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反"、"十九畏"作为中医药领域传统的配伍禁忌,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临床不乏反药同用治疗某些疾病突显奇效的病案,其是否确属绝对配伍禁忌,是众多学者及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是卫生部为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问题,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的法定标准.据统计,其1~20册共收载成方制剂4052个品种,其中含反药配伍的成方制剂65个,包括含"十八反"药对的品种43个,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25个,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3个.经分析可知,该标准含反药药对的成方中以乌头类与半夏、官桂与赤石脂配伍使用为多;其临床应用特点,含"十八反"药对的成方主要用于风湿痹病、跌打损伤,剂型以丸剂、膏药、橡胶膏剂为主,口服与外用比例相当;含"十九畏"药对的成方主要用于月经不调,以丸剂口服为主.在处方药味数方面,含反药药对的成方以16~30味的处方较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十九畏"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提出下一步开展"十九畏"研究的建议。回顾了"相畏"的含义衍变、"十九畏"歌诀的出现、目前《中国药典》对"十九畏"的相关规定。从文献记载、临床报道、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十九畏"的宜忌争论。分析整理文献,总结"十九畏"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可以看出,临床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文献的角度,进行回顾性总结,从中挖掘整理"十九畏"反药组合的临床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应用规律。关于"十九畏"的实验研究主要从化学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几方面开展。总结了关于"十九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十九畏"今后研究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十九畏"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提出下一步开展"十九畏"研究的建议。回顾了"相畏"的含义衍变、"十九畏"歌诀的出现、目前《中国药典》对"十九畏"的相关规定。从文献记载、临床报道、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十九畏"的宜忌争论。分析整理文献,总结"十九畏"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可以看出,临床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文献的角度,进行回顾性总结,从中挖掘整理"十九畏"反药组合的临床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应用规律。关于"十九畏"的实验研究主要从化学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几方面开展。总结了关于"十九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十九畏"今后研究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野麦畏在常温下易结晶的特性,通过结晶法与重结晶法的比较,溶剂选择、溶剂与野麦畏原药的不同配比及结晶温度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利用重结晶法提纯野麦畏的技术。试验确定了溶剂、野麦畏原药的配比溶剂与结晶温度,得到了纯度达到90%以上野麦畏的结晶体,总产率达到67.63%。  相似文献   

5.
中医是通过“四诊”“八纲”等法则,运用辩证论治的方法及中药配伍等各个环节来处理疾病,而最关键环节─—配方至关重要,如配错药品,不但影响疗效,而且还危及病人健康,笔者探讨处理疾病的重要环节─—配方中注意的几点,以供参考。一、注意“十八反”与“十九畏”“十八反”“十九畏”是中药配伍中禁忌的,作为中医药人员应牢记勿误,在此不予赘述。但“十九畏”与中药配伍中的七情之一“相贯”是否一回事?这是要弄清楚的。“十九畏”属禁忌范畴,而“相畏则是处方配伍之一,它们是截然不同的。目前有些杂志刊物报导:某些疾病可用“…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儒学教育观 孔于是从事私人讲学的创始人之一,研究教育,对孔子开创的儒学教育观,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批判地继承儒学教育观的精华。开创于封建社会起始期的儒学,有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意识形态的糟粕,是不足为怪的。儒学有些内容是明显的糟粕,如听天由命,维护统治秩序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轻视体力劳动,称请教“学稼”、“学圃”的樊迟为“小人”,等等。  相似文献   

7.
中药十九畏,不如十八反那样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随着对药性理论的深入探讨,中药十九畏实验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中药十九畏据高晓山等考证:最早记载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刊于公元1622年,从明初的一些方书、本草中均不见十九畏歌诀。川乌和官桂始见于南宋的《本事方》、《局方》看来十九畏最早也不会早于南宋。可以断定:十九畏的形成不会早于公元12世纪。是一组  相似文献   

8.
牛青原  刘良  吴岚  白瑛 《甘肃科技》2008,24(6):34-36
野麦畏成盐反应是合成野麦畏的基础,也是提高野麦畏收率的关键。通过试验,选定了在提高氧硫化碳的纯度,投料时加入溶剂C、提高一步反应碱浓度、降低相转移催化剂浓度的工艺条件下合成野麦畏,其收率由原来的79%提高到82%,适于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9.
《论语.子罕篇》“子畏於匡”中对“畏”的训释历来众说纷纭,大致训为畏惧、有戒心、拘禁等义。经考察发现,以上训释存在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词义引申规律等问题。因而考求“畏”为“围”的误字,二字因音近而致误,“子畏於匡”当为“子围於匡”。  相似文献   

10.
元代蒙古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封萨迦派高僧为帝师,尊藏传佛教为国教,使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同时,畏兀儿人亦接受了藏传佛教,用回鹘文翻译了许多藏文佛典,将畏兀儿佛教发展到更高的境界。虽然藏传佛教传入畏兀儿人的时间较短,却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对畏兀儿的宗教典籍、语言文字、密宗真言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谢斯莉 《广东科技》2011,20(12):26-27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评价。缺乏自信心,就会形成心理上的自我鄙视、自我否定、自我挫败。对人影响最大的心理缺陷是不自信,社会越向前发展,缺乏自信的人就越不适应。而现在的中职生普遍缺乏自信心,做事畏手畏脚。这对他们的成长和今后的事业发展很不利。本文对中职生自信心的缺失与培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初学者对《普通逻辑学》的畏学现象,提出教学《普通逻辑学》必须把握其特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循序渐进,终能熟能生巧、自如运用。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初步研究了农药“多虫畏”[2—(对氯苯基)—3甲基丁酸—间—苯氧基苄酯]对植物的生理效应。“多虫畏”100ppm涂棉叶能促进棉叶对~(32)P的吸收和积累。“多虫畏”加入营养液水培小麦,低浓度时促进根的生长,增加根的干重,高浓度时则抑制。“多虫畏”在100—200ppm浓度范围内均促进小麦根系对Ca~( )的吸收。从小麦胚芽鞘切看试验及酵母细胞分裂试验结果看出“多虫畏”不表现类似植物生长素及类似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目前实验结果可以肯定“多虫畏”对作物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其施用于棉田增产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几种化学除草剂在草坪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初步筛选出适于防除草坪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和适宜的浓度:麦草畏3L/公顷、绿黄隆150g/公顷,2甲4氯3kg/公顷+麦草畏3L/公顷,2,4-D丁酯3L/公顷+2甲4氯3kg/公顷,它们的鲜重除草率均在80%以上,这些药剂对草坪草无药害,对草坪的鲜重,干重,分蘖、侧根、根状茎等生长指标无不良影响,并能提高草坪覆盖度。  相似文献   

15.
十九畏是中药的传统配伍禁忌,但古今兽医验方中有又十九畏配伍方,作者在临床上进行了验证。选用六种十九畏配伍(官桂配赤石脂、芒硝配三棱、巴豆配丑牛、丁香配郁金、硫黄配芒硝、狼毒配密陀僧)共治疗家畜常见病139例。结果:显效114例,好转8例,无效12例,死亡5例。其中官桂配赤石脂应用最多,巴豆配丑牛次之,芒硝配三棱者最少。官桂配赤石脂止泻效果更佳,巴豆配丑牛和芒硝配三棱治疗粪结疗效满意。表明十九畏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只要辨证准确,配伍比例适当,十九畏配伍有效方的适应症有风寒感冒、脾虚不磨、胀气、寒结、寒泻、虚泻、滑精、闪伤、风湿、疥癣等病证。  相似文献   

16.
那是刚开学时,我发现班级里有个叫高源(化名)的学生,基础很差,课堂上总是畏手畏脚,显得很自卑。为了鼓励他,激发他的自信,课堂上我有意提出了一个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他站了起来,回答得不仅正确,而且声音特别响亮清晰。随即,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回答得真好!把掌声送给他!”我带头鼓起了掌,学生们也跟着鼓起掌来。但我很快发现在鼓掌时有不少学生的脸上都是一副不屑的表情,我感到不解。  相似文献   

17.
元代是甘宁青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元王朝将该地区的西夏遗民以各种形式大量内迁促其融入汉族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汉人、蒙古人、畏兀儿人、西域人迁入这一地区,使该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共处的新格局。由于长期而密切的族际交往,该地区出现了民族融合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赤壁赋》(亦作《前赤壁赋》千百年来论者基本上认为是苏轼旷达之作,尽管古今均有人认为有讥剌、优谗畏讥等忧患意,①但语焉不详。窃不自量,拟申言之。一、从背景材料看: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应其友人傅尧俞索近文之请,亲笔抄录此赋,后面加上一则题跋《书〈赤壁赋〉后》:“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尧俞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又有近年辑出的佚作《赤壁二赋》大书跋》②,内容相近:“去岁作《赤壁赋》…  相似文献   

19.
教思品课有三难:其一,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其二,学生认为思品课是假大空,学了也无用,因而厌学;其三,有些教师“上课讲条条,考试考条条”,学生不愿学。  相似文献   

20.
蒙元初期,萨迦派、噶玛噶举派高僧先后来到河西地区,与当地的畏兀儿佛教徒有所接触。此后,元廷设立了通往西藏的驿站,便利了吐蕃高僧前往中原地区,也密切了其与河西畏兀儿的联系。同时,大批畏兀儿人陆续迁入中原地区,逐渐由信奉大乘佛教转而皈依藏传佛教,其中有的受到蒙古贵族的信赖,充当蒙古皇室与吐蕃帝师之间的译者,有的修习喇嘛教,翻译佛典,为藏传佛教的弘传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