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探讨肌内效贴布结合弹力带分级抗阻训练对大学生颈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采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技术经过12周和24周贴扎以后,患者VAS指数得到明显改善,但NDI指数和肌力并未见显著性改善;采用弹力带分级抗阻训练结合肌内效贴扎24周,比单纯弹力带渐进式功能训练和单纯肌内效贴扎,颈部VAS,NDI评分显著降低,肌力评分显著提高,说明综合干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布结合弹力带分级抗阻训练和单纯弹力带分级抗阻训练对大学生颈型颈椎病干预效果明显,肌内效贴布仅对疼痛感减轻有效.  相似文献   

2.
肌内效贴布对急慢性损伤引起的疼痛缓解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肌内效贴布在临床上对多种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方法:将患者按照性别,年龄,损伤原因进行一对一配对分组,分为肌内效贴扎组(即采用肌内效贴扎+短波磁热等常规物理治疗)和常规物理治疗组(即采用短波磁热等常规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疼痛量表VAS的评定,评定采用匿名形式,并记录患者的详细病情和其病因和使用何种包扎方法.在两组病人接受肌内效贴布治疗后的24-48h内再一次让患者填写VAS量表.对比每位病人前后两次评定数据,并分析两组病人的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肌内效贴布配合常规物理治疗的方法比单纯采用常规物理疗法在缓解最大疼痛,损伤部位放松时的疼痛,夜间疼痛,白天疼痛和日常活动时的疼痛方面,治疗效果两组有显著差异;而在针对最小疼痛,损伤部位用力时的疼痛的缓解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用肌内效贴布配合常规物理治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疼痛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动损伤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法,对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研究及康复治疗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及趋势进行了阐述,使人们对运动损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学生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及伤后早期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高校体育学生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发现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其性质与运动项目专项技术特点有密切的关系,运动损伤后进行早期的体疗康复与治疗,可以达到加速损伤的愈合及其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现代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由此得知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网球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有腕、膝、踝、肘等部位,损伤的类型以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为主,针对损伤治疗的研究较多,但是在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伤后处理的影响因素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或较为简单,很少从训练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找出当前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探讨网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推动相关的研究向更为全面、精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ybex-60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11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患侧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运动训练,研究膝关节在运动损伤后通过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影响.选用在不同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s)时的屈伸肌峰力矩、单次最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等指标对训练结果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期通过等速运动训练后,对上述指标均可产生良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膝关节等速训练,可加速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过程,对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对下肢运动损伤进行康复治疗的优势,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下肢运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康复组(A组)和快速康复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以及满意度、正性负性情绪评分,其他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下,运动和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由于人们对运动项目的要领掌握不够清晰,致使在运动中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这与运动的初衷严重不符,要想避免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就需要在进行实际运动项目之前,找准运动项目损伤的规律,这样才能在运动的过程中避免此类运动损伤的发生。文中在对运动损伤的规律进行分析之后,以篮球运动为例研究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运动康复的训练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找到健康安全的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普通高校龙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对湖南开展龙狮运动较好的高校——邵阳学院龙狮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龙狮运动的损伤除具备一般运动损伤特征之外,还表现出专项性特点:软组织运动损伤是龙狮运动的主要运动损伤,其中开放性软组织的擦伤和闭合性的挫伤和腰肌损伤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腕部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与访谈,对参加江苏省16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的运动员手腕部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造成手腕部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治疗的手段,以期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为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1.
冷却疗法具有止痛、防肿、减少继发性损伤等作用。在确保关节可动范围条件下尽可能早的开始运动对防止肌肉组织的萎缩和关节的僵硬、缩短康复时间有很大作用。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运用冷却与运动相结合来治疗运动损伤与伤后康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依据国内外文献及临床的实际应用经验,对冷却结合运动的康复疗法,以踝关节扭伤作为病例,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院校足球选项课中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诸方面分析讨论了运动损伤的原因与规律,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问题。方法采用运动者和正常人进行匀速缓蹲起和"站桩"动作过程中,肌电的IEMG RMS值比较分析和损伤患者进行匀速缓蹲起康复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肌电图分析比较,匀速缓蹲起下肢肌肉RMS均值均小于站桩;匀速缓蹲起最大幅值均大于站桩最大幅值;匀速缓蹲起最小幅值均小于站桩最小幅值。作者长期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通过1~3个月的康复练习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训练和活动。结论下肢"匀速缓蹲起"较好地发挥了肌肉运动中的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作用,对膝关节功能和肌力有较好的康复作用。匀速缓蹲起较站桩方法相比较更有利于恢复、发展神经系统与肌肉的协调能力、与运动技能结合更加密切,是一种防治髌骨劳损,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的动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2010级和2012级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诱因、容易损伤的部位、损伤的时间和地点等,探讨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一般规律,提出有针对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羽毛球主项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训练和比赛等其他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为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和伤后的康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力是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速测试和训练技术是一项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功能训练的有价值的技术,因此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等速测试系统不但可对肌肉功能进行定量和客观的评价,而且可以通过运用该系统进行力量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用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韩军  何源  刘宗焱  王涛  程慧君 《科技资讯》2007,(11):175-175
从体育运动的实际出发,对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作全面探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效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前交叉韧带运动损伤临床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最重要的稳定因素,对膝关节起着导向和限制作用.前交叉韧带断裂可以导致严重的关节不稳,从而严重影响运动功能;如未得到及时治疗,还会继发半月板、关节软骨损害和骨性关节炎等.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前交叉韧带断裂导致膝关节功能丧失,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呈进行性加重的态势.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从韧带的解剖、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完善前交叉韧带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浅谈足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学校园中足球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但运动损伤经常出现,所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对乐山师范学院足球专选班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运动损伤的原因、类型及部位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提高足球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铁生  刘野 《科技信息》2007,(7):167-167
足球运动项目高对抗性的特点,决定了足球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较高。因此,世界各足球强国都把防治运动损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足球运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足球运动常见损伤的部位,种类以及各种预防治疗方法.及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为预防、避免或减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运动损伤呈现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腰背部、腿部和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主要损伤类型为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扭曲伤和挫伤,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静养、理疗和降低运动量,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