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索刘振学散文诗由世俗性体悟到思辨性升华,由粘滞于泥土的人生到空灵的蝶之天空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2.
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选择社会生活的某些现象、自然界的某些事物作为征体进行描写刻划,并将这些无意识的事物或现象敷上感情色彩,从而创造出特有的艺术形象,以此来说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暗示某种生活经验或哲学思想,或抒发自己微妙的情绪,或褒贬某种精神品质。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征体与本体往往不同时出现,征体在前台亮相,本体却隐藏在幕后,征体与本体的关袞也不直接挑破,  相似文献   

3.
冯雪峰同志是一位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优秀文化战士。他在极其坎坷、曲折和不平凡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作品。诗歌,曾是他进行过辛勤开拓,并收获了硕果的园地。冯雪峰在青年时代参加“湖畔”诗社时作的大量诗作,曾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四十年代初,他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时所写的不少诗篇,同样是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的优秀作品。一九四六年,冯雪峰把自己过去在狱中所写的作品进行整理,选编成诗集《灵山歌》在上海出版。这本诗集的封面上,赫然画着一只带着沉重铁链、正在控诉的刚强有力的手臂,充分表示了诗人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极端蔑视。雪峰同志敢于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年代  相似文献   

4.
诗歌作为音韵与意义浑然天成的纯文学形式,其形式与意义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曹明伦在所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把握住了莎诗特有的神韵、音韵以及形韵,并巧妙地使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音义特征在译诗中得到了再现。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1,(1)
|美|威廉·拉什杰库伦·默菲/著周文萍连喜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垃圾之歌》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AHernative丛书,编者将其译为"另类丛书",并解释其意图:"多年来,我们对译介主流思潮和经典学术所倾注的热情,使我们对其他有趣的思想和知识闭上眼睛。"而"读书人渴望从书中获得享受,一板一眼的论述和陈旧庞大的主题令人望而生畏。"于是,他们希望"从这两个方面给读者以乐趣和满足。"和丛书现选的其他9本著作一样,《垃圾之歌》可谓由小见大、视似无味却有妙趣横生的佳作。作者之一的威廉·拉什杰不但是著名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还是全美闻名的亚利桑纳大学垃圾计划的创立者。本书从纽约市斯坦顿岛海滨的巨大垃圾山开始,揭示了垃圾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诸多奥秘。作者认为,金字塔考古学考证的是古埃及的垃圾,而我们今日留下的垃圾山,又会告诉后人我们的偏执与愚昧。本书以富于趣味性的思路和方法,详尽考察了今天的垃圾,并从宏观的历史角度进行探讨,澄清种种环保迷思与相关的政治、社会与文化争议。这本书再一次让我们发现,人类实际上并不知道许多自以为知道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表现艺术结合得比较完美的长篇小说。作品围绕着一个突发性重大事件——天堂蒜薹事件展开叙述,通过多重话语叙事,对这一悲剧事件进行了立体呈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天堂县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并融入了莫言作为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作家,对农村问题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人性思考。作品还借助于时空交错、叙述视角的不断切换等叙事技巧,营造出一个多维的叙述空间,形成散点透视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文本意蕴解读的多种可能性。本文拟从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多重话语叙事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以期更准确地把握这部优秀作品的主旨意蕴和艺术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知识出版社寄来了我翻译的《乔治·马歇尔传》样书,大部头书,沉甸甸的,就像马歇尔沉甸甸的人生。很少有人具备马歇尔那样的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作为参谋官在法国前线战地侦察,最后成为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的助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协助罗斯福总统整军经武,使美军从27.5万人扩充到800万人,  相似文献   

8.
《最后的歌》是当代美国著名畅销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作品。它是一部成长小说,讲述了少女罗妮在18岁的夏天在父亲的家乡的各种经历,反映出她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路径通常是他们经历成长的困惑,遭遇考验,陷入困境,然后顿悟获得认知。这种结构模式极大程度地展现出青少年的成长特点。《最后的歌》对罗妮的成长叙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考验到顿悟,在经历考验时,她遇到诱惑,感受了迷惘,顿悟后失去天真并认识了人生和自我。  相似文献   

9.
一场沬同志的《青春之歌》反映了“九一八”到“一二八”这一历史时期的北平青年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所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民族救亡运动和进行的生死斗争,及知识青年怎样走向革命的曲折过程。并使我们读者看到从这个革命的洪炉中锻炼出了成批的优秀的革命战士,林道静就是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一个。小说主人公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无疑是我们今天每一个要红透专深的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道路,尽管林道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林道静思想发展的过程,就是她不断地跟  相似文献   

10.
一支由委内瑞拉工人、农民、学生、自由职业者和爱国军官组成的人民武装,于一九六二年三月在委内瑞拉西北部山区揭竿而起后,便不断地发展壮大,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下面是游击战士喜爱的洋溢着革命热情的《游击队员之歌》的歌词: 工人、农民和学生啊我们将为你们誓死战斗, 祖国英勇的妇女们, 你们已拿起了武器; 我们为神圣的死者报仇, 祖国啊,千万不要悲伤; 我们要把剥夺我们自由的锁链打断!抛沉海底。前进!游击队员们, 万岁!革命越过高山,穿过平原, 行进在祖国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王勇男诗集《雪太阳》部分诗的评论进行有关诗歌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任何诗篇都是人类精神现象通过审美手段的一种交流。它首先应该也必须荷载着被人们理解,进而满足欣赏渴望的意义,表达自我,同时又超越自我及个体生命的所有局限,在更广阔的范围,使自我的探寻带着永恒鲜活的感受,突入到别人的心灵中。这样,每首诗章——心灵的歌、生命的歌,才能将号角的响亮,重鼓的力度,弦琴的韵律,溶合到一处并酿成具有丰富的民族乃至人类意识在内的个体意识,升华出优美的、与时代节奏相吻合、跨越地域及  相似文献   

13.
我们站在新世纪文艺思潮的台阶上,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形象高加林进行重新审视。对高加林在人生岔路口的抉择进行再分析,认为高加林身上蕴涵了“恶”,有着其产生的内驱力,在客观上它是一种历史的杠杆,他的抉择是种充满悲壮情调的英明之举。高加林现象本质上对社会起到了暴露、破坏和推动改革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自我之歌》是惠特曼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文章从诗歌体裁,主题思想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自我之歌》,肯定了《自我之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审视分析了《野性的呼唤》的文本意义,揭示其背后的隐喻机制,并对这一文本生发的诸多侧面.作了理性的读解。  相似文献   

17.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小说以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古朴敦厚的神话复现艺术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在世界文学中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魔幻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手法入手,从超自然因素、神话模式及拼版叙事三个方面分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魔幻表现手法,并揭示小说现实意义:黑人只有坚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小说以光怪陆离的魔幻色彩、古朴敦厚的神话复现艺术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技巧,在世界文学中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魔幻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手法入手,从超自然因素、神话模式及拼版叙事三个方面分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魔幻表现手法,并揭示小说现实意义:黑人只有坚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文本,分析主人公奶娃的姓氏“戴德”和“飞翔”这两大象征寓意,探讨了小说的主题:美国黑人只有认同自身的民族身份,坚持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著名诗人梁上泉先生即将出版的第27本诗集《不老草》,几乎兼有诗人以前全部诗集的所有新诗体式,首次入选诗集的有246首微型诗,语言形式的技巧玩味,诗歌思想的深度开掘与诗美表现的创新品位等等,是《不老草》关注的艺术目标,但日常生活的诗意发现与保存形式,才是诗人当下兴趣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