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对动词进行体进行认知研究。内部语境描述进行体动作的发生、发展和过程。外部语境描述进行体动作的开始、终点和情感色彩。对动词进行体的认知研究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动词进行体的认知的心理真实性,同时也反映了动词进行体丰富多彩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2.
粤方言与闽、客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粤语、阂语、客家方言进行体标记之间有比较密切的接触关系,都有“副词+动词”这一类型,粤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较其他两种方言丰富,它有“动词+体助词”或两种方式兼用的表现方式;客家梅县话的进行体标记兼有“副词+动词”、“动词+体助词”两种类型;潮州话进行体标记最为单一,仅采用“副词+动词”的表现形式。考察三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语义、表现法及民族思维方式差异这三个层次由表及里地探讨英语抽象名词在汉译时可灵活处理为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词组或分句的原因。英语抽象名词语义含义丰富以及英语重使用名词而汉语重使用动词与形容词,说明了抽象名词汉译方法灵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而英语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与华夏民族的综合型思维方式之巨大差异,是英语抽象名词汉译途径灵活多样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白国芳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3):100-102,128
动词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等事件过程。运动等事件范畴各基本语义成分在英汉语中的语言体现形式是同中有异。英语中,运动动词常包容方式意义,词化程度很高;运动的路径及方向意义主要由非词化的方式,即由单独的动词附加成分来表达。汉语中,运动动词只对几种基本运动方式做概括区分,详细的方式意义主要由动词的附加修饰成分即状语来体现,词化程度很低;而运动路径及方向信息则常整合在动词中,因此,汉语动词在路径意义上词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先传统的从词汇语义、论元结构和句法结构上来比较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最后在原则参数与构式压制理论下对这三类动词的分类提出质疑,认为所有动词在进入句法语义层面之前,表现相同的语义角色层级序列,只是在不同的语言或者不同的句式结构中表现出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肖海艳 《科技信息》2012,(22):175-175
日语中收受表现及授受动词的使用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学习日语多年者都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日语的授受表现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而且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所以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使用不当或错用的情况。本文主要对授受表现及授受动词的用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提高使用者对日语中授受表现及授受动词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位移动词“来”、“去”的参照点,分析“来”、“去”的语用含义,可以得出:“来”的语用含义是表示以位移的终点(即交际对象所在的地方)为参照点,动体从源点向参照点终点作近向的移动;“去”的语用含义是表示以位移的源点(即动体所在的地方)为参照点,动体离开参照点源点向终点作远向的移动。  相似文献   

8.
可换位的描摹性定语句和状语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表现为:描摹事物词语在动词前和动词后的语法地位不同;在定语和状语位置上两者的构成形式不一样;在动词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出的语义内涵也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动词不定式的动词特征,除了表现为有其语态、时态变化外,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可以带宾语.  相似文献   

10.
闫朝华 《科技信息》2013,(23):155-155,164
在日语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表示自发性的动作行为表现方式,经常使用的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动词「なる」等等都表现出日本人在思维和伦理构造上对于自发性的尊重和喜好。本文通过对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动词「なる」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考查,来进一步探究自发性对于日本人内在的思维构造的影响,以及潜藏在日本文化中的自发性元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岳强 《科技信息》2013,(2):251-252
形动词和副动词的相对时间并不完全是一种形态时间,而是一种形态—句法时间,这种形态—句法时间只能在句子中表现出来。而句子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研究形动词和副动词的时间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理解形动词、副动词短语的意义以及了解俄汉语之间的某些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7,(4):107-109
传统的观点认为静态动词不能用于进行体结构。然而以当代美语语料库为基础,我们总共检索到了428个静态动词"love"用于进行体态的例子。这表明仅仅依据传统的动词分类方式(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来判断哪一类词能否与进行体态连用是不可靠的,因为这两类动词在瞬时性以及稳定性方面不存在绝对的差别。在特定的情境下,当某一交际需要存在的时候,一些静态动词是可以用于进行体结构中的。把动词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的做法有利于语言学习者了解掌握它们的词汇含义,但是在此层面以外,比如在句法或语用层面,这一分类方式的作用就会变得微乎其微,毕竟很多因素会对语义产生影响,比如句式结构、上下文以及交际目的等。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情态动词“must”和汉语的情态动词“必”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都可以表示义务情态意义和认识情态意义。但是,由于制约情态动词的意义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这两个情态动词同时在语义表达上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通过对比这两个情态动词分别在认识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上的具体不同,能对情态动词的教学有所启示,以便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德语情态动词(亦称情态助动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如何表达情态意义上过去一直是把动词的叙述方式(der Modus)作为研究对象的。笔者认为,除了把动词的叙述方式作为动词的语法范畴来研究外,有必要对整个情态体系进行认真的探讨,因为情态动词就是表达情态意义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情态动词的定义以及一些有争议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并闸发一些个人见解。在用法上把情态动词分成客观、主观和语法三种用法。在翻译方面就德汉两种情态动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手手持设备交互,对比了在设备正面进行手势输入(单手拇指方式)和在背面进行手势输入(单手食指方式)的表现异同。通过5种手势特征(绘制时间、手势尺寸比、闭合手势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形状距离、绘制手势与目标手势之间的指示角之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面拇指比背面食指输入手势要快而且准确。但在某些特征细节上,例如闭合手势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和指示角差特征,表现相当。手势的输入方式(正面拇指与背面食指输入)与手势复杂度和目标手势尺寸在若干特征上(如绘制时间)有交互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为手持设备背面手势交互设计提供了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英语非作格动词的生成出发,探讨汉语的非作格动词可以带宾语现象的表现特征,认为当单个非作格动词与结果补语构成动结式复合词后,结果补语这一句法手段使得非作格动词后面可以带名词词组,然而其论元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该假设不仅能区别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而且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在极短的时间内习得母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涛 《科技信息》2009,(9):126-126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嵌“一”和省“一”式在功能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使得这两种形式在表少量动词重叠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对立存在。双音节动词重叠在最初阶段也表现出比较清晰的功能形式对立,但历经近代汉语发展的全过程后,却表现出形式合流的趋势,这体现了功能和形式两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8.
“V+向+O”和“V+往+O”格式中对动词V、宾语O以及格式所在主谓结构的主语的不同选择,都可以最终归因于介词“向”“往”的语义性质及路径图式。“向”和“往”的路径图式是:“向”对起点有所依赖,并突出其“路径”,有可能要表示终点;“往”的起点是不突出的,凸显的是“终点”,但蕴含着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藏文单音节动词词库,并对每一个动词形态变化类型进行标注。根据动词形态同形方式的不同,对4种4式和3种3式动词简化模式进行统计,从实证的角度对藏文动词的屈折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其简化规律,也为藏语语音和词汇的演变提供基础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言的发展,程度副词的用法在逐渐扩大,除了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的原有用法之外,又出现了很+名词、很+动作动词、很+区别词等新的搭配方式。这些用法虽然外在表现不同,但却存在着共性,即它们都是人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反映。所以,能够在"很+"框架中出现的词语都是无界的,其内部都具有同质性和可伸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