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研究了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生长特征,建立了快速、稳定的优质饲养层细胞培养体系.从不同日龄的胎鼠均分离到胚胎成纤维细胞,但最佳分离时间为13.5~14.5d;三种分离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中胰酶消化法效果最好,能在较短的周期内获得大量原代及传代细胞;MEF细胞形态以小梭形为主,呈漩涡状、火焰状生长;增殖速度较快,每1~2d可传一代,按1∶3比例常规传代;5代以内适宜制作饲养层用,5代以后细胞开始变形呈现典型的衰老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分离与培养。方法取BALB/c小鼠胚胎分离成纤维细胞,利用体外培养体系,对MEF的生长形态进行观察,并对传代细胞培养液、胚胎胎龄、胰蛋白酶浓度进行筛选。结果 MEF在体外为贴壁生长型细胞,第三、四、五代细胞纯度较高且增殖最为旺盛;添加血清的M199和DMEM均能较好的满足原代细胞的生长,两种培养液中细胞增殖的速度无明显差异;11.5~16.5d胎龄的小鼠胎儿MEF分离效果最好;0.1%胰蛋白酶消化MEF时间以8~11min为宜。结论通过对MEF分离培养影响因素的筛选,为MEF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TGFβ1shRNA对离体胎鼠肺成纤维细胞TGFβ1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为研究纤维化病变的基因治疗提供技术基础和依据.方法:原代培养胎鼠肺成纤维细胞,并建立细胞高氧损伤模型.针对大鼠TGFβ1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携带3条TGFβ1shRNA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载体,并设阴性质粒组和空白组为对照,通过JetPEI包裹分别转染上述高氧损伤的胎鼠肺成纤维细胞.转染后24、48和72 h收集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基因表达情况,并计算干扰效率.结果:①成功培养胎鼠肺成纤维细胞,并建立细胞高氧损伤模型;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转染后24、48和72 h TG-Fβ1shRNA质粒组细胞绿色荧光强度均明显弱于阴性质粒组细胞,空质粒载体组未产生绿色荧光;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胎鼠肺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表达量,转染后24、48和72 hTGFβ1shRNA质粒组TGFβ1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阴性质粒组(P<0.01),其基因干扰效率则依次递减,分别为97.3%、96.9%和71.7%.结论:本研究证明自行设计的TGFβ1shRNA转染胎鼠肺成纤维细胞后24、48和72 h均能够高效干扰TGFβ1基因的表达,其基因干扰效率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黏附和差速离心法分离和纯化小鼠胎肺Ⅱ型细胞,所得细胞纯度达(90±2)%,产量为每5只小鼠胎肺收获(23.6±7)×106个细胞.原代培养的小鼠胎肺Ⅱ型细胞在12~24 h 开始贴壁,在36~48 h呈指数生长,72 h后生长减缓,4~5 d左右细胞开始变形分化.免疫荧光鉴定胎肺Ⅱ型细胞表面活性蛋白C(SP-C)染色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内板层小体,细胞中proSP-C蛋白在培养48 h后表达较高.体外病毒转染成功,可见强烈荧光表达.成功建立了小鼠胎肺Ⅱ型上皮细胞的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5.
从建立体外循环将进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内无菌下取心脏停跳前右心耳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后的细胞形态,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贴壁4—6d后可见长梭形贴壁生长的细胞游离出组织块,细胞生长迅速,2—3d后即呈融合状态,细胞排列紧密,有的交叉重叠生长,胞体较大,细胞浆透明,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无自发性搏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所培养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反应。通过组织块贴壁法顺利分离人心房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细胞培养法和组织块培养法从原代培养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在不同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BS)(0%、4%、8%、10%、12%)的条件下观察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状况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活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早期由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形态要比单细胞培养法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稍好些,且在细胞传代后极少出现无法贴壁的死细胞.FBS对hFFs生长影响比较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在体积分数8%FBS下,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人胎儿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对鲤鱼的吻端和尾鳍进行细胞的离体培养,观察所获得细胞的形态,并总结每种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同时绘制F5代细胞的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原代细胞培养过程中,鲤鱼吻端细胞生长较快,以上皮样细胞为主,而鲤鱼尾鳍细胞生长较慢,以成纤维细胞居多.传代培养发现,通过控制胰蛋白酶消化的时间,尾鳍组织经2~3代筛选后可获得较纯的成纤维细胞.从F5代生长曲线看出,鲤鱼尾鳍细胞增殖能力略强于吻端细胞,因此鲤鱼尾鳍组织是较适宜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材料.  相似文献   

8.
昆明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昆明系小鼠的早期胚胎分离和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方法:收集小鼠3.5d胚龄的囊胚,将其培养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5—6d后取隆起生长的内细胞团块分离后再培养,观察集落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原位杂交、细胞核型分析等对细胞集落进行鉴定.结果:KS细胞集落性生长,符合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一系列特性.结论:昆明系小鼠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可以发育成ES细胞,并能进行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新生P0乳鼠大脑皮层的原代培养后,采用差速贴壁法予以纯化.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差速贴壁30 min及1 h处理获得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高、状态好,能满足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对高纯度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的实验要求,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取X期的鸡胚盘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细胞于24h后开始贴壁生长,72h后,开始向上皮类细胞分化.用不同浓度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处理刚分离的胚盘细胞,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第Ⅷ凝血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初步发现大于100μg/L的FGF能诱导胚盘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胎牛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从胎牛耳部分离培养了胎牛成纤维细胞。应用PCR方法鉴别了细胞的性别。选择雌性成纤维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正常的大小、形态、分裂增殖特性和染色体数目。胎牛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的建立以及其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给同种和异种体细胞克隆牛研究提供形态良好、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供体细胞,同时也为体细胞转基因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人正常胎肺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原代培养,后用无血清的199培养液继续培养.硝酸纤维膜的斑点酶联免疫印迹法测定显示所收集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含有能与人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单抗结合的蛋白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培养的肺细胞与血小板生成素单抗有明显阳性反应.用小鼠骨髓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细胞法测定肺细胞在不同培养时间所收集的培养液促血小板生成活性的大小,结果显示收集的培养液有明显刺激活性并且其活性与肺细胞的密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肺腺癌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对细胞生长及分裂数的影响。结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能够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且其抑制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该血清对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serum of rabbit taking orally cobra venom,SRCV)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SRCV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对细胞生长和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SRCV能够明显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且其抑制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该血清对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却没有明显影响。结论:SRCV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成年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年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从尾部取材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添加血清的M 199(E arle′s)和低糖的DM EM均能较好的满足原代细胞的生长.两种培养液中细胞增殖的速度无明显差异.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小鼠尾尖原代培养物,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敏感度差别.经控温控时消化传代,可将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胚肝基质细胞是研究胚肝造血调控的重要工具,本实验对小鼠胚肝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细胞类型组成及其组成比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观察.实验显示小鼠原代培养初期基质细胞是由平滑肌样上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成纤维样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构成的,经过多次传代后,巨噬细胞等类型的细胞逐渐丢失,平滑肌样上皮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成为主体,表明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肝基质细胞在4代以内都能较真实的反映体内造血微环境的构成,适用于胚肝造血研究.此为进一步研究胚肝基质细胞在胚胎期造血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民  苏琼  阎冰  叶力 《广西科学》2000,7(2):135-139
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贝类组织培养技术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成功地进行了体外培养,在外套膜组织中最先迁出的是颗粒细胞,紧随其后为透明细胞,在培养到20h时,圆形的上皮细胞开始迁出,上皮细胞很快在组织块圆形形成生长晕,继而铺满整个培养瓶底面,培养4d以后,上皮细胞开始分泌颗粒状的物质,这时的上皮细胞从形态上发为A型和B型两类,B型上皮细胞含有许多颗粒物质,而A型上皮细胞不含或含少量颗粒物质,反映了其合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特征,方法: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人肺癌组织中分泌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降钙素(Calcitonin,CT)及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神经内分 细胞的表达,结果:肺神经内分泌癌,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95%,55%,45%和50%,GRP阳性细胞在小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及鳞癌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癌组织(P<0.01),CgA阳性细胞在类癌,高分化腺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癌组织(P<0.01),结论:肺癌分化程度与神经内分泌细胞表达的 类有显著相关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在肺癌组织发生过程表现出胚性重演的特点,胎肺发育与肺癌发生在一定程度可能存在相同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胚龄14.5~16.5d(E14.5~16.5)的大鼠胎脑组织获得大鼠胎脑神经干细胞(rat fetal neural stem cells,rFNSCs),培养于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无血清培养液DMEM/F12中,用^3[H]胸苷掺入试验检测EGF和bFG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影响.BrdU结合反应和nestin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培养细胞在早期时代约90%以上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并显示nestln阳性,而且这些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可以分化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证明分离培养的是神经干细胞,可用于移植、定向分化和基因转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