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借助原始文献,运用实证方法辨析周作人散文言志论的意蕴和审美品格。周作人的"言志"不仅是言个人之志,更为重要的是借个人言志寄寓自己的文学、文化理想,主要是追求传统的审美品格和反对文学的功利色彩。因此周作人的"言志"是指自我的独善。当然,周作人的"言志"说已不同于五四时期健全的文学个性论,而是一种消极的个人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文学思想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示出他从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到转而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复杂历程.既反映出周作人文学思想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也显示了五四时期相关文学概念内涵的多样性,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及相关作家的文学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 为什么要选讲《知堂文集》周作人一生编过许多散文集 ,大多是编年体的文章结集 ,而《知堂文集》却是他亲手编辑的一本自选集。 1 933年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 ,上海书店出过影印本。 2 0 0 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止庵策划的“周作人自编文集”系列 ,《知堂文集》亦在其中。止庵在《关于〈知堂文集〉》中有如下评说 :“三十年代初 ,周氏在完成文章路数变化的同时 ,还对自己此前一个时期 (从五四或更早些时候算起 ,不妨称之为周作人创作生涯的前期 )加以总结 ,讲演《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为一例 ,几种自选集性质的作品 (除本书外 ,还有《儿童…  相似文献   

4.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要求相一致,在文学领域内兴起了一股启蒙文学思潮,它主要表现在五四新文化先驱的文学思想主张上,以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为精神标高。"人的文学"观包蕴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侧面: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这股启蒙文学思潮在五四后半期(1921年以后)分化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3种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5.
研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自然人性、个体自由、艺术独立等人本文学思想。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为艺术的”和“为人生的”、“即兴的”和“赋得的”,再通过比较、选择、整合,构建一种理想的合乎人性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6.
从“活的文学”(胡适)到“文学革命”(陈独秀),再到“人的文学”(周作人),“五四”学者从语言、社会与人个层面,对文学的现代性作了最初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周作人深受当时西方方兴未艾的文化人类学的影响。文化人类学理论对周作人的人文思想和翻译活动,尤其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翻译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他全景式地译介了希腊的神话、诗歌、戏剧,力图全面展示古希腊人的生活、思想、艺术、人生观、世界观,借以开启民众、教化大众。  相似文献   

8.
阐述周作人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文学口号,即所谓“人的文学”这一命题涵盖的思想底蕴与理论内涵:(一)灵肉一致的人性现。(二)尊重个人、利己利他的人道主义。(三)对平民文学的推崇。(四)提倡“为人生”、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9.
对周作人与吴宓的文学思想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周作人的文学观以个人为本位,提倡“人的文学”;吴宓则更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生。周作人一贯坚持“无用之用”的文学功利观,而吴宓的文学功利观以提倡道德为中心。周作人积极倡导“文学宽容观”,吴宓则站在新人文主义立场上持保守的文学观。周作人注重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艺术特征,吴宓主张文学的道德教化功用,但也表现出对形式美的推崇。  相似文献   

10.
对"五四"文学的阐释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初期的文学史研究者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等人以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分别展示了他们各自理念观照下的"五四"文学,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史则习惯于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五四"文学放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进步/反动、理性/非理性、写实/抒情、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启蒙/救亡等对立框架中进行考量,从而造成"五四"文学的阐释悖论。新时期以来,研究界渐渐摆脱之前那种本质主义的、二元对立的研究方式,吸取西方的非本质主义、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尝试以关系思维的研究方法重新解读"五四"文学,从而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五四"文学的复杂与悖论性。  相似文献   

11.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酒在《诗经》"二雅"及清华简《耆夜》的宴飨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作为一种媒介,沟通神人、君臣、宾主,是贯串宴飨礼的纽带。酒是宴飨礼的中介物,也是宴飨诗的关键意象,它是为礼乐文明服务的。酒是宗族血缘网络的纽带,也是祭祀祖先神灵的媒介。周人重德,在对酒的态度上重视酒德。周人饮酒是为礼乐文明服务的,德是礼的内化,酒德是周人对酒的态度的表现。周人不杜绝饮酒,但反对纵酒失德。从某种程度上说,宴飨诗是周人礼乐制度嬗变的镜子。《耆夜》展现了宴飨礼典尤其是赋诗的具体过程,反映了周公的"无逸"思想,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参加2007-2008全国排球联赛的四支高校排球队(武汉体育学院女排、复旦大学男排、天津工业大学男排,北航男排)的比赛成绩来分析这四支高校队伍的管理体制、训练、队员和训练团队状况以及经济支持等环境影响因素以及队员竞技能力因素,从中找到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来促进我国高校排球队的竞技能力的提高,由此带动我国高校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底开始,周立波凭借自己独创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和《我为财狂》在上海迅速蹿红,成为2009年上海演出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他本人也成了2009年中国娱乐休闲文化的热点人物。从海派文化的消费传统看,周立波是在用"海派清口"这种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入创新意识的表演形式,通过怀旧的言说方式勾起观众的大上海主义情结,赢得观众的认同,然后再用一种娱乐的方式与社会热点、当前时政进行对接,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口味,从而扩大了其在娱乐文化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川陕革命根据地从创建到盛极至撤离,中共党组织都在其中处于高屋建瓴的独特地位。而它毕竟不同于政权或群团组织,发挥的作用也就互不相同。如何避免党组织指令一切而削弱政府应有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划定在政府方面应起的作用,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在工作中相得益彰,是川陕省党组织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事实证明川陕苏区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谭平山对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立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其表现主要有:在北大读书时,以《新潮》、《政衡》为阵地,宣传十月革命及社会主义,还经常把《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政衡》等进步刊物寄给广东的同学、亲友;创办《广东群报》,在广东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创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协助陈独秀创建广东共产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陈独秀离开广州后,广州党团工作就由谭平山全面负责,当时北京、上海、广州被称作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地区,.当时就有了“南谭(平山)北李(大钊)中间陈(独秀)”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了解当代数学的一扇门窗——评《当代数学大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当代数学大师》的基本内容 ,并对该书的特点与意义作评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新文艺方针在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总理的政治报告中阐述得非常清晰。共和国诞生后,这个新文艺方针的首次实践凸显在《新曲艺丛书》的编撰出版发行和新曲艺活动的展开传播层面上。这是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全国政权后,在新文艺方针指导下以北京为中心展开的首次"新文艺运动"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文艺方针的初步制定和具体实践,为共和国十七年的新文艺走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为旧文艺的高雅向新文艺的通俗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发挥共青团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工作职能,共青团要立足职责使命,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自我革新。通过深化共青团改革,有利于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凝聚青年智慧与力量,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大连民族大学共青团以落实“三个突出” 战略为方向,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着力解决青年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和困难,保障青年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