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斜率法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铒(Ⅱ)及铥(Ⅲ)的溶剂效应,萃取平衡可表示如下: Ln~(3+)+3(HA)_0=(LnA_3)_0+3H~+ 实验测定了在两种溶剂(1、2—二氯乙烷、氯苯)中,有机相萃合物的生成常数logβ°_(300),并以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求出logβ°_(300)半径经验公式: 对Er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65-δ)~2+16.95 对TmA_3:logβ°_(300)=log(1000d/M)-0.47(9.73-δ)~2+17.27 式中:d、M及δ分别表示有机溶剂的密度、摩尔质量及溶解度参数,由半经验公式计算出的logβ°_(300)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铊和孔雀绿从希王水溶液中的分离和光度则定。这些结果 概括如下:(1)铊和孔雀绿在稀王水溶液中形成为苯萃取的兰紫色络合 物,在650nm处有最大吸收。(2)络合物组成为Tlcl_4~-·R~+(R~+表示孔雀绿):克分予 吸光系数∑_(650)=84×10~4;灵敏度为0.0025微克/cm~2;萃取平衡常数为4×10~5;在10ml苯中0-35微克内服从比尔定律;大量的一般阴离子和阳离予无干扰。(3)本法成功地用于各种冶金中间产物、铟、镉和烟灰中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或磷酸三丁酯(TBP)的氯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Eu(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3·HA、EuA_3·2DBBP或EuA_3·2TBP。在18℃时的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C_6H_5Cl体系 K_3=[EuA_3·HA]_0[H~ ]~3/[Eu~(3 )][HA]_0~4=1.51×10~(-3)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DB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DBBP]_0[H~ ]~3/[Eu~(3 )][HA]_0~3[B]_0~2=2.40×10~2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T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TBP]_0[H~ ]/[Eu~(3 )[HA]_0~3[B]_0~2=1.74×10~1 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及协同萃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在丙酮水溶液中,利用[MoO(SCN)_5]~(2-)和[Zn(SCN)_4]~(2-)络离子与吡罗红G(Pyronine简写PyG)发生的离子缔合反应,可以在不同酸度下,[H~+]=2.4mol.L~(-1)和PH=1.6分别测定钼和锌,本方法灵敏度高而不必事先分离. 在水溶液中,用连续变化法、斜率比及摩尔比法证明该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是PyG_2[Zn(SCN)_4]·2(PyG·SCN)和PyG_2[MoO(sCN)_5]·2(PyG·SCN),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_()576~(Mo)=1.05×10~5L/(mol.cm)和ε_(588)~(Zn)=7.19×10~4L/(mol.cm)·加入掩蔽剂此反应可直接测定人尿中锌和钼.  相似文献   

5.
应用胶束增溶光度法测定钼可以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以邻位酚酞族指示剂—季胺盐光度法测定钼,ε可达4.2-6.25×10~4。我们在0.1-0.25N 盐酸介质中,以溴邻苯三酚红(BPR)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光度法测定钼,λ_(最大)=630nm,ε=6.67×10~4,Mo∶BPR∶CTAB=1∶1∶2,0—70微克 Mo/50毫升符合比尔定律。以抗坏血酸、EDTA、KF 作掩蔽剂,除 W(Ⅵ)外,有四十余种阴阳离子不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钼(Ⅵ)—SCN—甲基紫高灵敏离子缔合体系,在0·10—0·14M硫酸介质中,该体系λ_(max)=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_(530)=9·20×10~5l·mol~(-1)·cm~(-1),0~μgM_0/25ml符合比尔定律,选择性较好,并用于钢铁中钼的测定。对显色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确证了新显色剂7—(4.5—二甲基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铊(Ⅲ)在P~H=4~5及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的条件下,试剂与T1(Ⅲ)水溶液中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其摩尔比为1:2(T1:R),表观稳定常数为1.5×10~(11),摩尔吸光系数ε_(560)=1.3×10~5l·m01~(-1)·cm~(-1),并对干扰离子的影响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非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高氯酸二水·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1,3-丙二胺合镍的合成,粉末衍射数据及精化的单胞参数.主要的结晶学数据为:[Ni(C_(15)H_(16)N_4O_2)(H_2O)_2)(ClO_4)_2.正交晶系,空间群Pnam 或Pna2_1,a=7.490(4)×10~(-10)m,b=15.510(11)×10~(-10)m,c=18.457(13)×10~(-10)m,Z=4,Dcal=1.790,Dobs=1.765,品质因子为15.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钴(Ⅱ)、镁在高氯酸钠和二——(2—乙基已基)磷酸的苯溶液之间的分配。钴(Ⅱ)和镁的萃取络合物分别是CoR_2·2RH,MgR_2·2RH。萃取平衡如下: Co_(α)~(2+)+2R_2H_2(ο)K_(12)~(Co) CoR_2·2RH_(ο)+2H_(α)~+ Mg_(α)~(2+)+2R_2H_2(ο)K_(12)~(Mg)MgR_2·2RH_(ο)+2H_(α)~+ 式中K_(12)~(Co)=~(-5,53),K_(12)~(Mg)=10~(-5’46) 同时考察了高氯酸钠浓度对钴(Ⅱ)、镁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三(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二水合钕(Ⅲ)萃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PMTFP)_3·2H_2O,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分子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如下:a=17.799(9)×10~(-10)m,b=12.661(6)×10~(-10)m,c=18.691(7)×10~(-10)m,β=102.71(6)~0,v=4108.8(10~(-10)m)~3,Z=4.分子中中心原子钕与八个氧原子成配位键,其中六个氧来自三个双齿配位的PMTFP-基,其余两个氧则由两个水分子所提供,八个氧原子取四方反棱柱型排列在钕的周围。  相似文献   

11.
在 p H4.5的醋酸盐缓冲底液中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 Mo( ) -5 -溴水杨基荧光酮络合吸附波 ,钼浓度在 1 .0× 1 0 - 8~ 1 .0× 1 0 - 6mol/ L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成正比关系 ,检测限为 7.0× 1 0 - 9mol/ 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o( )∶ 5 - Br SAF=1∶ 2 ,条件稳定常数为β=5 .4× 1 0 1 0 .  相似文献   

12.
α-K_3H_2SiW_9Mo_2VO_(40)·6H_2O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中酸化法,制得α-九钨二钼一钒硅酸钾晶体(α-K_3H_2SiW_9Mo_2VO_(40)·6H_2O).该晶体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_2,晶胞参数为:a=b=19.014A,c=12.459A,v=3902.13A~3,z=3,Dc=3.64g/cm~3.晶体内含有分立的α-SiW_9Mo_2VO_(40)~(5-)阴离子,其形状,大小类同于α-SiW_(12)O_(40)~(4-),后者的三个W原子为二个Mo原子和一个V原子取代.金属原子在十二个位置上无序分布.三个K原子和六个结晶水的位置得到确定.整个晶体构型与α-K_3H_2SiW_(11)VO_(40)·6H_2O十分相似,只有一个K原子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13.
某些6—钼碲酸盐用作催化剂应用于工业上后,对碲的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杂多酸催化化学的研究表明,钒原子取代钨(钼)后所形成的混和杂多化合物往往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我们在系统研究碲的杂多化合物过程中,合成出几种文献上未见报道的含钒6—钨(钼)碲(Vl)酸铵:(NH_4)_7TeW_5VO_(24)·5H_2O,(NH_4)_8TeW_4V_2O_(24)、H_2O,(NH_4)_9TeW_3V_3O_(24)·H_2O 和(NH_4)_7TeMo_5VO_(24)·8H_2O 并研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NH_4)_7TeW_5VO_(24)·5H_2O 的合成方法是向60℃ 0.2mol钨酸铵溶液中加入溶于20ml 水中的0.4克 H_6TeO_6溶液、以醋酸调 PH 至3.5,回流3小时。然后加入溶于  相似文献   

14.
3-硝基-1,2,4-三唑酮-5(NTO)的铅盐[Pb(NTO)_2·H_2O]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h)~5-P_(1/n)~2.晶胞参数:a=0.72589nm,b=1.21243nmc=1.22875nm,β=90.41°.结构测定表明,两个NTO五元环平面的二面角为82.42°,有一分子水参与配位,重原子铅的配位数为6。  相似文献   

15.
用1,4—二(2′—甲酰基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1,7—二(2′—甲酰基苯基)—1,4,7—三氧杂庚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 KMnO_4氧化,制得了两种键端为羧酸的开链聚醚配体: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1,7—二乙醚二氧基)—二苯甲酸(H_2L~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在甲醇或水介质中,制得了 H_2L~1和 H_2L~2的镧系元素固体配合物,通式分别为 LnL~1(NO_2)·nH_2O 和 Ln_2L(_3~2)·nH_2O(Ln=La—Lu,Pm 除外);在甲醇介质中还制得了它们的 UO(_2~(2+))和 Th~(4+)配合物,UO_2L~1·6H_2O,UO_2L~2·3H_2O,ThL(~1_2)·H_2O 和 ThL(~2_2)·5H_2O。  相似文献   

16.
1954年J.Y.Elleaburg等首先应用三(艹卡)胺氯仿溶液萃取分离濃盐酸中的鈮和钽,鈮被萃取,而钽不被萃取,两者达到定量分离。后来H.Funk等用制备法研究了萃取物的组成,他們制得了二种晶体,相应的化学式为[(C_6H_5CH_2)_3NH]_2NbCl_7·1.5OHCl_3和[(C_6H_5CH_2)_3NH]_2NbOCl_5·2CHCl_3。鈮形成氯合阴离子的形式,事先已被J.H.Kanzel-meyer等所提出,在盐酸濃度高于10N时,鈮主要是以NbOCl_4~-或NbOCI_5~=型式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C_5H_5FeC_5H_4CH(OCH_2CH_2CN)C_6H_4Cl晶体的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为:a=9.753(3),b=24.175(11),c=7.634(3)(?),β=100.67(3)°。V=1768.8(?)~3,z=4,计算密度D_c=1.426gcm~(-3)。晶体在室温下用CAD4-四园衍射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Mo K_α),用Patterson函数法解出Fe、Cl原子坐标,  相似文献   

18.
液-液萃取法从湿法磷酸中脱氟制饲料磷酸氢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三辛胺(TOA)萃取氟时,在氯仿(CLF)、二氯乙烷稀释剂中有很强的溶剂效应,可使分配比D_F增大约8.8倍,分离系数β_(F/P_2O_5)增大约66倍。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行为和性质,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298K;平衡时间约120s;溶剂配比为TOA∶CLF∶煤油=1∶2∶2(v/v);相比为1;三级逆流萃取。反萃取条件为:313K;碱液浓度1~2kmol/m~3;单级反萃取。脱氟磷酸与Ca(OH)_2中和反应4小时,产品磷酸氢钙(CaHPO_4·2H_2O)中F<0.15%。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用硫氰酸钾和孔雀绿水相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锌的高灵敏的和良好选择性的新方法。在聚乙烯醇存在下,在0.04~0.12MHCl水溶液中,锌(Ⅱ)与KSCN和孔雀绿形成可溶性的复杂离子缔合物。λ_(max)=630nm,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_(630nm)=8.6×0~5L·mol~(-1)·cm~_(-1),体系在0.5~8γ锌/50ml(10.5cm比色器)或0~4γ锌/50ml(1cm比色器)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直接快速测定纯铝和某些铝合金中的痕量锌,获得满意结果。这是目前光度法测定锌的最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 TBP为萃取剂,四氯化碳为稀释剂萃取碲的溴络合物的组成为H_2TeBr_6·_4TBP。其反应为: _2H_(W)~ Te_(W)~( 4) 6Br_(W)~- _4TBP_(0)?H_2TeBr_6·_4TBP_(0)该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 硒和碲分离的主要条件为:60% TBP;NaBr浓度为5 N;酸度为0.3——0.6N。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量硒存在下微量碲的分离和测定,用于二氧化硒中微量碲的测定,获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