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比较公正的,但政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又是现实的。我国之所以未曾问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环境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1901年至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性成果与其作出获奖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最佳峰值年龄”,阐发了中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思想及其对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认可度更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领域,中国依旧在等待“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结束之际、对1901—1989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比较,进而引出若干推断,这或许是不无有益的工作。笔者提供以下一组数字和一张统计比较表,以飨关心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读者。1901—1989,全世界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399人次,分布在26个国家,其中:美国:157,英国:63,德国:59,法国:23,瑞典:14,瑞士:14,荷兰:12,苏联:10,丹麦:8,意大利:6,日本:5,奥地利:5,比利时:4,加拿大:4,澳大利亚:3,阿根延:2,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捷克、芬兰、爱尔兰、挪威、巴基斯坦、印度、南非等十个  相似文献   

5.
张田勘 《科技潮》1999,(9):29-29
多年来,诺贝尔科学奖(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几个奖)以其较为客观、公正、准确而享有崇高声望,因而也被视为具有世界性和权威性的惟一科学大奖。因为诺贝尔科学奖是颁发给那些对人类有卓越贡献的最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如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来衡量,人们会发现诺贝尔科学奖如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也会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甚而出现南辕北辙、阴差阳错的事例。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发明有机氯杀虫剂DDT(滴滴剃或敌敌啼,化学名为二氯  相似文献   

6.
<正> 0 引言举世闻名的自然科学中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经整整90年了。在这90年中,除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末颁发外,一共授奖81次,有19个国家151人获奖。我们现将1901—1990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授奖情况(见附录)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我国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中国科协主办"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奖从设立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直到2015年10月5日,中国本土科学家才第一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翻开诺贝尔自然…  相似文献   

10.
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谱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领域是物理学.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干1949年园提出介子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日本科学家先后多次获诺贝尔物理奖,进入21世纪,日本科学家在8年中5次获得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医学生理学奖的诺贝尔科学奖,在自然科学领域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科学》2012,(5):205-205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产设立的奖。诺贝尔奖金现在共有6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有3种:物理学、化学、医学或生理学,另外3种为文学、和平事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等3位科学家。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及时表达科技界的心声,10月8日,中国科协主办了"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中国科技界的领导与著名科学家20余人与会祝贺。《科技导报》力求真实、全面地记录此次座谈会,将各位领导和科学家的发言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代表着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前沿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走向,标志着科学原始性创新的重大成就,表征着科学发展的软硬环境,体现着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重要性、系统性、艰难性和深远性。本文拟比较中西方科学事业发展的文化教育环境,探寻诺贝尔科学奖的创新规律,力求客观认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缩小创新差距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1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诺贝尔化学奖[关注指数:★★★★★]自10月6日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陆续揭晓。与另外两位美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其钱学森堂侄的身份受到国内媒体热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山东省首次设立了自然科学创新奖单项最高奖,以鼓励原始性、自主性创新,打造山东的"诺贝尔"奖。这一奖项目前对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农学五个学科设奖,两年一评审,每个学科领域奖励人数1名。可以说每一位获奖者都是山东省本学科领域内最高成就和水平的代表。其中,第一届山东物理奖由山东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郑雨军所长摘得。  相似文献   

17.
编哲 《创新科技》2012,(11):12-13
<正>又一届诺贝尔奖落下帷幕。虽然莫言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振奋,但含金量更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却仍与中国无缘。"中国人距离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再一次唤起人们心中的期待……在日前由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几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预测,中国人距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但缺乏原创、缺乏认真和执著是中国人尚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因“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而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欣喜之余,再次引发中国科学家何时能够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热议.  相似文献   

19.
提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的概念,将它界定为科学家从取得获奖成果到获得诺贝尔奖所经过的一段间隔期;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的检验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获奖成果具有较长的检验期的基本特征,揭示了造成这一基本特征的实践检验因素和所连带的社会心理因素;指出较长的“检验期”,反映了诺贝尔奖的评定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同行评议对科学家所做出的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确认,这种确认并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研究成果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而得以彰显出来;真正的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是需要有足够的甚至是超常的耐心,等待它接受长期的实践检验与社会确认。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是件大事儿。怎么知道的?因为诺贝尔总是被用来表现其他奖项有多重要:图灵奖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而"地理学界的诺贝尔奖"则是瓦特林·路德奖——是这家伙用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之名命名了一个大洲。在数学界,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总在为谁更衬得上诺贝尔级别而较劲。诺贝尔奖也许该被称为"诺贝尔映衬其他奖项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