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叙述特色极为鲜明。它解构了西方传统的、经典的情节结构有机整一律,通过多声音、多指向的复调叙述和“互文”的艺术手法,初步建构了一种叙述的新体式,使作品凸显出华裔的族群性及其独特的生活和文化特点,有效地张扬了女性主义的小说主题,并显现出浓烈的后现代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2.
动画创作中,美术设计决定着整体风格,而风格的营造必须追溯其文化根源。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动画创作宝库。动画创作者应该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滋润下,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强和艺术性佳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3.
戏曲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借鉴的主要素材之一,但是以戏曲元素本身作为主题直接进行创作的钢琴作品却不多见,迄今为止只有张朝先生的《皮黄》、陈彬先生的《七字调随想》等寥寥数首。通过对钢琴作品《七字调随想》中戏曲元素的分析,可以深化对地方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与推广,对中西合璧这一音乐文化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霞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1):138-142
鲁迅作为文学家与其他文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关注创作,还关注创作之后作品的传播,他非常自觉地利用传媒这个工具来推动当时新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将文艺事业与传播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编辑出版家的鲁迅从事文化传播事业的独特之处,则突出体现在他作为编辑出版人所具有的宏观视野,选题策划追求系统性,对作品进行整合组构,从而一方面不断瓦解不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不断缔造新的社会文化知识结构,进而优化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美林在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多个门类进行综合性创造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他在篆书、楷书、草书、彩墨动物画、水墨人体画、雕塑、公共艺术、陶瓷、紫砂壶设计、印花图案、标志设计、琉璃艺术、剪纸、刺绣、岩画、山水画等门类的创作中,均有不俗的成绩.他的创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文字和民间艺术.他走的是一条民族的、现代的艺术创新之路.他以独特方式在激活民族艺术的创造力方面做出了特别的贡献.他创造了一种新的中国文化符号和中国艺术语言,饱含着醇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彰显了民族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6.
旧体诗创作是闻一多创作生命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对以后的“诗人闻一多”、“学者闻一多”、“斗士闻一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闻一多旧体诗创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基本上是求学时期的创作。可以说,旧体诗是阅读古典的感性报告,主要展现出以下三种精神:发愤读书、砥砺志行、报效祖国,因而具有了感情强烈、直抒胸臆、多用典故等艺术特点。由于受到“五四”精神的感召,闻一多走上了新诗创作之路,但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情结使新诗创作始终笼罩在传统文化(包括旧诗在内)的影响之中。此后,他强调文艺要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相结合,虽然有过向旧诗创作回归的动向,但却不再发表旧体诗作了。虽然如此,旧诗始终是闻一多传统情结的载体,是我们理解闻一多思想及其变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老舍的本土意识,以民族文化意识为核心,以时代意识和地域意识为两轴,关注文化发展的思想内涵。而从老舍本土意识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其文化成因进行探索,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老舍的本土意识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漳州师院学报》2021,(3):56-61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多元文化是在移民文化和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文化记忆不仅是移民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移民作家的创作源泉。以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思想为契入点,可以对美国本土裔、亚裔、犹太裔、非裔、西裔等文学中的文化记忆共同体进行梳理与考查,提出美国族裔共同体思想是勾连族裔文化记忆的独特脉络。通过探讨各族裔文学内部,能使我们发现族裔之间形成文化记忆共同体的潜能,并展望各个族裔与主流文化协商互动中形成的更高层面的文化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9.
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创作的灵魂.卢舍那大佛的艺术特征反映了唐代特有的审美风格和文化情趣,将卢舍那大佛的艺术特征引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不仅能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丰富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卢舍那造型的独特性、形象的亲和力、丰富的文化内涵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培养了骆明敏锐的心感和强烈的文学使命感 ,并使他能将自己的创作、评论、文艺组织活动扩展到对民族、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深思上。骆明的游记散文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所养育的“文心”去解读世界各地的异国风光 ,因此 ,这些描写异域风光的游记散文无不涂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 ,无不传递着中国传统式的价值判断和哲理思考 ,因而显得厚重、深沉 ,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与小说这两种文化表现形式在19世纪美国小说创作过程中水乳交融。那个动荡时代生存的文学家们利用基督教与小说寻求问题的答案,寻找生存的慰藉,探索和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永恒价值所在。本文根据作家对待基督教的不同态度进行三类划分:顶礼膜拜型,反思回归型,对抗超越型。探讨了基督教对19世纪美国小说创作的影响,通过挑选典型个体进行论证与归纳,探究这个世纪小说创作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漳州师院学报》2021,(3):38-42
北派布袋木偶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孕育生成的艺术瑰宝,以漳州地区徐派、许派及其传人的创作为代表,雕刻技巧各异,既有师徒相继,也有家族传承,木偶制作工序精细入微,为适应现代演出需要,不断革新技术,创造多元化舞台造型,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5月27日,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第三次对战Alpha Go,最终以0:3被人工智能横扫。几乎同时,人工智能又向人类的文化领域发起"进攻"。2017年5月19日,湛庐文化在京举行发布会,发布由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创作的诗歌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部被称为人类历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电子版也同期上线,引发行业关注。其实,在美国,人工智能早已进入绘画、音乐、游戏、新闻写作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针对“文学启蒙”的解读方式(包括如何理解、如何通过创作去操作实施)一般呈现出两种模式:一是认为只要用文学取代一切非文学的思想意识就可以启蒙井达到启蒙的目的;二是认为只有先进的思想意识、文化意识才可以启蒙,而文学只是一种手段方式而己。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解读方式在客观上产生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问题并因此也产生了针对“启蒙文学”这一创作现象的定位与评价问题。尽管文学启蒙往往只是一个时代话语、只具有时代特征,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人类文化现象,其实质仍然是一个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荆楚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相依相扶,这是湖北汲取荆楚文化精髓并以之作为动画创作的原动力,也是与所制作的动画片密切关联的系列衍生产品发展的追求目标。例如近期制作的动画短片《黄鹤楼的故事》,就凸显了荆楚文化的特点,而与其相伴的衍生产品很快形成了产业链,如此就能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使得其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蕴藏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无可比拟的创作创造创新的源泉。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取得卓越成绩的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开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民俗题材的广泛应用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也是艺术创作生命力的源泉.数字化与民俗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种必然.数字化艺术可以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同时,也能体现设计的民族特色;而数字化艺术由于采用的是功能强大的数字化技术,所以能为民俗文化提供广阔的创作园地;数字化技术的某些特殊效果也可以直接运用到民俗艺术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8.
自学堂乐歌以来。励志歌曲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的精神层面有着更高追求的今天,励志歌曲的性质已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其歌曲创作的内容、立意和文化内涵等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不同。越来越趋向个体化。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8-63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地方方言进行创作,并以儿童为传播主体进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漳州民间童谣的起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闽南语童谣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在小说《赖柏英》的创作中,主动汲取中国文化之"和",吸纳基督精神之"和",援引西方文化之"乐",构建"和乐"精神的三个维度。林语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小说的叙事等方面,以"和乐"为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乐"精神包含和睦、知足、简单,成为林语堂文学创作中常见的逻辑起点,也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现代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