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癌症治疗是世界难题。抗肿瘤药物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每年都有各类机构针对不同适应症、不同靶点进行大量的抗肿瘤药物开发。通过调研文献和数据库,综述了近10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物的数量、研发阶段、适应证、作用机制、研发机构和销售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当前最引人关注的疾病领域。肿瘤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的青睐,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肿瘤免疫治疗涵盖了多种作用机制和药物形式,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本文通过调研大量文献和数据库信息,对国内外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和已经上市的肿瘤免疫药物进行了梳理,对其发展阶段、作用机制、研发机构等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阐述肿瘤免疫药物开发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攀升,根据癌症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自第一个靶向抗肿瘤药物利妥昔单抗上市以来,靶向药物就以其较小的副作用和较好的疗效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视,全球药物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蓬勃发展的背后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药物研发的靶点以及适应症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以及癌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于基因组生物标志物的抗肿瘤精准药物开发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抗肿瘤精准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以及白血病等肿瘤领域表现出的优异治疗效果,剖析了目前已上市以及处于研发阶段的“泛癌种”药物,表明基于生物标志物而非肿瘤组织的治疗药物将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方向之一。介绍了以“篮子试验”和“雨伞试验”为代表的抗肿瘤药物新型临床试验设计以及PROTACs药物开发新技术,指出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抗肿瘤精准药物发展,促进针对耐药或“不可成药靶点”的靶向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抗肿瘤新药研发成为新药研发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自主研发抗肿瘤新药的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一些新的国产抗肿瘤新药上市并开始临床应用,给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从生物类似药、免疫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方面盘点了2019年上市的部分抗肿瘤新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天津药物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从战略和策略的高度对2012年生物医药研发形势进行了盘点。1分子靶向药物研发战略当今,抗肿瘤药物研发正在经历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向分子靶向药物转变的重大变革。自1997年首个小分子靶向药物Gleevec成功上市,至今已有30种针对各类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上市,其间经历了分子靶向药物研发的成功与失败。多种信号分子和通路被确证为抗肿瘤药物的治疗靶点,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7.
纳米药物在癌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展示了重要的作用。葡萄糖氧化酶(GOD)纳米药物催化消耗葡萄糖,同时消耗O_2,产生葡萄糖酸和H_2O_2,阻碍肿瘤的营养供应,降低肿瘤微环境的O_2含量和酸度,增强氧化应激等效果。GOD纳米药物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可实现对癌症的协同治疗。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GOD纳米药物联合化药、Fenton试剂和光敏剂等活性分子在协同治疗癌症中的应用所取得的进展,有望提供更优、安全、高效的抗肿瘤策略。  相似文献   

8.
癌症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尤为重要.由α-微管蛋白(α-tubulin)与β-微管蛋白(β-tubulin)组装而成的微管是细胞内骨架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维持细胞形状、有丝分裂和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就吲哚类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归纳并总结,期望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方法及手段逐渐多样化,且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研究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天然产物是抗肿瘤药物的巨大药用宝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天然产物的开发、优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论述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天然产物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收集分析癌症患者生存期数据,就目前对抗肿瘤疗效的质疑做分析,为临床权衡及实施抗肿瘤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非小细胞肺癌为重点,检索已发表的临床试验及药物注册资料,收集数据。结果化疗能一定程度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但随时间延长死亡病例更多,获益减少。联合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更高。结论化疗、靶向治疗均会带来多系统不良反应,同时给患者造成较大经济负担。本文建议医生、药师在参照指南基础上,关注最新临床试验信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以早期癌症清除肿瘤细胞、延长生存期,晚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原则,酌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慎用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凋亡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靶向凋亡通路已成为发展化疗药物的重要策略。海洋生物多肽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并且已经发现的大多数抗肿瘤海洋多肽都可以通过诱导凋亡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针对这类海洋药物研发中存在的药物抗原性及药物来源等主要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海洋多肽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2.
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上一种抗瘤谱广、有效率高的抗代谢药物.它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缺陷是服药有效剂量与中毒量相近,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也较严重.提高5-FU的选择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已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对近年来已研究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进行了综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
有丝分裂灾难是一种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期,由于细胞分裂出现异常而造成的细胞死亡的现象,它通常伴随着细胞周期检查点异常或纺锤体结构的损伤而发生.近年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新分子靶向目标,为对传统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的肿瘤治疗开辟新的途径.对近年来有关有丝分裂灾难的特征以及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为发现抗肿瘤新靶点和抗肿瘤新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To screen specific antitumor drugs targeting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 (hEST2), 12 different hEST2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hEST2 mRNA second structure and transfected into tumor cell lines by the lipofectin-mediated method. Cell growth activity was evaluated by MTT assay. hEST212 was picked out and its specificity, antitumor tree and continuous effec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ST212 had promising antitumor activity in vitro, hEST2 can be used as a pratical target and an antisense drug candidate for cancer.  相似文献   

15.
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涉及多个学科。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发展、疾病基因诊断、蛋白质结构预测、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药物合成和制药工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信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药物的研究开发进程。国外生物信息学在网络数据库资源建设、软件开发、机构、人才培养、学会和会议、专著、期刊出版等方面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磁感应热疗治疗肿瘤研究进展和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靶向磁感应治疗癌症在肿瘤治疗方面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该技术基于磁感应热疗(MIH)应用于癌症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德国、美国及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已有显著成果,并进入临床试验。中国在该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一些研究所已进入国际前沿。其中,清华大学在磁感应热疗方面得到了许多成果,尤其是将磁感应热疗系统应用于临床试验。本文概述磁感应热疗用于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这种独特资源的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迅速发展,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从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出530篇国内外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文献作为原始数据,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出相应的科学知识图谱.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等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展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 从2006至2021年,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发文量皆呈现整体向前推进的态势.2) 国外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同一国家内的机构合作紧密;国内研究机构集中于北京、南京所在的科研机构和各大高校,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机构间合作紧密,以闵庆文、孙业红等为首的核心作者及其引领的团队取得的成果丰硕.3) 在已有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发展和遗产地农产品上;国内研究则集中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旅游开发等方面.4) 国外前沿研究以亚太地区为主战地,集中于遗产地产品品牌与旅游联动等方面;国内前沿研究集中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社区参与、发展与动态保护、开发对策等方面.对比借鉴国外研究,今后应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采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重点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动态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应加强定量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多技术下的研究合作,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