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6年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见证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研究热点。本文回顾2016年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琥珀中的特异保存化石、中生代羽毛的颜色的分子证据、志留纪古鱼、早泥盆世植物根系、古DNA等研究方向的重要进展,盘点了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前沿及热点,部分展示了中国古生物学界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2017年国际古生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介绍地球早期生命研究、最古老树木生长模式、生物宏演化、琥珀中的特异保存化石、三维翼龙胚胎、最早的智人等具体成果,希望由此反映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及中国古生物学界所做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2006年6月1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开幕。大会以“远古生命和现代研究途径”为主题,来自50个国家800多位参会代表,在4天内对近年来古生物学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讨。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是国际古生物学界最高级别的学术年会,被誉为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每4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4.
Fe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同位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影响Fe同位素分馏的因素主要有生物有机作用和无机作用两种方式,研究证明,生物有机过程可以使Fe同位素产生大的分馏效应,因此根据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以推测古环境中生命活动的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机作用也可能产生大的分馏效应,并可用于研究沉积物源的变化和古海洋环境的演化,Fe同位素有可能成为地球科学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4~1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相似文献   

6.
吴智平,男,1967年出生于江西省新干县,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于南京大学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于石油大学(华东)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二连浩特国土资源局联合主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3次学术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第4次学术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薛祥煦教授,女,1935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5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教,从事地史古生物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古生物学,地层学,新生代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等课程。她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位古生物及地层学学科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她现任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生物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地层古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9.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16):120-121
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旨在探索生命起源、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确定地层的顺序、时代,了解地壳发展的历史,推断地吏时期水陆分布、气候变迁和沉积矿产形成与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由岩石圈计划全国委员会、中国海洋地质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会、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发起主办的第一届古海洋学学术讨论会,在1989年11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全国28个单位的52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30篇,23位学者在会议上交流了研究成果,介绍了古海洋学的现状和进展。会议充分讨论了发展我国古海洋学研究并使  相似文献   

11.
Marine Jurassic strata in Vietnam have yielded characteristic ammonites and occur in: (1) west Quang Binh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Nam Theun Basin (the main part of which is located in Middle Laos); (2) the Nong Son Basin situ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Kon Tum Geoblock; (3) the Da Lat Basin, the largest Jurassic basin in Vietnam, extending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Kon Tum Geoblock to southeast of Ho Chi Minh City. In the first two, Lower Jurassic marine beds occupy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grade up into Middle Jurassic red beds. In central Da Lat Basin the section consists completely of marine strata containing many ammonite levels dated from Early Sinemurian to Bajocian, whereas the marginal basin section is like the first two areas. Based particularly on bio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a marine transgressi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entered the Indochina Block as early as the Late Hettangian. During the early transgression the fauna was distinctly endemic, showing the separate character of the basins, but since the Late Sinemuria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a Lat and other basins was established; the marine regime in Da Lat Basin ended around the Late Bathonian.  相似文献   

12.
Marine Jurassic strata in Vietnam have yielded characteristic ammonites and occur in: (1) west Quang Binh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Nam Theun Basin (the main part of which is located in Middle Laos); (2) the Nong Son Basin situ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Kon Tum Geoblock; (3) the Da Lat Basin, the largest Jurassic basin in Vietnam, extending from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Kon Tum Geoblock to southeast of Ho Chi Minh City. In the first two, Lower Jurassic marine beds occupy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grade up into Middle Jurassic red beds. In central Da Lat Basin the section consists completely of marine strata containing many ammonite levels dated from Early Sinemurian to Bajocian, whereas the marginal basin section is like the first two areas. Based particularly on bio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a marine transgressi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entered the Indochina Block as early as the Late Hettangian. During the early transgression the fauna was distinctly endemic, showing the separate character of the basins, but since the Late Sinemuria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a Lat and other basins was established; the marine regime in Da Lat Basin ended around the Late Bathonian.  相似文献   

13.
壮族的古文字至少有古壮字、坡芽歌书、甘桑石刻文字三种.古壮字字数敏多,其研究对汉字传播史、自源字与借源字的关系、拼盘文字的发生等研究有重大意义;坡芽歌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早期文字的基本面貌;甘桑石刻文字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研究将丰富我们对壮族古文字及壮族先民的了解.这些研究的继续,会为我们解决方块古壮文的发生年代、古壮文与花山崖刻的关系、古壮文与水族文字的关系、坡芽歌书的发生、甘桑石刻文字的文字性质等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柳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启蒙者、先驱者。在北宋立国之初,他以振兴古文、古道为己任,首倡复兴古文、古道,其古文理论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影响。对他的古文理论进行探析,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特别是其前期的发展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形成过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研究是古籍数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探讨古籍数字化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古籍数字化概念的进一步明晰。古籍数字化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早期实践、术语混用和概念形成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人之情爱成为古希腊人感情生活的基本内核,重视人的追求和个性解放,使古希腊人的情爱观较早具有理性的觉醒意识,情爱方式必须遵守古希腊传统的中道思想,防止过度或不及,主张以节制情欲来高尚爱情。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示”部字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而它们都源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通过分析《说文解字》“示”部字的语义,来挖掘上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疆北部奥陶—志留系岩石组合的古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存在着几乎连续分布的早古生代造山带,这个事实有可能改变历来只强调北疆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传统认识。震旦纪是准噶尔及其相邻古陆裂解的开始阶段,经寒武纪至早奥陶世,古洋已发展到最大规模。在区域性古陆裂解和伸展的背景下,推测准噶尔古陆经常位于海平面以下。晚奥陶世北疆的古洋开始收缩,古陆缘区转化成活动陆缘,准噶尔古陆先后与伊犁古陆和西伯利亚古陆汇聚撞造山,在这两条早古生代造山带的近准噶尔古陆一侧,可能发育晚奥陶世至早、中志留世的弧前或弧后盆地和前陆拗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