的14幅作品中遴选出9件,借助水下摄影爱好者的独特视角,与读者一起分享海洋生物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沿海居民将会因海平面的上升而失去家园.科学家将在海洋上建造越来越多的人工生态岛.为这些灾民提供美好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生命世纪,也是海洋世纪.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海洋是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