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千年伊始,我便“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在此工作的老乡参观了世界头号传媒帝国“新闻集团”总部以及下属的悉尼公司(即“《镜报》、《澳洲人报》和《邮报》出版公司”,简称MATP)。 新闻集团是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所拥有的世界性传媒集团,而MATP则是默多克发家的几个公司之一,当年,默多克就是藉此资本向英美进军,进而席卷全球的。虽然目前新闻集团的生意主要在美国和英国,但其总部却仍设在这里,MATP以经营报业、出版业为主,在澳洲也算得上是一家有数的大公司,资产为10亿澳元,全年费用预算为5亿澳元左右,国内的几家“航母”型报业集团与之相比,也只能算是“小巫”的小巫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七种有色苯并—15冠—5衍生物对蚕豆气孔开关度的影响。七种衍生物对蚕豆气孔开放都显示抑制作用;加入50mMKCl 或加入50mMKCl 及0.1MATP的七种衍生物都显示促进作用,后者更为显著。无论抑制或促进作用均以Ⅰ号衍生物效果最佳,它可作为传递钾离子高效的人工合成载体,也可用于农业上抗旱的蒸腾抗剂。  相似文献   

3.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性应用软件,微信平台构建了移动互联环境下新型学习环境,且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在对已有文献深入阅读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探究了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从微信的使用时间段、关注微信平台的数量、查看平台的频率、信息推送方式、使用微信平台的目的等方面对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的行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此调查结果对大学生合理使用微信平台学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CPT-2抽屉式卸料平台为例,在分析卸料平台荷载工况的基础上,通过静力荷载试验,系统研究各工况下抽屉式卸料平台构件的应力、挠度、内力以及平台整体性,分析验证抽屉式卸料平台结构的本质安全性。然后,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卸料平台正常使用工况与极端使用工况下的使用安全性,可为该型卸料平台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符志强 《科技信息》2008,(18):90-90
网络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延伸到了网络环境。本文使用ASP.NET、SQL2005建立计算机接口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网络互动平台,并对教学平台使用的主要技术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基于C/S和B/S架构的物流信息平台在使用时移动性和便捷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物流信息平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对移动终端的功能结构、采用的关键技术、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最后介绍了移动终端的实现。经过实际运用发现,使用移动终端可让物流参与各方实时获取和发布最新的物流信息,使用物流信息平台更加便捷,为使用方创造了实际效益,获得了使用方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以蚂蚁借呗为代表的网络小微信贷平台的迅速发展,提出基于整合的支付宝用户蚂蚁借呗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探讨影响用户蚂蚁借呗平台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互联网小微信贷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感知有用性、信任、主观规范对蚂蚁借呗平台使用态度有显著积极影响;感知易用性与感知风险对平台使用态度影响不显著;知觉行为控制对平台使用意向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主观规范、感知有用性与感知风险对平台使用意向不显著;最后提出了针对互联网小微信贷平台、用户、政府部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络并行计算中使用的并行软件环境对非专业人员来说使用难度大且大多是基于UNIX环境开发的特点,构造了1个基于Win32系统的可视化并行程序开发平台(WVP3).该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界面,并对底层的并行软件进行了较好的封装,使得Windows用户及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可以进行并行程序设计.计算时,只需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工具将并行问题以图形的形式描述出来,平台按照用户的任务描述自动生成任务间的通信语句,自动完成整个并行计算过程.此外,提供了平台的可视化任务描述手段及部分实现细节,描述了该平台使用的用户分析算法和处理机调度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使用该平台进行并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高校大型设备使用的现状,就新形势下如何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良好的平台运行机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薛强 《科技资讯》2014,12(19):60-60
随着我国电气控制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海上钻井平台中的自动控制变得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的海上钻井平台中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PI调节系统、调速系统以及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等,这些系统的配合使用更好地保证了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稳定性,极大的节约了海上钻井平台的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种新的网络设备、视频点播以及新的应用的大量出现,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传播信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多媒体同步作为多媒体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其重要性越来越体现出来.无处不在的分布式网络更是对分布式多媒体同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针对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复杂结构以及分布式网络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连续媒体,提出一种不需要全局时钟的连续媒体的同步方案.这种方案设置一个信宿对信源的简单的反馈信息,利用这个反馈信息和巧妙的缓冲区的设计,克服了网络时延抖动对不同信宿之间数据同步回放的破坏;利用多个连续媒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连续媒体间的同步,从而实现各种结构下的分布式网络中多媒体信息的完整同步.仿真表明这种同步方案能够保证多点对多点结构下多个信宿保持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同步.并且这种方案适用于各种不同结构的、传输不同类型连续媒体的分布式网络.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桌面会议系统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描述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面向协同应用的分布式多媒体支撑平台的结构。基于此分层的平台结构,作者给出了一个以联网的PC机和MS—Windows为硬软件环境的多媒体桌面会议系统的设计。此系统用单一网络综合传输所有媒体信息,除支撑平台外,还包括共享白板、共同编辑、实时语音通信、共享视频以及多媒体电子邮件等分布式协同应用,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一种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召开会议,进行同步和异步讨论的环境,这种协作可利用视频、音频、图象、图形以及文本等多种媒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对多媒体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体系结构——共享式白板结构 ,给出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平台以及系统的实施过程 .共享式白板结构可被看作设计和实施多媒体协作系统的工具 .基于白板的多媒体系统可用来研究、确定、开发和测试一个基于多用户的人机接口以完成协作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对CSCW系统的支撑以及多媒体协作应用系统的需求,对分布式多媒体协作CAD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构筑一个完整的分布式协作CAD环境,从而推进传统的CAD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  相似文献   

15.
就分布式多媒体系统DMS中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论述了形式化规范语言LOTOS的约定与其本概念,然后对其进行了基于时间的扩充,引入时间操作算子,确定了相应的语法定义和语义规则。通过基于时间扩充的LOTOS,对分布式环境下的多媒体同步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复杂的多媒体严格同步系统和具体的算法描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大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的多媒体数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多媒体数据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支持多媒体数据处理的功能也变得尤为重要.采用模型驱动的思想,在支持模型驱动软件开发PAR平台的Apla→Java程序自动生成系统中,扩充对多媒体数据处理的功能,并提出多媒体数据处理机制和Apla中基于关系代数的文本处理机制自然融合,包含了对多媒体数据处理的Apla语言程序,可以通过Apla→Java程序自动生成系统自动转换成等价的Java程序,使得Apla语言具有对多媒体数据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才考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需求,结合分布式系统技术和Web Services技术的特点,作者提出了通过对实绩考评方法建模系统的研究,采用Web Services技术建立一套适合多种行业的B/S模式的人才实绩考评分布式信息平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DNC通信系统的要求,对DNC系统的通信结构、底层通信接口和上层通信系统的集成与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DNC系统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适应多种信息类型和支持人机交互的信息模型是分布式多媒体系统面临的基本问题。信息模型应能以统一的方式描述分布式环境下处于存储、编辑、传输、演示等各个处理阶段中多媒体信息之间的空间组合和时间同步关系,以及各处理阶段信息的转换。为此提出了一个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模型定义了层次结构的数据库结构以管理多媒体数据;提出了基于事件的同步机制,能有效地解决媒体对象同步和人机交互的配合问题。此模型已用于分布式多媒体著作工具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多媒体协同编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支持的群体成员间的协同和交互是当前国际上计算机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分布式多媒体协同编著系统实现了多个用户在分布式环境下通过协同工作完成多媒体电子图书从编辑制作、协商、讨论到修改完稿的全过程,提供了同步和异步两种协作模式,允许多个用户在共享窗口对同一多媒体文档进行评论和批注,并提供语音的实时交互和视频图象的共享。它由通信服务、协作代理、任务代理、著作库管理以及多种协同应用构成,软件接口符合工业标准,具有开放性、通用性和方便性等特点。其通信部分采用了基于流量的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利用和适应网络的带宽。该系统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支撑平台与应用及综合业务多媒体通信终端与系统两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作为一个协作平台,还可用于协同设计、协同诊断等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