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家科技奖励监督机制是实现国家科技奖励功能与目的的保障。国家科技奖励监督机制应包括以下五个子系统:有力的组织机制、健全的教育机制、有效的制约机制、灵敏的反馈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应根据国家科技奖励监督的体系框架,从多个方面健全与完善国家科技奖励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华东科技》2012,(3):13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代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  相似文献   

3.
国家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的优惠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税收优惠,个人奖励机制,政府资助制度。国家制定的各类税收优惠法律政策涵盖了营业税、所得税、出口税收、国家大学科技园税收优惠等各个层面;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包括现金奖励和股权奖励;而政府层面的资助则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比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相似文献   

4.
谷岩松 《科技资讯》2012,(32):184+186-184,186
科技奖励制度是促进国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是激励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奖励科学发现、发明创造,鼓励科技进步,一直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科技政策和措施。从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施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奖励条例》),到2009年2月《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的实施(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奖励条例》及《实施细则》至今已经历几次重要的演变,每次演变都赋予科技奖励制度新的内涵。通过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有助于理解科技奖励的意义和内涵,把握科技奖励的导向,激励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科技奖励工作在1950年就已开始实行。奖励科技进步,是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制度。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修订和颁发了不同种类的科技奖励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使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视我省的科技奖励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科学技术奖励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利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大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发奖励证书。随后,胡锦涛、习近平等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7.
日前,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结束,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共收到16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15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推荐项目(通用项目)、68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通用项目)。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12,(3):13-13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代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2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0,19(11)
<正>省内Provincial【头条】广东隆重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广东试点工作动员大会5月7日上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广东试点工作动员大会,表彰奖励了2009  相似文献   

10.
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颁布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  相似文献   

11.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建国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大会,也是国家实行新的奖励办法后的第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12.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新闻时段:20162016-01-01至20162016-01-15;排行依据排行依据:遴选出的30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家核心媒体报道频次)1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8/30]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我校机自学院谢少荣教授领衔的无人艇项目《复杂岛礁水域无人自主测量关键技术及装备》一举拿下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会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设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激励体系中的作用,卓有成效地激励科技创新、促进拔尖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社会力量设奖的管理工作业务知识和能力,创建科技奖励品牌,5月20日~22日,全国首期“科技奖励质量管理培训班”在我校举行.此次培训班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学校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承办.40余名来自全国各社会奖励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15.
(新闻时段20152015-01-01至20152015-01-15)1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2/30]9日,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获得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和  相似文献   

16.
《天津科技》2014,(2):6-6
<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召开,2013年度我市共有15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1项,涉及装备制造、水利水电、电气工程、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近两年国家科技奖励数量连续减少达20%的情况下,今年我市有4项成果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包括天津大学夏长亮教授牵头完  相似文献   

17.
《天津科技》2008,35(1):5-5
2008年1月8日,在京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本市1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同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关于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12月,科技部1、2、3号令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及<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南京林业大学3项科技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选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3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余世袁教授主持的“农林废弃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齐生院士参加完成的“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曹云峰副教授参加完成的“废纸生产低定量高级彩印新闻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中,南京林业大…  相似文献   

20.
科技之窗     
《太原科技》2013,(2):110-112
【要闻点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