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科学地解决了主要争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意见》对入户抢劫问题、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问题,以及实施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后,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问题的解释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狭义计算机犯罪包括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这五个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前四种罪名之间经常出现此罪与彼罪界分以及罪数问题等复杂问题。狭义计算机犯罪各罪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犯罪客体和危害行为两方面。现实中,非法侵入、非法控制、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行为时常相伴发生,因此,在司法认定中应当特别注意对计算机犯罪案件罪数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3.
自《刑法修正案(八)》创设危险驾驶罪以后,"醉驾"与"追逐竞驶"由此入刑;《刑法修正案(九)》又将危险驾驶罪的犯罪类型加以扩展。其中,"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在实践中是最高发的危险驾驶罪类型。事实证明,"醉驾"入刑对于遏制愈演愈烈的醉驾危险行为,防范衍生恶性道路交通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醉驾"入刑无论是在司法中还是在立法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有必要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论渎职罪中的"前提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前提罪"作为构成条件的渎职罪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前提罪"的概念,确定了"前提罪"的存在范围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认为"前提罪"的确定标准应以行为人对作为对象的"前提罪"达到刑法分则所要求的明知,并进一步阐述了"前提罪"与关联渎职罪之间的犯罪形态和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最高检、最高法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非法采砂行为的定性处理和入罪标准进行了明确。按照《解释》,5类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包括开采的矿产品价值或者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在10万元至30万元以上的;在国家规划矿  相似文献   

6.
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相关条文作出了修改、完善,但是,现行刑法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理解和认定上的困难。《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还需要进一步界定"食品安全"的内涵,细化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罪状;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其他严重情节"需要作出合理的解释,便于司法机关准确界定罪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现实中仍存在司法认定的困难,不能适应新的惩治食品安全犯罪的要求。在对刑法作出新的司法解释时,要注意严密刑事法网。另外,再次修订刑法时,应当增设生产、销售妨害食品安全器具罪等罪名,拓宽食品安全犯罪的调整对象,扩大对"掺入"罪状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行《准化法》横跨两种经济体制,两个世纪,其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际准化法》越来越不适应现行经济体制,通过对标准化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标准制定、组织实施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等三大部分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分三大部分展开论述,从政府标准化部门、企业两大关系主体,分析明确造成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确定为犯罪。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对刑罚的启动应持有最为慎重的立场,此入罪规定却未坚持这一立场,以刑法的谦抑性为视角来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入罪是有违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特征,认为该罪主体概念中的“单位”应是无所有制性质限定的广义概念,认为该罪主观方面应表现为轻信的过失并进一步阐释了该罪的犯罪客体和客观特征,对该罪的罪名也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高"《补充确定罪名(五)》已将《修正案(八)》第22条所规定的行为确定为"危险驾驶罪"。因此,此处的危险驾驶的"危险"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危险方法的"危险"的内涵与外延是迥然不同的。所以对"危险驾驶罪"之罪名,司法罪名所指的此"危险"并非学理罪名所指的彼"危险",二者之间的区分不容混淆;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飙车"行为属情节犯类型,"醉驾"行为属危险犯类型,对醉酒的认定应以《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规定的国家标准为依据,对这一标准不能因人而异进行反证;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犯罪,如果在"客观超过要素"的罪过支配下,发生了实害结果,即可构成其他犯罪。其类型有二:故意犯罪或者过失犯罪。具体所涉罪名,前者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后者为"交通肇事罪"。但本条是纳入《刑法》第133条中加以规定。因此,对危险驾驶行为人主观罪过上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以"过失"为一般,以"故意"为例外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责任是由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因果关系中的作用决定的,所以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应注意这几个问题:交通事故责任不能直接等同于当事人的主观方面的过错;交通事故责任不一定周全了事故的所有原因力;交通事故推定责任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Dickson D 《Nature》1980,286(5771):321-322
  相似文献   

13.
人类创造了信息网络技术,创造了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又塑造、甚至创造了人本身.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升,日益拓展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为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它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普遍增加了人们自由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为人们的平等、自主、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信息时代,人自身也在被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结构和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以塑造,不断生成为新的"自我"、"新的个人".  相似文献   

14.
15.
叶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人民军队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革命时期,他领导的独立团,是中共直接掌握的正规武装;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将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为新四军,起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一个至上神崇拜,文字出现前其名字无考,商称帝,西周时期称天,东周时期太一和帝俊混称,两汉时期多称为太一。蹲踞姿态和揽撮阴阳是其形象的基本特征。他的形象最早出现在距今约5 300年~4 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经商周而抵两汉,演变序列清晰。这种变化是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着重分析了社会营销在倡导体育生活方式中的可行性,提出社会营销是大众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将文化遗产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群众性、教育性、脆弱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具体保护中创造地采取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集体传记和个案研究方法,对25位获奖者的出生年代、早年活动区域、当选院士时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留学、师承关系、任职情况、研究方向、成果和创新方法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时空特征、学缘结构和研究的选择与创新总结获奖者的特点,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侗款的最高权威非人格化及其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上,维系侗族社会生活的最高权威不是个人,而是“非人格化”的约法款,“有款无官”是款民的意识形态基础。侗款制度包含着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底蕴,其“立法”民主、“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司法”廉明、全民普法等积极因素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