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乙酰丙酮铁配合物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吸附法用乙酰丙酮铁配合物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探针反应,在紫外光照条件下考察了配合物含量、吸附温度、溶剂用量、吸附时间等改性条件对纳米TiO2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乙酰丙酮铁改性纳米TiO2非常有效。当w[Fe(acac)3/TiO2]为0.25%,吸附温度为60℃,溶剂用量为乙醇/TiO2等于29mL·g^-1,吸附1.5h时,改性后的纳米TiO2催化活性比改性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在普通白炽灯光照条件下,改性催化剂仍然显示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非改性的纯TiO2。改性纳米TiO2经过IR、XRD、UV—Vis、荧光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
介绍厂一种制备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新方法.将乙酰丙酮合锌与纳米TiO2交换吸附.灼烧去除有机配体后,得到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表面包覆锌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并采用TGA—DTA,FT—IR,XRD,AAS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反应的前驱体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步化学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膜,再通过溶胶-凝胶法对氧化锌纳米棒膜进行二氧化钛表面修饰改性.通过XRD、SEM和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等手段研究和分析了氧化锌纳米棒的生长行为及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两步化学法所制备氧化锌纳米棒主要为C-轴取向生长;二氧化钛表面修饰后可以明显改善氧化锌纳米棒膜的光催化活性和光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钛颗粒表面处理及表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利用偶联剂钛酸丁酯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预处理后,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改性,研究了聚合改性物质的结构和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能。钛酸丁酯与氧化钛表面羟基反应,使氧化钛粒子表面生成交联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甲酸与其反应生成PMMA并均匀包敷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通过聚合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影响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和二氧化钛的改性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性的热力学、动力学因素以及实现可见光响应的改性技术。研究二氧化钛周围介质条件和表面敏化对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纳米二氧化钛为研究对象,考察系列环境相关条件下(不同pH、离子类型与离子强度)纳米二氧化钛在载铁石英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在NaCl,NaNO_3和Na_2SO_4 3种溶液中的穿透曲线和滞留曲线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他溶液相比,在NaH_2PO_4溶液中的穿透曲线和滞留曲线分别有明显的升高和降低;磷酸根离子会促进纳米二氧化钛在载铁石英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机理探究发现,由于PO_4~(3-)会被吸附至纳米二氧化钛和载铁石英砂多孔介质的表面上,增大纳米二氧化钛和多孔介质的表面Zeta电位,导致纳米二氧化钛与介质表面之间静电斥力的增加,从而加大纳米二氧化钛被吸附于多孔介质表面位点的难度,减少沉积;同时,纳米二氧化钛Zeta电位的增加会减少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间的碰撞团聚,导致其水力学粒径变小,从而促进其迁移行为。此外,PO_4~(3-)会与纳米二氧化钛竞争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导致纳米二氧化钛可沉积位点的减少,增加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在降解污染物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对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光催化活性,使得对其改性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反应机理,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掺杂改性方法,研究了它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改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形貌和尺寸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两种纳米稀土三元配合物[Eu(BA)3phen和Tb(acac)3phen].采用元素分析、透射电镜、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的纳米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配合物为纳米颗粒,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存在能有效地抑制配合物团聚而形成大的颗粒.对纳米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发现,在紫外光激发下,这两种纳米配合物能分别发射Eu^3+和Tb^3+离子的特征荧光,而且纳米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普通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对稳定自由基与六氟乙酰丙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通过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用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与配体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进行配体交换反应,制得镧系乙酰丙酮-meso-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新型配合物,Ln[(FBOP)4P]acac(Ln:镧系元素Dy,Ho,Er,Tm;FBOP:4-氟苯氧基苯基;P:卟啉;acac:乙酰丙酮),并进行了组成和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一个双齿轮配位的乙酰丙酮和一个四齿配位的四[对-(4-氟苯氧基苯基)]卟啉组成的,由于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之上,因此,形成一个立体型的大环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钛白表面苯乙烯固相接枝改性新工艺,并对工艺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力化学法钛白表面苯乙烯固相接枝改性机理,认为钛白苯乙烯改性的作用机理是负离子聚合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 钛白和改性剂的性能是该工艺能够实施的内因和热力学因素,搅拌磨中的机械力化学作用、引发剂的化学作用、外加热和自生热以及由此产生的体系温度变化是该工艺能够实施的外因和重要动力学因素,由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使这一工艺得以顺利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A new type of mineral composite was made by calcined coal kaoli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an inorganic modification reagent TiOSO4 with the surface of ultra-fine calcined coal kaolin particles (substrate) was studi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emisorption exists in the phase boundary between the modification agent and the substrate surface, while physical adsorption occurs on the modification layers of hydrate titanium dioxide. The interaction force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DLVO theory between ultra-fine calcined coal kaolin particles and hydrate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in the modification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the both electrostatic force and van der Waals force are attractive, and the coacervation between ultra-fine calcined coal kaolin particles and hydrate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leads to the coating of hydrate titanium dioxide on the surface of ultra-fine calcined coal kaolin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目前全世界关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钛光阳极的改性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前,TiO2薄膜改性手段主要包括:表面处理、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微观有序空间结构、多孔化结构、贵金属沉积等. 改性二氧化钛光阳极是为了减少阳极和染料之间的界面阻抗以提高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 最后对DSSC中光阳极改性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期许和展望,提出工程设计微观有序TiO2光阳极结构、更大程度地开发TiO2光阳极的制膜工艺、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互补协同作用是未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二氧化钛光阳极改性的方向. 对TiO2光阳极界面之间的电阻和电子传输的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The preparation of a new mineral composite material,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s coated with titanium dioxide, was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proposed. The new mineral composite material was made by the mechanoehemieal metho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 that the mass ratio of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s to titanium dioxide was 6.5:3.5. The mass ratio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titanium dioxide (anatase to rutile) and grinding media to grinded materials were 8:2 and 4:1 respectively, and the modified density was 60%.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new material was capable of forming after 120-min modification. The hiding power and oil absorption of this new material were 29.12 g/m2 and 23.3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cation is based on surface hydroxylation. After coating with titanium dioxide, the hiding power of calcium carbonate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The new mineral composite materials can be used as the substitute for titanium dioxide.  相似文献   

15.
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颗粒的性质及其表面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颜料的特色分析阐述了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作为钛白代用品基本的原因。结果表明,超细煤系煅烧高岭 高白度,高折光指数,较强遮盖力,低吸油量等物化性能是将其作为钛白代用口基体的国外颗粒表面吸附能力的增强以及表面电位有利于其与表面改性药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硫脲为S的源物质,以钛酸丁酯为TiO2的前驱体,以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Ti1-xSxO2薄膜,探讨热处理温度、S掺杂量及涂膜等工艺条件对Ti1-xSx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硫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增大;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Ti1-xSxO2光催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硫脲与Ti(OBu)4摩尔比为3:1,煅烧温度为600℃,涂膜层数为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Ti1-xSxO2纳米薄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TiO2的有机改性及其电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的TiO2粒子为显色粒子,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油溶红为染料,加入分散剂制备了电泳显示液。选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改性粒子的表面组成和结构,并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粒子的形态、粒径及分散情况。采用静态沉降法考察了改性后的粒子在四氯乙烯中的分散稳定性,并利用自行设计的电泳仪对粒子的电场响应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改性的粒子其分散稳定性和带电性最好。随后探讨了SDBS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粒子分散性和带电性的影响,得到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TiO2含量的15%,反应时间为1h。改性后的粒子分散性和带电性有明显的提高,粒子对电场有可逆响应且具备一定的双稳性。  相似文献   

18.
将纳米TiO2以机械搅拌的方式加入到环氧富锌涂料中,制备纳米TiO2改性环氧富锌涂料。采用喷涂法将纳米TiO2改性环氧富锌涂料和未改性的环氧富锌涂料分别涂覆到耐候钢电极表面上,在NaCl电解质溶液中测量电化学极化曲线,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湿热试验后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光电转换作用提高了环氧富锌涂层防腐性能,耐候钢表面涂覆纳米TiO2改性环氧富锌涂料后,其自腐蚀电流减小,表面腐蚀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9.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改性TiO2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使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TiO2粒子表面进行聚合,得到了以TiO2粒子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复合粒子,TiO2粒子表面由此得到改性研究了TiO2表面聚合物成膜的条件,用TEM证实了表面聚合物膜的存在,运用IR和DTA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并利用Zeta电位,接触角的测定及分散性试验对改性前后TiO2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