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海霞  杜占春 《甘肃科技》2009,25(20):144-145
在严寒地区采暖建筑中,冬季室内温度一般在16-20℃左右,通过门窗的传热损失与空气渗透热损失相加,约占建筑能耗的50%左右,是墙体损失的5-6倍,所以,发展应用节能门窗对实现建筑节能十分关键。笔者长期从事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并在2006年参加编制了青海省建筑标准设计《铝塑节能保温门窗通用图集》(青2006 J701)。我们结合近年来建筑节能设计的工作经验,就严寒地区节能保温门窗的设计要点提出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严寒地区气温低、污水厂运行效率差的问题,利用试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大棚内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热后的温度分布及流动特性,对严寒地区冬季低温条件下污水厂如何利用大棚保温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曝气池外扣棚的主要作用是保温,而非吸收太阳辐射热,冬季曝气池扣棚能够减小曝气池内水温波动,对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起到了一定作用;冬季曝气池外扣棚时,出口平均水温为12.9℃,出口水温比进口水温升高2.1℃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曝气池内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导致曝气池内水温升高,而非太阳辐射热量的影响.在严寒地区冬季低温工况下,当棚内充入热空气后,棚内空气温度升高22℃~29℃,曝气池出口水温升高2.0℃~2.5℃.利用回收余热提升棚内温度是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原有屠宰废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及应对严寒地区低温环境,采用ABR+SBR+BAF工艺,对原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扩建,运行结果表明COD、BOD5、SS、NH3-N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7%、98.4%、98.25%、95.38%,出水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肉制品加工一级排放标准。冬季运行成本为2.31元/t。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高校老旧学生公寓为例,综合分析了严寒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的使用特点,并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分析采暖系统的运行模式,并在充分考虑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对该区域的高校老旧学生公寓外墙保温层厚度进行了优化和设计.通过计算和实际操作得出:在供暖系统间歇运行的状况下,严寒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取40 mm为宜.  相似文献   

5.
吉盛  杨杰 《科技信息》2012,(29):337-338,496
纳子峡水电站地处高寒地区,因工期紧迫,须在冬季进行部分砼的施工。如何采取可靠方便、经济可行的冬季保温措施,是保证冬季正常施工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高校老旧学生公寓为例,综合分析了严寒地区高校学生公寓的使用特点,并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分析采暖系统的运行模式,并在充分考虑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对该区域的高校老旧学生公寓外墙保温层厚度进行了优化和设计。通过计算和实际操作得出:在供暖系统间歇运行的状况下,严寒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取40mm为宜。  相似文献   

7.
1 屋面排水的现状 1.1 自由排水:建筑物的屋面三面(或全面无)围护(或多)面敞开的自由落水形式也称面排水或线排水。  相似文献   

8.
王正国  孙步均 《甘肃科技》2012,28(15):70-71,134
根据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实践,研究了严寒地区管道补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利用此方法,可在-20℃环境温度下完成管道补口作业,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今新农村住宅建设对地域生活形态的适应性要求以及在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提出了研究北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设计关键技术若干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就北方严寒地区典型传统特色的村镇住宅设计模式、新型结构体系及节能设计技术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提高北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建设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康健  金虹  邵腾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106-112
 室外物理环境是严寒地区村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交通噪声凸显、传统声景消失、风环境恶劣是村镇物理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村镇噪声控制、乡村声景营造和村镇风环境改善等方面,概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进展,并从村镇用地形态、规划布局模式、主干路等级及形式、住宅院落设计、绿化植物配置、保护利用自然声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改善技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依据山区自然坡降、水热等条件,提出了多种集水面和温室的梯级规模化开发的设计思路,对主要的技术指标集水量、需水量和温室建设面积等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郑伟花  宋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0):8781-8788
为准确预测冬冷干燥地区多层墙体保护下室内温湿度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整体建筑的热湿耦合瞬态传递规律。本文基于Dancy定律,傅里叶定律,Fick定律等基础传递理论,采用热湿空气在墙体内部的非稳态耦合传递控制方程,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驱动势,建立了整体建筑多孔介质墙体热湿耦合传递非稳态模型。通过重点研究两种保温建筑材料:石墨聚苯板和EPS保温板,对分别采用两种墙体下整体建筑的热湿耦合传递和对室内温湿度的调节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冷干燥地区EPS的保温性能优于石墨聚苯板;经过24h的封闭模拟,两种情况下的室内的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38.00%和36.50%,室内的平均温度分别为3.75℃和4.20℃;靠近墙壁处的相对湿度与室中央的温度之间的变化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冬冷干燥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西宁市郊蔬菜节能型目光温室中,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三因素(密度、氮肥和磷肥)五水平实施方案,研究冬季黄瓜产量与几个重要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西宁冷凉地区以栽培组合密度为7.00-7.80万株/hm^2,有效氮肥施肥量为450.80~510.40kg/hm^2,有效磷肥施肥量为265.10~290.11kg/hm^2处理,4月份以前生长在目光温室中的黄瓜产量最高,在6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双膜日光温室土壤-空气换热器对周围土壤及根系的影响,对兰州市一个新建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普通温室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阴天时,土壤温度受换热器影响较大;晴天时,土壤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双膜日光温室的浅层土壤温度高于单膜普通温室,单膜普通温室土壤表面温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强于双膜日光温室。双膜日光温室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并且双膜温室的室内热环境稳定性强于单膜温室。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中部气温条件较好,东部上午低下午高,西部相反。北、中、南三个部位温度变化规律与东、中、西的类似。中部和北部气温始终高于南部,日照条件好时,中部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南、北。阴雨天空气相对湿度一直处于近饱和状态,揭帘子与放帘子对其影响不大;日照条件较好时,揭帘子后空气相对湿度迅速下降;室内气温达最高,空气相对湿度达最低,之后迅速升高,放帘子后1.5h空气湿度上升到近最大值,之后变化平缓。日光温室后墙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其光照条件可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要求。  相似文献   

16.
依据山区自然坡降、水热等条件,提出了多种集水面和温室的梯级规模化开发的设计思路,对主要的技术指标集水量、需水量和温室建设面积等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强化供氧对低温域人工湿地脱氮及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T<15℃)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地上部分收割并覆膜保温,采取强化供氧措施,探讨了湿地溶解氧分布、微生物数量及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段进行,最佳气水比约为4∶1.最佳供氧条件下,湿地氧环境显著改善,供氧前湿地的氧浓度普遍低于0.2 mg/L,中后段接近于零,供氧后湿地前段氧浓度达1.2 mg/L,整体湿地氧浓度高于0.4 mg/L.强化供氧使湿地前段硝化菌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中后段反硝化菌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利于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COD去除率提高了15%,TN,NH+4-N去除率均提高了15%~20%.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为代表,对街道峡谷底层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进行了实地监测。街谷底层PM10浓度分布状况既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又受到以绿化植物为主的街谷设施以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如下特征,为严寒地区城市规划设计以及道路绿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1) 街谷设施扰乱了理想状态下的街谷气流,其所影响的范围约在0~22 m之间;(2)PM10浓度在每日的9:00和18:00出现峰值,街谷绿化使颗粒物的扩散延迟了约3 h;(3)季节水平上街谷底层PM10浓度差异显著,冬季高出夏季107 mg?m-3;(4)不同绿化郁闭度与疏透度对PM10浓度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产生的影响,夏季均大于冬季。街谷绿化使PM10滞留在9 m以下、两条隔离带之内的机动车道空间内,而在9~22 m的空间以及隔离带外侧的人行道空间里,颗粒物浓度得到消减;(5)街谷底层PM10日均值与气象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相关性顺序为湿度>温度>风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冻结锋面移动带来的保温层厚度不足的问题,以河北延崇高速棋盘梁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季节性寒区隧道冻结锋面的移动规律进行探究,得出考虑冻结锋面移动规律的保温隔热层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同一断面内,较厚的仰拱填充对温度的传递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冻结锋面在拱顶处的深度大于边墙处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冻融循环的反复进行,季节性寒区隧道的冻结锋面深度会逐渐加深,最终趋近于一稳定值。不同断面的冻结锋面最终稳定深度与断面处年平均温度呈现线性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变幅呈现非线性相关的关系。基于冻结锋面移动规律,对保温隔热层厚度计算公式中的冻深参数进行了修正,保证了保温层长期有效服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