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际翻译理论下公示语汉译英的读者关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常收集的一些公示语的分析,探讨了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公示语汉英翻译时要对读者进行语言、文化和情感方面的关照,以便实现公示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纽马克按照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类,而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功能。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公示语应归于呼唤型文本。在公示语翻译时,应突出其属于呼唤型文本的特点,以确保公示语能够准确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文本一般分为两类:即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须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宜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交际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功能对等原则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为依归,以译文和译文读者为中心,以译意为核心的翻译理念,非常适合公示语此类实用文体的翻译。结合金华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功能对等原则指导下,实现公示语汉英翻译在信息、文体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对等。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公示语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为参观者提供必要的指示、提示和警示。文章将公示语归为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的结合体,并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以实地搜集的大量实例为佐证,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公示语是一种具有感召力功能的文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目的在于使公众去了解、去感知、去行动。对龙岩市目前的公示语英译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公示语的翻译忽视了其感召功能。公示语翻译时应采用交际翻译法,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文本的语境意义,注重向公众传递信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艳丽 《科技资讯》2007,(11):209-209
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日显重要。本文分析了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探讨了公示语翻译应当遵循其特有的语言特点,并对译者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8.
汉英双语公示语作为提示性社会标识,给外国朋友在中国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然而在这些公示语的英文翻译中,各类错误屡见不鲜,降低了其应有的应用功能。江苏常州地区一些公示语翻译同样存在交际信息失真等错误,解决这些问题在于采取翻译策略、提高译者素质和加强部门管理。  相似文献   

9.
傅海英 《当代地方科技》2012,(12):115-115,117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指出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的论以及旅游景区公示语的功能分类,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旅游景区翻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宋孝廷 《科技信息》2012,(7):425-425,406
公示语翻译从某种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软环境,从功能上说公示语具有指示、服务、禁止等三种意义功能。本文以湖南郴州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的现实状况为例,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如何再现公示语的指示功能、服务功能以及禁止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翻译活动也越来越必不可少.介绍了公示语具有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4种应用功能,分析了公示语的语言风格,从目的论应遵循的3个法则出发,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解析了公示语英译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盛雪滢 《科技信息》2009,(10):119-120
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面",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目前在许多城市,公示语逐渐采用双语来表示。然而我国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削弱了城市形象。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根据功能理论,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公示语英译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 公示语翻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入手,并对公示语进行了功能分类,列举了目前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公示语英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湖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分为三大类并简要介绍了各自的翻译生态环境,同时指出,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维、交际维及文化维的最佳转换,对于不同种类的公示语,因为其翻译生态环境的差异,翻译转换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示意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双语公示语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里。但是,公示语翻译的错误比比皆是,这大大影响了公示语作用的发挥。本文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从语言、语用和文化失误三个方面对镇江市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公示语英译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现今国内公示语英译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公示语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阈和理论框架,其多维转换方法为公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实践参照。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3原则为主要指导,结合实例分析探讨公示语英译中一些不足及改进方法,将促进公示语英译质量提高、语言文化环境改善及对外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对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所在,以便更好地净化我国的公示语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通用公示语和专用公示语,类别不同,翻译策略也不同。通用公示语的最佳翻译策略,是照搬目的语中的功能对等语。专用公示语,由于无法从目的语中照搬,其翻译方法只能是仿译和创译。公示语翻译的语用等效,包含着功能对等和表达规范两方面。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同原语在功能意义上对等,起到相同的功用。表达规范,是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常规和接受习惯。两者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公示语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商,但中国公示语的翻译却令人堪忧。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等值",采用"二元"评价标准,但这样并不能全面概括由于语言、文化上差异而造成的偏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于西方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采用多元翻译标准,为我们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作为城市名片的公示语重要性日渐突出。针对目前公示语翻译的现状,依据功能翻译理论对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从语言误差、语用失误和文化误译三方面逐一分析,并就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和建议,以期对改善公示语翻译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