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F_5代SSR遗传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1-45
以"小米荞×晋荞2号"杂交组合,通过单粒传获得的245个F_5代重组自交系(命名为SJ-RILs)群体为作图材料,构建SSR遗传连锁图谱。结果显示:350对SSR引物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为59对,多态率为16.9%;多态性引物在SJ-RILs群体共扩增出80个等位变异位点;来自小米荞和晋荞2号等位基因分别占群体总基因型的51.5%和48.5%;采用作图Jionmap4.0软件构建的遗传连锁图总长度为1 106.74cm,含11个连锁群,80个分子标记,其中偏分离标记27个,相邻标记的平均间距为13.83cm。结论:该图谱可为苦荞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QTL的定位和基因组学研究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常用及新选玉米自交系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2对玉米SSR引物检测重庆市部分常用及新选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基于扩增带型清晰、稳定和易于统计原则,从中筛选10对引物作为构建66个玉米自交系指纹图谱的核心引物.结果表明,共扩增出31个条带,每对引物检测到条带3~4个,平均为3.10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87~0.723,平均为0.651.相似系数在0.29~0.94之间,平均值为0.62.聚类分析表明,10对引物可将66份玉米自交系区分开来.初步构建了重庆市66个玉米自交系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具有匀称、随机广泛地分布与大豆基因组,多态性高,呈孟德尔式遗传,共显性等特点,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相对稳定,可以做其他标记的锚定标记。在大豆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针对宝巾花(Bougainvillea)品种繁多、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多有发生的现象,利用可靠的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品种的有效分类。【方法】基于15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利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对131个宝巾花品种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检测,分析品种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并构建品种聚类图和指纹图谱。【结果】15个SSR位点共扩增出8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片段数5.60个,Shannon’s 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8~1.53、0.11~0.94和0.16~0.73,平均值分别为1.04、0.50和0.57,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15~0.69之间,平均0.51。宝巾花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0~0.65,平均0.33;聚类分析表明,同一种的品种大多数聚在一类,但同一个种仍有品种未聚在一类或亚类,也有多个种的品种聚在一类;有多对品种存在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基于11个位点可有效鉴别131个品种,建立了各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结论】对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品种,需要进一步确认品种中文名或拉丁名;基于SSR标记的宝巾花品种的指纹图谱为宝巾花品种登记、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可靠技术,也为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蓖麻遗传图谱构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YC1×YF181自交形成的16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345对SSR引物和30对ISSR选扩引物,在亲本YC1和YF181之间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筛选出80对SSR和1对ISSR引物用于F2群体分析.利用上述引物组合共检测到145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其中的124个标记构建了蓖麻分子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396 cM,平均图距7.76cM. 相似文献
7.
对三点自交法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进行了改进,使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构建更加精确,并结合F2群体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比原有方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的11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了64个桂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1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4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13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Shannon's信息指数(I)、观察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619 7、0.848 3、2.323 7、17.833 3和8.228 2。四季桂与秋桂(金桂、银桂和丹桂)的遗传距离较远。利用引物OF002、OF019、OSM63和OSM63中的任意2对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64个桂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发掘和筛选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检测国家级杉木良种基地864份杉木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不同构建方法的差异,并采用t检验和主坐标分析法验证核心种质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结果表明:(1)2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Na)为8.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3.13,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1.31,平均无效等位基因频率(Fna)为0.0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2)相较其他构建方法,采用M策略的Core Finder软件是构建广西杉木核心种质的有效方法,筛选出的80份核心种质具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沿阶草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来鉴定各品种,选用已测序的、具有代表性的O.bodinieri(Tibet2387,Tibet3031,GY14,nie2370和nie2139)的种质基因组DNA为模板,从2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构建11份沿阶草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可有效区分各品种。建立优良的沿阶草条形码分子身份证,以及基于基因组测序或高密度连锁图谱构建开发一套备用引物,对沿阶草的高效利用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川麦42是采用人工合成小麦首次培育成功的普通小麦推广品种,苗期表现强势生长.为弄清其遗传基础,评价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利用川麦42×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苗期叶长、叶宽、生长率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小区产量、千粒重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品种早期初步选择的参考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谷蛋白溶涨指数(swelling index of glutenin,SIG)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确定了试验的最佳面粉用量为0.24g,并利用小麦京771×Pm97034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SIG与几个品质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除膨胀势外,SIG与其他5个品质性状之间都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Zeleny沉淀值的相关系数最大(r=0.783),其次是面筋指数、湿面筋含量、GMP含量和碱性水保持力,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Zeleny沉淀值、面筋指数和碱性水保持力可以解释SIG的69.8%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3.
正确判断杂交种中混有的杂株, 是准确鉴定小麦杂交种种子纯度的前提。在分析180 份杂交组合的基础上, 以“京麦1100”为例, 提出了利用SSR 标记正确判断小麦杂交种中杂株的方法:1)筛选双亲间有多态性的引物不少于5 对;2)利用该引物检测亲本及杂交种的基因型, 并按照杂交种基因型记录原则记录每个个体的基因型;3)正确判断真实杂交种基因型:不论亲本是否存在非纯合位点现象, 只要某个体同时具备父母本的基因型, 均视为真实杂交种的基因型;4)判断杂株:当某个体在多个SSR 位点上与真实杂交种基因型不同时, 判断为杂株。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遗传背景相同的籼粳中间型重组自交系(RIL)9个品系与5个籼、偏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的F1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均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以单株产量、穗实粒数、株高和穗总粒数表现的优势较强,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的优势较弱;F1单株产量仅与父本穗长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父本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父本抽穗天数和千粒重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的抽穗天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的获得关键在于要协调好产量目标、亲本产量构成因素和其杂种优势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1):40-43,91
阐述了配子频率法构建多位点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原理,推导了构建多位点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数学公式,并以老鼠F2 群体的RFLP数据为例,对其中前 4个连锁位点T175、C35、T93和C66采用配子频率法进行作图分析,与三点自交法和MAPMARKER程序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连锁图距的计算,无效组合的检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短花序突变株系“M112”的不同时期野生型、突变体亲本及F1代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同工酶(POD)进行遗传分析,并对随机选取的60株具有突变性状的苗期F2代群体的茎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体亲本在茎部POD 电泳图谱Rf 0.264处条带具有稳定的差异,所选的60株F2代群体中有56株的带型与突变体亲本相同,说明短花序突变性状与上述POD特征酶谱连锁紧密,并可以稳定遗传.同时选取F2代具有突变性状植株303株作为该突变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分析群体,最终从分布于甘蓝型油菜19个连锁群的121个SSR标记中筛选到了标记Na12C06,标记与该突变位点连锁较紧密,遗传距离为9.8cM 相似文献
17.
影响小麦加工品质数量性状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5和M16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影响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研究.检测了群体中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它们在群体中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43个SSR标记和42个AFLP标记构建了相关染色体的分子连锁图.在1A、5D、6D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籽粒硬度相关的QTL各1个,其中位于染色体5D上的Xgwn190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最大,达62.5%,为主效基因;在1B和6A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各1个,它们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3.2%和15.6%;在染色体1B和3B上分别检测到与SDS沉降值相关的QTL各1个,贡献率最大(10.2%)的一个QTL位于3B染色体上靠近E37M61—286的区域;在1A、3B、5D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拉伸面积相关的QTL各1个,其中5D染色体上的Xgwn190对表型的贡献率最大,为11.5%. 相似文献
18.
以优质常规稻佳辐占为父本,分别以广陆矮4号和明恢86为母本,构建两个重组自交系(以下简称为“广佳”群体和“明佳86”群体).利用559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对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佳辐占和广陆矮4号、佳辐占和明恢86亲本间有差异的引物分别201对和186对,多态率分别达35.95%和33.33%.利用这些引物构建了两张水稻遗传图谱,其中广佳图谱包含127对SSR标记,全长约1 015.7 cM,平均标记间距为8 cM;明佳86图谱包含131对SSR标记,全长约1 263.6 cM,标记平均间距为9.6 cM.遗传图谱的构建便于研究佳辐占优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外观品质性状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细长、大粒、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打下基础.同时,这是两个基于重组自交系的图谱,可长期用于群体内各种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及QTL定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