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5-11-01至2015-11-15)1屠呦呦将参加201 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9/30]13日,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同意参加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此外,和屠呦呦在相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陈启军将应邀出席颁奖活动并作会议报告。2 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揭晓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9日,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2.
市县动态     
<正>宁波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宁波籍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相似文献   

3.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01155-12-01至2001155-12-15)1屠呦呦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核心媒体报道频次:30/30]10日,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中国科学家屠屠呦呦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当天,包括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10人获颁各自奖项。  相似文献   

4.
 2011年拉斯克奖近日揭晓,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至今超过300人次的获奖者中有80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5.
<正>屠呦呦领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月10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取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来自瑞典王室、政府内阁、诺贝尔评奖机构、各国驻瑞使团和社会各界人士1500多人出席颁奖典礼。图为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  相似文献   

6.
1980年,我在瑞典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过:我是获得了双重幸福的人。除诺贝尔奖给我的声誉和名望外,研究工作本身也给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的事业和进入无人涉足过的新领域,都使我感到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2015年度中国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人们好奇,为何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未获最高科技奖?官方给出的答案是:没人推荐她。联想到之前屠呦呦获得诺奖时的争议,这一答案可能并不能让人满意。现在,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此前围绕在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身上的争议,了解下我们的记者是如何看待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8.
寻找青蒿素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卡罗琳医学院盛大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研发抗疟疾新药青蒿素中的贡献,与日本科学家大村智、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一同,分享了这一大奖。85岁高龄的屠呦呦,由此成为中国本土首位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得主。非洲"科泰新"得知屠呦呦获奖,李怀强感叹:"我终于知道了应该感谢的名字。"李怀强供职于山东外经集团,十  相似文献   

9.
<正>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12位女性得主。20世纪六七十年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将临床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其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突出贡献。Strauss在介绍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事迹时曾概括评述:“她首创了造福千万人的抗疟治疗的新探索,今后还会长久有益于人类社会。她应用现代科技并严格汲取中医师5000年提供的经验,对21世纪做出了卓越贡献。”[1]获得该奖,令人对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拭目以待。时隔3载,不负众望,屠呦呦终于摘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国内引发的热议开始渐次消退。似乎人们就此能言说的也都基本说尽了。如果做一册汇编,大概可以叫《中国诺贝尔科学奖现象总汇》了。从其中不难看到,对那些以往热炒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来说,快慰中会多少有些不满足,因为屠呦呦既不是他们关注的人士,她的研究也不是他们热衷的领域;而另一些做本土性、地方性研究的人士又认为,屠呦呦的获奖恰恰证明本土的才是世界的,特别是许多人把这看作是中医的一次凯旋。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借屠呦呦获奖的事说自己的话,可谓千人千面、莫衷一是。就此而言,诺贝尔奖委员会负责官员的解说,因为没有太多浮泛的寄托和演绎,似乎更加中肯和实在。因为获奖就是获奖,无关看客的意愿。  相似文献   

12.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将科学类诺贝尔奖收入囊中,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20世纪60-70年代,在非常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研究,开创了疟疾治疗新途径。屠呦呦从系统整理中国古代医籍入手,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其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最终,屠呦呦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  相似文献   

13.
 严格来说,屠呦呦并不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2009 年,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物理学家高锟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因高锟拥有香港居民身份以及英、美双重国籍,加之内地民众对其并不熟悉,因此他的获奖并没有在国内掀起巨浪,也丝毫没有缓解中国人的“诺贝尔奖焦虑症”。  相似文献   

14.
运气桥     
<正>唉,我怎么这么倒霉,做什么都不成功!一个年轻人低着头沮丧地边走边踢石子,一不小心撞到了人,那是一位长者。长者停住,看了看年轻人,说:"我看出来了,你遇到难事了。"年轻人不想搭理长者,只简单说了一句:"运气不好。""运气,运气,主要靠‘气’。你看你,一点年轻人的神气都没有!"长者不客气地数落。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诺贝尔奖已全部揭开谜底,但是你知道诺贝尔奖11 4年的漫长历史中还暗藏着哪些秘密吗?例如哪些国家是摘金霸主,要活到几岁才有机会跨过诺奖的门槛,女性得到一个诺贝尔奖到底有多难,出生在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真的只有黄皮肤吗……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了近代炸药,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他又对炸药的破坏性感到震惊。于是他立下遗嘱,用3100万瑞典克朗的遗产成立基金会,并每年把基金的利息用于"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据此,1901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开始奖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  相似文献   

16.
高振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20):111-112
 2015 年10 月5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为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一定程度上让中国科技工作者找到了一些本应有的科学自信。面对这么大的一件事,请让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们稍稍离开实验室一会儿,想一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医学奖:意大利比萨能带来健康;生物奖:死掉的蟑螂磁性更强;化学奖:5岁小朋友每天分泌500毫升口水;经济学奖:与美元、欧元等相比,罗马尼亚货币更容易传播细菌;和平奖:挠痒痒到底有多快乐;物理学奖:毛鼻袋熊的粪便为什么是方形的……画风清奇的"诺贝尔奖"你知道诺贝尔奖,那你听说过"搞笑诺贝尔奖"吗?这可不是开玩笑,这个奖项每年都会颁发,2019年已经是第29届了。这届延续了往年的清奇画风,请看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18.
 2015 年10 月5 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值得中国科技工作者庆贺的喜事。10月11日,笔者以“屠呦呦”为检索词在网上搜寻时,发现相关信息接近10万条。在这个举国同庆、万众同欢的时刻,作为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30年的笔者,在喜庆之余的反思中,试图探寻屠呦呦获奖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先生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学家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全中国人的光荣和骄傲。为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10月8日,中国科协会同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办“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适逢这一喜事,为进一步挖掘科学历史、总结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宣传中国科学家的成就,《科技导报》2015年第20期出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特刊。  相似文献   

20.
1901年,以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遗产为奖金前“诺贝尔奖金”开始颁发,八十六年来有42个国家553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获得“诺贝尔奖金”,其中获得5位以上的国家有18个,它们是:美国178人,英国78人,德国64人,法国43人,瑞典28人,苏联16人,瑞士15人,奥地利14人,荷兰13人,意大利8人,比利时6人,南斯拉夫6人,日本6人,阿根廷5人,爱尔兰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