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试验中的6根砼复合梁,在有效影响区内采用钢纤维高强砼(SFHRC),其余部分采用普通通砼浇制,通过对复合梁的全过程分析,探讨了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和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江峰 《科技信息》2011,(21):I0318-I0318
大体积砼由于体积庞大,水泥水化热不可能从有限的表面很快散发;水化热积聚后使砼内部产生很高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气温形成很大温差,当温差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砼就会产生裂缝。这些裂缝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裂缝产生原因后提出了有效防止大体积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砼及其组成方面,分析了砼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成因和影响现浇砼楼板裂缝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现浇砼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阿尔及利亚贝佳亚隧道高标号衬砌砼防裂生产性试验,分析高标号、大体积砼衬砌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引进新型SIKA缓凝型高效减水剂系列产品,有效控制了高标号衬砌砼表面裂缝现象的发生,为阿尔及利亚贝佳亚隧道以及预制梁等其他高标号砼抗裂防护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怡  高劼 《太原科技》2001,(5):30-31
砼裂缝是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通过对砼的组成、结构、性能、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砼裂缝的防治办法,以便在建筑工程中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达到降低砼裂缝发生率,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地下室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是砼质量和砼裂缝造成的。然而,砼现浇结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砼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的对待裂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实证对钢筋砼地下室工程渗水成因及治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借鉴复合材料力学,建立一种计及跨中界面破坏的分层剪滞模型,并结合能量破坏准则,研究了含裂缝的碳纤维板加固素砼梁和钢筋砼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重新分布和极限承载力,首次定量获得了碳纤维板与砼梁之间的界面破坏区长度和极限承载力与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界面破坏区长度随界面剪切强度和碳纤维粘贴层数的增加而减小;极限承载力随碳纤维粘贴层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界面剪切强度的增加是先增大后减小;适宜的界面黏结,极限承载力最高.  相似文献   

8.
砼裂缝是一个普遍的技术问题,它对保证工程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的美观性,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砼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砼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梁振明 《太原科技》2003,(1):34-35,3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砼设计、控制理论计算、原材料使用、砼浇筑和养护以及信息化施工等方面介绍了防止砼产生裂缝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大体积砼的温度裂缝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施工中,为防止大体积砼产生裂缝和把裂缝控制在一定界限内。一是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措施,防止表面裂缝而控制内外温差和表面温度陡降;二是为防止结构内部出现裂缝和贯穿性裂缝而控制内部温度;三是防止放在未饱和空气中,由于水份散失而引起干燥收缩形成裂缝。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用有限单元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质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开裂面的剪力传递性质就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有人提供这方面的成果,国外的研究资料也不多,且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混凝土开裂面的剪力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9组共116个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剪试件进行了双面剪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基体强度、钢纤维类型和钢纤维掺率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体强度和钢纤维体积掺率的增加,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逐步增高;在混凝土基体强度较高时,提高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抗剪强度的改善作用有所减弱.试验中还发现,钢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受钢纤维横断面参数的影响很大,因此将现有的钢纤维混凝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中的纤维增强系数针对不同类型的钢纤维进行了修正,并考虑钢纤维直径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特性,采用直剪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别研究了混凝土与混凝土接触法向和切向接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接触面剪切应力随剪切位移变化过程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硬化变形阶段;剪切应力达到峰值后,接触面仍处于较高的应力状态,试件局部位置出现破坏。Archhard非线性摩擦幂次准则能够较好的描绘出剪切应力峰值与轴向应力的关系,为相似接触条件问题剪切应力峰值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依据。在混凝土未产生破坏时,接触面的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可分别取值为28.95、12.77MPa/mm,为相似接触条件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WO3粉和W粉的剪切破碎时间对WO3粉和W粉的沉降曲线、平均粒度、BET比表面及松装密度的影响.用TEM和SEM对剪切破碎前后的粉末进行了直接观察.结果表明:新型剪切破碎机能有效地粉碎微米级WO3等脆性粉末,同时可以破坏超细W粉中的桥接团粒,使W粉和WO3粉的松装密度增加1倍以上,但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对3个常用的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模型进行介绍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3个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的离散度较大,与试验结果不能很好地吻合.在斜压杆-桁架模型基础上,同时考虑开裂后混凝土强度软化和高强混凝土修正系数,得到一个改进的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计算模型.改进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很接近,离散度小,且偏于安全,适用于普通混凝土节点及高强混凝土节点的极限抗剪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16.
模网混凝土墙体抗剪承载力与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进新型结构体系——建筑模网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以有限元软件ANSYS作为研究工具,分别对普通混凝土剪力墙以及Ⅰ型、Ⅱ型模网混凝土墙体的抗剪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比了Ⅰ型、Ⅱ型模网混凝土墙体在抗剪承载力、延性等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模网混凝土墙体和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相比,两者的极限荷载相近,前者的开裂荷载大于后者,延性比后者稍差;Ⅱ型模网混凝土墙体在承载力和延性性能方面比Ⅰ型模网更优。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三维非正交弥散裂缝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应变分解法,将开裂后的混凝土应变分解成裂缝面的应变与完好混凝土应变两部分,裂缝面上混凝土法向刚度取单轴受拉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刚度,并保留裂缝面的剪切刚度,并保留裂缝面的剪切刚度以考虑骨料咬合与销栓作用,完好混凝土本构关系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推导了混凝土三维非正交弥散裂缝模型的模型的基本公式,算例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分析,且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8.
斜裂缝倾角为45°的假定给精确分析箍筋和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作用带来一定的误差.为此,从理论上研究了斜裂缝倾角的发展规律,发现影响斜裂缝倾角的主要因素是剪跨比;并通过国内外的35根试验梁,验证了斜裂缝倾角与剪跨比的线性关系.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给出了计算斜裂缝倾角的简单可靠、适用性较强的表达式,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分析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循环加载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板斜向裂缝是钢筋混凝土梁中出现最多的裂缝形式之一,尤其是承受振动荷载的结构构件.目前循环荷载作用下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试验较少,为此,在19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加载损伤对斜裂缝宽度和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试验主要变化参数为配筋率、剪跨比、循环荷载次数.研究表明:随着循环荷载次数增加,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显著降低,斜裂缝宽度明显增大.基于试验数据和采用不同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给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损伤折减系数.该计算方法与现行规范计算分析有较好的结合.便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为损伤后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牛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情况,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对牛腿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牛腿纵筋的承载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在小剪跨比情况下,牛腿破坏形态大致可分为剪切破坏和斜压破坏2种破坏形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使钢筋混凝土牛腿受剪承载力增大而且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着剪跨比的增大,牛腿的极限承载力明显下降;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裂缝宽度基本上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钢筋的应变值随剪跨比的减小而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