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日战争爆发后,难民问题成为国民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国民政府以“寓救济于生产”的救济理念,开始注重西部垦殖事业,在中国西部设立国营垦区。①其中,陕西黄龙山垦区办理得最为成功,堪称全国垦区典型。黄龙山垦区的形成、难民安置措施及土地政策、垦区取得的成果及其社会影响等对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移垦事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技术的石河子垦区农用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石河子垦区,基于Landsat TM图像设计了石河子垦区农用地变化遥感监测技术路线。通过实地调查和以2000年、2008年2时段TM影像为基础开展的研究区农用地遥感监测研究,探讨了垦区农用地变化遥感监测中分类系统的拟定、信息提取与表达、线状地物的扣除及变化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并全面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和利用程度,阐明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石河子垦区农用地变化遥感监测研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几年来在石河子垦区采集、鉴定的昆虫标本和该地区植保部门提供的农业昆虫名录,从其中取其分布资料比较完整的715种农业昆虫,并结合本地区的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农作物布局和农业昆虫发生的特点,对石河子垦区农业昆虫的区系结构和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进而提出本区的农业昆虫区系划分的五级区(即小区)的划分意见:1)北部莫索湾——下野地垦区;2)中部十户滩——石总场——安集海垦区;3)南部紫泥泉垦区。同时,作者还对每个小区的农业昆虫优势种、生态特点进行了概述,介绍其在测报与综合防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霜冻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为了石河子垦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石河子垦区1954~2017年霜冻地面观测资料,应用线性拟合、Molet小波和Mann Kendall检验等方法统计分析了石河子垦区初霜、终霜和无霜日数的变化趋势、周期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终霜日以4.97d/10a的趋势提前,初霜日以3.48d/10a的趋势推后,无霜日数以8.76d/10a的趋势延长;无霜日数从1954年的准12年周期逐渐减少到2016年的准9年周期,并在1995年发生了突变。根据石河子垦区霜冻气候特征,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选择合适的地形种植农作物,选用正确预防霜冻方法可以大大减少霜冻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垦区按照中央的统一布置,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务实农业基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科技兴农、兴场建设,全垦区农林牧渔齐头并进、全方位发展,实现多元化经济结构,特别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促进了垦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几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天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加速石河子垦区经济发展,优化其经济结构的战略措施,是在垦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是垦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垦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垦区内部就业问题和满足职工家庭生活小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的好坏将对垦区今后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石河子垦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及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三江垦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地处高寒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通过水稻育苗基质、覆膜方式、插秧方式和收获时期的研究,系统地针对建三江地区寒地水稻栽培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垦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石河子垦区电网现已形成集发、供、调为一体,水、火电并举,热、电联产的地方性电网.。垦区电网经过40多年的运行,设施陈旧老化,线损严重超标,造成供电成本激增。随着垦区农业的不断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启动及节水技术的推广,整个农网供电负荷增长迅速,现行电网已不堪重负,急待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1月2日08时到3日12时,北疆地区的石河子垦区出现了一次以降雪、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北疆沿天山一带的石河子垦区大部分地区达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海涂垦区综合开发总体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大系统分散协调原理,给出了总体模型的求解方法.以大喇叭垦区的背景资料为基础,筛选出最优围垦规模、最优产业结构、最优排涝方案和海水养殖供排水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石河子垦区地处天山北麓中断,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即东径84'58"~86'24",北纬43'26"~45'20"。全垦区面积7529km2,石河子市位于垦区中部,南倚天山,东以玛纳斯河为界与玛纳斯县为邻,南、西、北三面与沙湾县环接,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12.
该文根据大喇叭垦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建立了确定最优产业结构的线性规划模型,并根据该垦区发展侧重点的不同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可能变化范围,采用模糊决策理论进行了多方案综合评判,从而筛选出最佳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垦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大风沙尘、霜冻、冰雹、干旱等是石河子垦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本文针对影响石河子垦区农业生产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及时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息,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开展石河子垦区特色优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的必要性出发 ,结合国内外农业技术现状 ,提出了以特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围绕 :1)垦区特色及优势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 ;2)垦区优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特色优势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构建 ;4)精确农业和西部大开发———石河子开发等四个领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勇 《科技信息》2007,(24):285-285
1.近年来我区旱灾成因我区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为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三条主要河流所控制,垦区位于中温带干旱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降水稀少,蒸发量旺盛,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3倍左右,属全灌溉农业区。受垦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工程老化等因素影响,垦区内旱灾频繁发生,其成因及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玛纳斯垦区以其优良的水土光热资源成为历代屯垦重地。屯垦活动始自唐代,清乾隆时期是屯垦的兴盛期。新中国成立后对垦区的屯垦,无论是开垦的规模、开发的广度、组织形式,都是历代屯垦无法比拟的,它对改进当地的耕作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文化水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科技》2008,(4):I0001-I0001
<正>1《石河子科技》是石河子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石河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它的宗旨是反映石河子垦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垦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科技》2008,(5):I0001-I0001
<正>1《石河子科技》是石河子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石河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它的宗旨是反映石河子垦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垦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科技》2008,(2):I0001-I0001
<正>1《石河子科技》是石河子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石河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期刊。它的宗旨是反映石河子垦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垦区科技、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垦区农业基层的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垦区农业基层党建工作,笔者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