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Jean-Pierre Sauvage、J.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Feringa 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人工分子机器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本文阐述分子机器的起源、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展望人工分子机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以表彰他们"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高分辨率的核糖体晶体结构使得人们能够在原子水平深入精确地理解核糖体的分子机制,并且为基于结构的合理化抗生素设计打下了坚实基础。以色列女科学家Ada E. Yonath是整个核糖体晶体结构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她10多年坚持不懈地进行多种细菌核糖体的提纯与晶体生长工作,才使得核糖体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解析成为可能。本文对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0月3日,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10月4日,美国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德里茨,因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10月5日,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L·费林加,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4.
简要地介绍了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化学家莱恩(Lehn)在定义超分子化学时所提出的化学信息论的概念 ,在审视有关化学信息论的近期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对Lehn提出的分子识别、化学反应智能化和化学信息论以及施耐德(Schneider)在1994年提出的分子机器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思辨 ,并对这个领域的近期理论工作 ,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分子机器是近年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法国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生物纳米机器,这个非常奇特的有机分子包括2个直径为0.7纳米,由三苯甲基分子组成的“车轮”,所有分子机器的化学结构均被固定在铜基上,“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2016年10月3日,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10月4日,美国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德里茨,因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10月5日,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L·费林加,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领域取得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活跃的超分子化学领域,在配位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性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依据超分子自组装与配位化合物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紧密结合本研究组的近期工作和最新进展,分析探讨了氨基硫脲系列超分子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和组装,及其组成-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为后续新型功能性超分子配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超分子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法简述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子配合物在催化、分子识别、化学吸附、分子磁体、非线性光学、药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配体合成功能超分子配合物,及合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并简要介绍了以5-磺基水杨酸和苯基丙二酸为配体的几种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  相似文献   

9.
化学奖     
正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三位科学家:这是离我们最近的诺贝尔。获奖原因: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的印象中,塑料无疑是很好的绝缘体,很少有人想到塑料也会导电。而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使得公众对导电塑料这个名词关注起来,因为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导电塑料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科学家艾伦·J·希格、艾伦·G·麦克迪亚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  相似文献   

11.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Martin KarpIus,Michael Levitt和Arieh Warshel,以表彰他们对“发展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的贡献。3位获奖者的研究建立在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发展基础之上,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论化学研究对理论化学工作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据此本文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2.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卡罗琳·露丝·贝尔托西、摩顿·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为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这是夏普莱斯继因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成就而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后,再次获得该奖。概述了夏普莱斯的科研历程及其在点击化学领域的研究成就,分析了点击化学简单高效的特点。同时,夏普莱斯的研究方向从手性催化氧化反应到点击化学的转变,体现了突破自我和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也为如何培养创新型科学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 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开发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高分辨率结构测定的冷冻电镜技术方面的贡献。本文将简述这3位科学家的获奖工作,并展望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Benjamin List和苏格兰裔美英籍化学家David MacMillan,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贡献。介绍了该诺奖工作的源头创新点和背景。阐述了手性化学、手性催化剂和不对称有机催化,及其对手性的控制。概括了有机催化和催化剂的类别。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和华人科学家在有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重要贡献,并对该领域的发展、研究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洛桑大学的Jacques 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oachim Frank和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Richard Henderson 3位科学家。本文简要介绍冷冻电镜的发展历史、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冷冻电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国际和国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做出的开拓性贡献。Gerhard Ertl不仅成功地描述了合成氨、CO氧化、H在金属表面的吸附等基本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而且建立的一套表面化学研究方法,奠定了现代表面化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Eric Betzig,Stefan W. Hell 和William E. Moerner3 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从显微镜分辨率的起因入手,对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进行了深入阐述。此外,对光学显微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 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利用冷冻电子显微学技术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结构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本文评述冷冻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大分子三维重构技术的发展、最近导致冷冻电子显微学迅速崛起的技术突破以及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锂离子电池领域的3位科学家--John B.Goodenough、M.Stanley Whittingham与Akira Yoshino。探讨了锂离子电池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历史以及在中国的研究与产业化历程,展望了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