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属的"好奇号"火星车,不久前首次使用其全套搭载设备对火星土壤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火星土壤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好奇号"使用机械臂抓取火星地表土壤样本,并将其送入火星车内部的分析仪.分析结果显示,除了一些常见的成分之外,火星土壤中还有一些含有水、硫和氯的物质."好奇号"在任务开展的早期阶段便取得这样的发现,展示了它在未来两年的主任务期内,对多样化的火星土壤及岩石样本开展分析工作的能力.科学家们也趁此机会对"好奇号"所搭载的设备状况开展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深色尘埃意味着地质证据表明,最近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在过去5万年内,这在地质学上相对年轻。”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从地质意义上来看,火星已经“死”了。这颗星球上到处都是火山,有些地方还有古老的熔岩流。但这个寒冷、贫瘠的星球似乎早已失去了如其名字一样的火般的热情。最新研究显示,火星可能不是人们认为的地质死亡世界,因为科学家在其地下发现了岩浆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近日再次取得重要发现——它在火星上发现一个古代淡水湖泊的证据,这样的环境将有可能适合简单的微生物生存。尽管今天的火星一片荒芜,但科学家们很早便发现早期历史上的火星环境要比现在更加温暖潮湿,也更接近今天的地球环境。这还是首次找到如此直接而重要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有关这一发现的论文已经刊载于《科学》杂志上,并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秋季会议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1.6亿年前,两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的小行星发生碰撞,产生很多大块岩石急速冲向地球,其中一块最终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媒体1月25日报道,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圈“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洋细的“于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叶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力"将会揭晓火星表面之下隐藏的谜团,而这将是美国宇航局首次研究火星内部深层结构的探索任务。科学家希望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解释岩石行星的形成,其中包括我们的地球。"洞察力"任务计划2018年5月8日之后的5个星期某个时间窗口进行发射,并预计在2018年感恩节之后着陆火星表面。洛克希德-马丁太空系统公司太空飞  相似文献   

7.
美国宇航局正在考虑向火星发射一个特殊的探测器,它将继承先前的“凤凰号”探测器,使用钻头在火星上钻出迄今最深的孔洞进行考察。如果一切顺利,这项名为“洞察”的计划将会于2016年实施。根据项目首席科学家、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专家布鲁斯?  相似文献   

8.
根据两支独立的科学家小组的新研究,火星上一度存在液态炙热岩浆海洋。这一研究发现意味着火星温度冷却下来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超过此前的预计。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对美国宇航局火星侦察轨道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火星上的斜长岩。在太阳系内的斜长岩通常只存在于两个地方,一是地球的上层大陆地壳,另一个是月球高原。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家近日找到了火星上一处陨石撞击坑,该撞击坑可能与火星古代的一次剧烈撞击事件有关。当时那场撞击引发火星上的一次强烈海啸,汹涌的海水横扫火星表面的大片区域。一个科学家小组相信在大约30多亿年前,有颗小行星撞击到火星上的巨大海洋中,并掀起高度超过150米的海啸浪潮。科学家们猜想这次海啸事件可能曾经深入内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2,(3):34-34
近日美国一位档案管理员在打开属于比尔·克林顿的文件箱时,发现已经失踪30年、由“阿波罗17”号任务带回地球的月球岩石,这块岩石现在的市值可能已经高达1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3,(23):26-27
“鸣沙”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全球已经发现了数十处沙滩或沙漠存在“鸣沙”现象。但多年来,科学家们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一直未能找到明确的答案。但近日,法国巴黎市立高等工业物理化学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鸣沙”的形成原理是由上层运动的沙粒与下层固定的沙层之间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弹性波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了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在36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似地球的行星。不过这颗“第二地球”的正式名称可一点也不浪漫,科学家们给它的编号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HD85512b。这颗行星位于南天的船帆座,围绕一颗黄矮星运行。天文学家们使用安装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运动行星搜寻设备”获得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3.
火星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自从航天时代开始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超过40颗探测器,科学家们迫切地想知道,尽管现在满目荒凉,但在历史上这颗红色的行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而现今一颗最新探测器即将抵达这里,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也就是"好奇号"火星车。但是尽管科学家们兴致高涨,仍然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火星探测是否真的是一项值得去做的投资?因为很显然,探测火星并不便宜。当然我们很难开列出一张完整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研究表明,在两班牙富含铁的河流中发现的微生物化石揭示了火星上矿石可能保存着过去生命体存在的迹象.这项发现将促进科学家研制装备新一代火星探测器,在探测器上装配能够发现火星过去生命体存在证据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生物体曾在几十亿年前出现过,任何类植物微生物都将留下一段由纤维细胞构成的丝状绒毛,纤维素可能是最理想的火星生命证据. 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已在地球上发现类似的被称之为"纤维素"的古老绒毛.这些绒毛存在于2.5亿多年前沉积的盐块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生物物质.在发现纤维素大约一周前,一名行星科学家宣布了在火星上发现脱水盐层的消息.纤维素的发现可进一步帮助科学家寻找外星生物或者它们过去的生物迹象.  相似文献   

16.
邓琦 《科学大观园》2020,(16):56-57
正即使研究发现火星可能支撑人类居住,开展火星移民也还有漫长的路,代价非常高昂。火星探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火星移民还有多远?火星探测哪一步最难?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近日,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助理、鸿鹄专项首席科学家魏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鸿鹄专项行星光学遥感首席科学家何飞,揭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员们先后从月球表面带回超过440千克的岩石样品,但这些样品的许多特性却让科学家们一直迷惑不解。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宣布,通过“起源号”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已经解开了月球岩石的一些未知奥秘。  相似文献   

18.
欧洲航天局和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在伦敦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欧洲第一个火星登陆器“猎兔犬2”号计划失败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和项目管理不善。事件回放:“猎兔犬2”号一去不回2003年6月2日,“猎兔犬2”号搭乘欧洲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飞赴火星。2003年12月19日,“猎兔犬2”号从“火星快车”上脱离,独自向火星进发。但是,就在它按计划于2003年12月25日着陆火星时,地面控制中心与其失去了联系。欧洲和美国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手段搜寻“猎兔犬2”号,终未得到任何结果。事故调查:投入少“猎兔犬2”号先天不足欧…  相似文献   

19.
动物趣闻12     
《科学大观园》2002,(12):32
复活2.5亿年前的生命美国科学家使一个有2.5亿年历史的细菌复活了。这个细菌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生命体。科学家们是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德附近的一个地下洞穴中发现这个细菌的,它生活在一个古老的盐晶体中,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数千万年以前的化石和岩石已为地质学家们探索地球的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有关媒体报道,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员们先后从月球表面带回超过440千克的岩石样品,但这些样品的许多特性却让科学家们一直迷惑不解。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日前宣布,通过“起源号”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已经解开了月球岩石的一些未知奥秘。这项最新成果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登纳研究所专家丹·布勒特和瑞士苏黎士天文研究所专家安萨噶·戈瑞姆伯格共同完成的,并发表在2006年11月17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丹·布勒特称,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宇航员们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样品感到迷惑不解,这些岩石具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