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其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  相似文献   

2.
 建成遗产(built heritage)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3大部分《格拉纳达公约》对这3大类遗产的定义中,强强了文化遗产与自然坏境的关联性和有机联系,关注到建筑遗产与自然环境不可分离的整体关系。结合定义的扩展,认为“建成遗产”的研究也可扩展至建成遗产保护、建成遗产防灾减灾、建成遗产制度及建成遗产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城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可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角度进行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对建成遗产保护有着强相关性,城市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建成遗产保护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3.
 环境诱变剂能够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或根本的改变,是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师昌绪,中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5.
 地缘环境特征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是认知国际地缘政治态势、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科学保障。地缘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地缘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分析多维度地缘要素的演变过程,是地缘风险模拟与预警的重要依据。基于地缘环境系统理论,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地缘环境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解决特定的地缘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取得的创新科技成就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三篇第四十四章指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精细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精细化工废水具有高盐、高浓度、高毒性等特征,导致废水及结晶废盐处理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工废水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火山作用是星球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生存所需的许多能源和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或与火山作用有关;火山区土壤为发展火山农业提供了条件;火山爆发喷出物质是高新材料的原料;火山作用塑造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与此同时,火山碎屑流、熔岩流、泥石流、地震、海啸等造成严重灾害,会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威胁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5.
 以锂资源为基础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使世界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锂矿的勘查和锂提取保持持续的活跃态势。锂资源可大致分为固态矿石资源和液态锂资源(包括盐湖卤水型、深部卤水型、油田水型).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国青藏高原南部部分高温地热田地热水中锂品位接近甚至超过盐湖卤水锂矿边界品味。  相似文献   

16.
 建筑弹性是指建筑环境的设计、定位、建造、运营和维护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建造资产、相关支持系统以及建筑资产内的人承受极端自然(或人为)灾害影响的能力。建筑弹性着眼于增强建筑应对不确定性干扰因素的系统适应性,是建筑遭受破坏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维护或恢复建筑功能的能力。建筑弹性的构建融合与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7.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背探测。  相似文献   

18.
 全球科技治理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认可的科技活动管理机制,包括各自的责任、权利、地位以及相应的规则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晚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相似文献   

20.
 纳微光学,在光波导上嵌入光学纳米天线,可达亚微米级(图片来源:IEEE Spect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