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非盐生植物棉花和盐生植物滨藜的盐害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短时间(4~7d)内,用等渗的NaCl和NaCl并在根际加压(NaCl+P)分别处理非盐生植物棉花和盐生植物滨藜后,两者幼苗的叶相对扩展率、蒸腾率、木质部汁液渗透势及叶组织中的K+含量均降低,而叶细胞质膜透性、木质部汁液和叶组织中Na+的含量均有增加.NaCl+P处理能减轻等渗NaCl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效应,对棉花可减轻约50%,对滨藜减轻程度更大.这说明两种植物所遭受的短期盐害均与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两种效应有关.在非盐生植物棉花中,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的作用程度基本相当;而在盐生植物滨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渗透效应  相似文献   

2.
植物耐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对盐渍土改良利用和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盐分胁迫下,植物表现一系列生理生态适应性变化。根据近年来对植物耐盐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植物体内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光合途径的转变、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体内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形态结构的改变等耐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耐盐的适应性受多方面调节和控制,应该把多方面的因素都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滨藜属植物作为典型植物分布于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其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能力强,同时具备牲畜适口性好、速生等优良特性,在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牧场条件等领域均有所应用.以三种引进滨藜属植物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复合钠盐胁迫下盐分离子在器官水平上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K+、Mg2+在三种滨藜根、茎、叶里的含量在减少,而Na+、Cl-的含量在增加.对三种滨藜离子总量的分析表明,三种滨藜叶片的离子含量占根、茎、叶三者总离子含量的54%-62%,叶片储存了大部分的离子.离子总量在各器官中的顺序是叶根茎.  相似文献   

4.
植物在盐害下的渗透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遭受盐胁迫时的重要反应就是体内产生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无机盐离子和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大量研究证明,有机物是植物在盐境下最重要的渗透调节剂,它无毒,且对稳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对有关渗透调节剂的基因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植物细胞中盐胁迫对钙信使系统的影响,以及钙在调节蛋白激酶、离子通道、离子泵中的作用,并分析了钙和ABA在转导盐胁迫信号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麦幼苗对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渗水分胁迫(PEG-6000)和盐胁迫(NaCl)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渗透胁迫下,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等渗盐处理后,二者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说明盐胁迫除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外还存在离子毒害作用;两种渗透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等渗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低于水分胁迫,说明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的一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水分胁迫下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两种渗透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等渗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水分胁迫,这也可能是离子毒害和细胞脱水的累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植物既可对环境产生生态响应,也可反作用于环境,产生生态效应.硅(Si)广泛存在于地壳及植物体中,在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循环,也在植物-土壤系统中循环.植物硅含量及分布与系统发育、土壤有效硅含量以及气候因子相关.植物对硅的利用可影响植物对环境的多种生态响应,包括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对贫瘠胁迫的响应、对铝毒及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对机械胁迫的响应以及对盐分胁迫的响应等.同时,植物硅还会影响植物的多种生态效应,包括植物与植物关系、植物与动物关系、植物与微生物关系,也还会改变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植物硅也是重要的功能性状,在未来研究中应该得到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8.
植物盐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一直是植物耐盐性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阐明的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有酵母和植物中的MAPK(mitogen-actir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拟南芥中缓解离子胁迫的SOS(salt overIy sensitive)途径以及其他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传导途径,其中包括钙依赖而钙调素不依赖的蛋白激酶、受体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的激酶和组蛋白激酶.因此,植物的耐盐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是由多种信号分子参与的网络体系.大量转基因实验证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些组分可改善植物的耐盐性.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的盐胁迫信号传导是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抑制植物的生长,影响植物组织的离子分布,且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存在差异.为研究肯氏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在滨海盐碱地的生长适应性,探讨其耐盐机制,对肯氏南洋杉幼苗进行盐胁迫试验.肯氏南洋杉种子在非盐胁迫条件下萌发,用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1年后,设置6个NaCl质量分数(0,0.7%,1.4%,2.1%,2.8%和3.5%)进行盐胁迫试验,胁迫第30天统计其盐害情况,并测定其生物量及K+、Na+、Cl- 3种离子在根、茎、叶中的含量.研究表明:当NaCl质量分数为1.4%时肯氏南洋杉幼苗尚能正常生长,其耐盐阈值范围为2.1%~2.8%;盐胁迫时,肯氏南洋杉幼苗发生盐害的症状为叶片枯焦、枝条枯萎,发黄的面积从叶尖扩散到整个叶片,从枝条先端弥漫到枝条基部,从下层枝条发展到上层枝条.肯氏南洋杉幼苗的耐盐策略主要是:通过根部限制盐分进入植物体内,并将进入植物体内的盐分分隔到特定区域(Na+主要贮存于茎,Cl-主要运往叶),从...  相似文献   

10.
硅对盐胁迫下枣树根尖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cv.Jinsixiaozao)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NaCl质量分数为0.3%)处理使得枣苗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峰较高,而K 峰较低;而盐胁迫处理加入0.4 g/kg硅后,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峰显著降低,而K 峰则大幅度提高,并且使Na 、Cl-在根系各部分呈均匀分布。表明盐胁迫下给土壤施硅可改变金丝小枣体内养分离子的吸收和离子的微域分布,从而缓解盐分离子对金丝小枣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花生“汕油523”在盐胁迫下应激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模拟盐胁迫的离子胁迫、渗透胁迫处理花生 (Arachishypogaea L.cv.Shanyou52 3) ,研究了离子胁迫、渗透胁迫对花生抗氧化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等渗的 Na Cl、 KCl(50 mmol/ L、 1 0 0 mmol/ L )和聚乙二醇 (PEG 6 0 0 0 ,1 6%、 2 6% )诱导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显著升高 ;低浓度 (50 mmol/ L) Na Cl胁迫可以诱导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活力升高 ;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 (CAT)活力在 PEG胁迫处理下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在 Na Cl和 KCl处理下变化不大 ,表明盐胁迫时引起花生叶片 CAT活力的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渗透胁迫 .  相似文献   

12.
青海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焦点问题法,建立青海省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说明。初步界定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处于可持续发展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清代淮盐税收甲于天下,仅其—隅,便可抵数省之课,其运销范围覆盖了苏、皖、赣、湘、鄂、豫六省.淮盐运销促使了淮盐运输线路的形成,此线路不仅对沿线经济繁荣起到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其沿线城镇聚落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进作用.该文运用古地图解读法对清代“四省行盐图”中淮盐运输线路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将点状城镇聚落串联成线,根据各城镇聚落在淮盐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分为产盐古镇和运盐古镇两类,并探讨盐业经济给沿线城镇聚落带来的影响,旨在为沿线城镇聚落保护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2年生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丝小枣在含3.0和5.0 g/kg NaCl土壤中生长135 d,叶绿素(Chl)含量分别降低12.30%和22.08%,加硅比不加硅Chl含量分别提高9.26%和10.62%;光系统 II(PSII)的潜在化学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19.96%,34.58%和 8. 86%, 14. 10%,加硅比不加硅 Fv/Fo 和 Fv/Fm 分别提高 32. 25%, 30. 71%和11.26%,12.15%;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分别下降 11.04%,25.32%和 26.13%,16.22%,加硅比不加硅Pn和Gs 分别提高10.94%,20.87%和42.68%,10.85%。说明盐胁迫下给土壤施硅可缓解盐离子对金丝小枣光合作用的抑制与伤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环境中三种豆科植物的幼苗为研究对象,观测盐旱胁迫对铃铛刺、疏叶骆驼刺、胀果甘草生长的影响,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盐旱胁迫后幼苗根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盐旱胁迫下3种豆科植物的株高呈递减变化,根解剖结构中皮层厚度变薄、维管柱变厚。综合评价3种豆科植物的耐盐抗旱能力:甘草>铃铛刺>骆驼刺。作为塔里木下游荒漠植物优势种,可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植物耐盐抗旱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加钙营养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玲 《河南科学》2003,21(3):281-282
根据加钙营养盐在磷酸介质中,加入EDTA使Ca~(2+)掩蔽,解决了加钙营养盐碘含量测定过程中结果偏低的问题,其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实验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Na+转运与高等植物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钠离子对植物伤害的机制,并从细胞耐盐和植株耐盐两方面对高等植物的耐盐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绿豆种子萌发及苗期抗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绿豆在盐碱地栽培中 ,受盐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种子萌发及苗期 .以两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 ,比较分析它们的抗盐性 .结果表明 :盐胁迫下 ,绿豆种子相对发芽率、幼苗株高、叶片干重及组织相对含水量与盐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 ;而幼苗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积累量与盐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 .不同Na2 CO3 胁迫条件的抗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根据绿豆种子相对发芽率、幼苗株高、叶片干重、组织相对含水量、电解质外渗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脯氨酸积累量等指标综合评定两个绿豆品种的抗盐能力为 :鹦歌绿 >大明绿 .通过试验还发现 ,各绿豆品种在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其种子萌发情况及苗期生长变化的回归斜率是衡量绿豆种子萌发及苗期抗盐性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省茶卡盐湖中分离纯化得到的200余株菌株,在室内测定其对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从中获得了12株能产生抗生素的菌株,并对这12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